顶点小说网 > 真千金嫡姐手握恶毒剧本 > 347 新的计划

347 新的计划


三天的集市非常热闹,给泾南县带来了新的生机。

老百姓们本来是想把钱攒着的,毕竟这才初夏,等到了秋天就得交税了,如果现在把钱花了到时候交不上税可怎么办?

谁知道这端午节刚过,县衙门外又张贴了榜文,说是今年免收田税和丁税,从明年开始收税。

免税这个消息一出,几乎是全城震惊,有人不管不顾的把陆舒窈堵在了县衙里面,急切的向她求证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陆舒窈连连保证这是真的:“当然,只是免收田税和丁税,商税和力役这两项我可没给你们免掉,等到今年秋收之后,我是想着要修咱们县城的路的,到时候可不能跑来跟我赖皮说我答应免税了所以不愿意过来做事情!”

“一定一定,什么时候修路宋大人您说,到时候我们一定过来做事情。”

“要修路?这可是好事情啊!”

一时间,免税和修路这两件事随着县城人来人往传遍了全城,又随着那些在城里过了节回乡镇的人的嘴传了出去,又听说县城有三天的集市,有些老百姓坐不住了,把自家能拿出来交换的东西挑上,打算去集市上面去换些好东西。

陆舒窈免税的这个政策一出,老百姓高兴了,衙门这边就要难了,毕竟等到了时候,往朝廷交的税还是得交,到时候这税怎么拿出来?

陆舒窈当然早就想好了羊毛的出处,自然是芜州知州何杨。

陆牵从贺阑那打听到的何杨这个人的为人,以及绿乔接手了江南一个据点之后,安排人出去打听到的结果都是,何杨这个人死不足惜。

何杨这个人与康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他比康为更懂得隐蔽,也就是说,掠夺的手段不是那么直接,但是受损害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

既然何杨取之于民,那陆舒窈让他的东西还之于民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当然,对于怎么解决何杨这件事,陆舒窈发现还是崔景山的那个方法最好,也就是直接杀了。

不过在杀人之前,得先弄清楚何杨的财宝都藏在哪儿,不然人杀了,财也拿不到,那可就亏了。

好在霍长堰早有安排,已经提前安排了人潜伏在何杨身边,尽量去取得何杨的信任,探查到他到底把钱财藏在什么地方,等探查清楚之后,就是何杨的死期。

这件事不必着急,距离税收清点的时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陆舒窈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从前康为横征暴敛,泾南县的老百姓都过的很苦,别看陆舒窈总说什么拿起锄头铁锹去剿匪之类的,实际上对于泾南县的老百姓来说,锄头铁锹这种铁制品都是稀罕物,并不是每户人家都有的,而犁田的铁犁则更少,一个村子甚至只有一个到两个,每到要用的时候,都是一家一户轮着来的。

另外就是犁田的时候也没有牛,基本上都是人力去犁田,家里没有劳壮力的,连种个田都很困难。

这是陆舒窈身为县令亟需为老百姓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陆舒窈已经提前做了准备。

先前的时候,从两个匪寨缴获了一批武器,这些武器陆舒窈不用多想,一部分是他们抢来的,另一部分大概率就是何杨支援的了,这些武器都是铁制的,武器也是有用的,但是对于现在的陆舒窈来说,不如农具有用,所以陆舒窈当时就把这些武器全部收集了起来,等到县城里那家铁匠铺看到形势不错重新开门的时候,直接以县衙门的名义下了一单,这一单就是让铁匠把那些武器全部都熔了,然后重新打成一些农具。

这些农具的数量,自然是按照泾南县的村镇进行配套的。

泾南县现下辖五个镇,分别叫桃溪镇,兰溪镇,红桥镇,茂河镇和云川镇,先前的时候,五个镇子下面各有七八个村,整个泾南县有将近四十个村子,而如今因为匪患和一些老百姓外逃的缘故,村子缩减到了二十一个,桃溪镇、兰溪镇和云川镇下面各有五个村子,红桥镇有四个村子,茂河镇只剩下两个村子了。

而这些村子里,多的还有六七十户人家,少的仅余二三十户人家。

经过铁匠的计算,那些武器熔了之后全部用来打犁的话,可以打出来二十来把犁,不过陆舒窈让人统计了各村的犁的情况,把数量削减了一下,改成十五把犁,剩下的则打成镰刀锄头铁锹之类的农具。

当然,光靠这些还不够,但是如今战乱起来,铁制品的价格跟着水涨船高,陆舒窈让人去芜州那边打听了一下铁器的价格,非常肉疼,还是放弃了,然后与人商量之后,买回来了二十多头牛,然后这些牛和农具由衙役进行统计,再通知各村镇来衙门里签字画押领回去。

这些牛和农具算是官府租给这些老百姓的,陆舒窈原意打算免租金,不过被祝博明阻止了。

“县令,我知道你是想为老百姓好,但是也不能过于好了,你今年免了租金,明年想收租金的时候他们就要跟你闹了,我们自己做事情要松弛有度,对老百姓也是如此,比如说免税这件事,可以免一年,说的清清楚楚,但是有些地方管的该严格就严格,比如说这租用农具和租用水牛,他们需要喂养水牛,保证水牛吃好休息好,还要保养农具,不能轻易弄坏了,租金可以不高,但是不能没有,得给他们把规矩先放在这。”

“那依祝先生看,这租金怎么算合适?”

“水牛租金两个铜板一天,今年考虑到老百姓比较困难,所以按照一个铜板一天收取租金,犁、锄头、铁锹三件套的铁器租金一个铜板一天,今年也只收一半,两天一个铜币,各个村的里正可以按照自己村子所需来租用。”

祝博明很快就把价格定了下来,陆舒窈觉得应该还算合理,就同意了。

很快,租用水牛和农具的消息就送到了各个村镇,壮年的水牛,崭新的农具,而且这租金着实不高,毕竟这租回来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在用,最多也不过用上一个月就能还回去,总共才几十个铜板,每家每户出那么一到两个铜板就够了,而一头水牛,可是抵好几个劳壮力的,只要用上一天就不亏了。

很快,各个村的里正都带着荷包往县衙的方向赶过去,生怕自己慢了一步这水牛就被别人租走了。

果然,最后也是水牛被租的最多,农具也很快被租完了。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8/4828573/1111081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