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守岁(二)
“这么多?”姜二娘的手指微微一紧。
杨九狼时不时就给她银钱,她自己的小金库里,如今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两。
可每一次,这种巨大的数额还是会让她感到一种不真实感。
“现在是不是觉得,有银钱都没地方花了?”杨九狼看着她的神情,半开玩笑地说道。
听到这句话,姜二娘的神情恍惚了一瞬。
她的思绪飘回一年前,那时候,全家上下加起来都没有几十文,而且还不敢花,总要留在应急用。
而如今,家中什么都不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顶好的。
而手中的银钱,一时还真不知该花在何处。
果然,有钱或没钱都是一种烦恼。
“要不,开春后,咱们去州城置办一套院子?”杨九狼适时地开口,打破了她的沉思。
“去州城?”姜二娘回过神,下意识地摇头:
“我不想去城里住,人生地不熟的,哪有村里自在。再说,咱们这院子,并不比城里的差。”
她骨子里,还是那个眷恋土地的农家女子。
“不是为了去常住。”杨九狼解释道:
“银钱放在箱子里,容易贬值。置办成田产、屋宅,大多情况下能保值,也能传家。”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姜二娘无法拒绝的理由:
“再者,小丫和小戟以后总要出去见见世面,不能让他们一辈子只知道杨家村这一亩三分地。”
听到这话,姜二娘心动了。
她自己可以一辈子不出这山沟,但她的儿女不行。
她没见过世面,吃了许多苦。她不愿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因为眼界受限,而走了弯路。
她看了看一旁已经有些迷糊的杨小丫,又看了看摇篮中熟睡的儿子,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只是,那根植于骨子里的节俭,还是让她有些不舍。
她迟疑地问道:“州城里的屋宅……一定很贵吧?”
“贵是一定的。”杨九狼笑了笑,语气却很轻松,“无妨,到时候,我送你一套。”
“送我?”姜二娘一愣。
在她的观念里,她的就是杨九狼的,杨九狼的,以后就是儿子的。夫妻之间,何来‘送’之一说?
“那你还不如……用小戟的名义买?”她试探着说道。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符合规矩的做法。
“他?”杨九狼瞥了一眼摇篮里的小不点,“他还这么小,连户籍都没上。要用,也是用小丫的名字买。”
“小丫?”姜二娘的声音不自觉地拔高几分,“小丫可是女孩家……给她买,合适吗?”
她很疼爱杨小丫,但疼爱是一回事,家产是另一回事。
女儿迟早要嫁人,是‘外人’。
将如此大一笔家产放在一个女孩名下,这在她的认知里,是颠覆性的,甚至是荒唐的。
这不是偏心,而是这个时代根深蒂固的观念。
杨九狼看着她,没有长篇大论地去讲什么男女平等。
他知道,观念的冰山,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融化的。
“她们都还小,就用你的名字了买。”他语气放缓,“往后,她们谁孝顺,谁听话,这院子你便给谁。”
闻言,姜二娘知道。
杨九狼这是为了让她安心,也是在提高她的家庭地位,不过她还是问道:“为何……不直接用你的名字买?”
“我不需要。反正等我老了,走不动了,有你养我便行。”杨九狼半开玩笑地说道。
这种情话让人无法抗拒,也让姜二娘的脸红了红,“净说浑话。”
就这样,
夫妻俩在摇曳的烛光中,摆开了茶具。
一只小小的红泥火炉,炉火烧得正旺。一把古朴的陶壶,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他们没有再谈论州城的宅子,也没有再提那沉甸甸的银票。
杨九狼为她斟上一杯热茶,她便顺手为火炉添上一块乌黑的木炭。
这狭小而温暖的屋子里,自成一个世界,隔绝了窗外的黑夜与寒风。
平时两人都忙,难得有这样闲适的时光,可以安安静静地聊天。
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淌。
不知过了多久,
趴在杨九狼大腿上的杨小丫,脑袋一点一点的,终于抵不住困意,慢慢睡着了。
夜,已经深了。守岁烛的烛泪,积了厚厚的一层。
杨九狼看了看窗外深沉的夜色,又看了看姜二娘眼中的倦意,说道:“时辰不早了,你带小丫去歇着吧。我来守着就行。”
“你一个人?”姜二娘有些迟疑,守岁是大事。
“我还不困,”杨九狼寻了个由头,“正好想些事情。”
“那好吧。”姜二娘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从杨九狼怀里接过睡熟的女儿,抱着她走向内室的床榻。
门帘落下,卧室内只剩下杨九狼一人。
坐了一会,他端着一杯热茶,走向了二楼的露天阳台。
寒气扑面而来,让他瞬间清醒了许多。
他凭栏而立,整个峡谷尽收眼底。
四合院后面,是六七座新建的院落,此刻都和他家一样,灯火通明。
屋檐下的灯笼在夜色中连成一片,宁静,祥和。
烛火下,他们同样守着属于自己的年夜。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294335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