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腊祭(二)
而杨九狼的四合院,更是忙碌与热闹。
“梯子往东挪三尺!对,就那儿!”
管家周济的吆喝声,在前院清亮地回荡。
几个年轻小厮应声而动,抬着长长的竹梯,脚步稳健地跑向东厢房的屋檐。
与寻常人家贴几张红纸不同,杨家的布置,自有一套章法。
这宅院太大,规矩也多。管家周济卯时便起,带着几个小厮,从大门开始,一点点布置。
门,是一家之脸面。
两扇朱漆大门被擦得油光锃亮,门上那对兽首铜环,被刘三用细麻布蘸着草木灰水,反复盘得能照出人影。
而大门上,并未贴上常见的门神画。取而代之的,是两块半人高的、整块的桃木板。
木板上,雕着两个面目狰狞、顶盔贯甲的武将。左为神荼,右为郁垒,线条刚劲,怒目圆睁,连眉毛都透着一股杀伐气。
这是管家周济特意请了县城里最好的木匠,花了十两银子,耗时半月才雕成的。寻常邪祟,怕是望一眼,就得魂飞魄散。
门楣之上,除了匾额外,还挂上了一排八个大红灯笼,用长杆挑着,一字排开,气派非凡。
入了大门,进了前院。
这是待客之所,布置得庄重而大气。
廊檐下,每隔几步便悬挂一盏红灯笼,连成一片,如一条火龙。
院中的树枝上,系上了长短不一的红绸带,风一吹,猎猎作响。
倒座房的窗户上,贴着精巧的剪纸窗花,图案多是‘五谷丰登’、‘车马盈门’之类的吉祥纹样。
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周济这位大管家的细致与周全。
穿过垂花门,进入内院。
院中,抄手游廊的廊柱上,都缠上了红绳。正房与厢房的窗棂,也换上了崭新的窗纸,映着屋内的灯火,暖意融融。
姜二娘正带着丫鬟春桃、夏荷,在红绳下上挂一个个小巧的香囊。
香囊里面填充了晒干的艾草和几种不知名的香料,味道清冽,有驱虫防疫之效。
她做事极认真,每个香囊的间距,都用手指量过,务求均等。
最后是后院。
这里是女眷的私密空间,布置得最为雅致。
那栋两层小楼的门前,没有挂大红灯笼,而是两盏小巧的羊皮宫灯,灯上绘着淡雅的梅兰竹菊。
整个院落,从外到内,全部布置完毕,已是暮色四合。
周济一声令下,院内所有灯笼尽数点亮。
刹那间,整座院落流光溢彩,火树银花。
从大门口的桃木门神,到内院廊下的精致灯笼,再到后院小楼檐角的玲珑灯盏,
数百点橘黄色的光晕,将青砖灰瓦、红绸剪纸,都染上了一层温暖而朦胧的光辉。
随即,
年夜饭开始了。
内院廊下,一张特制的巨大圆桌,油光锃亮,足以坐下十五六人。
此刻,桌上已摆满了菜肴,一共十二道。
没有山珍海味,却道道都是功夫菜,样样都透着喜庆。
最显眼的一道是——全家福:
巨大的砂锅里,奶白色的高汤咕嘟作响,热气氤氲。汤底是老母鸡和猪骨熬了数个时辰的成果。
锅内食材层层叠叠,最下面是吸饱了汤汁的白菜,中间是炸得金黄的肉皮、手工捶打的肉丸、鱼丸,还有晶莹透的粉丝。
最上层,铺着几片熏肉、几颗鹌鹑蛋和几朵泡发的香菇。这道菜,取的是‘团团圆圆,福气满满’的彩头。
还有一道是——年年有余:
一条足有五六斤重的大草鱼,破肚清膛,用姜片、葱段腌制去腥,上锅猛火蒸熟。
出锅后,淋上滚烫的熟油,‘刺啦’一声,葱姜的香气被瞬间激发。鱼身完整,寓意有头有尾;
只吃中段,留下头尾,则是为了讨一个‘年年有余’的好兆头。
杨奶奶坐在上首,满脸皱纹都舒展开来。
她的左边是杨九虎一家,右边是杨九豺一家,对面则是杨九狼一家。
三个孙子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人丁兴旺,她看着满堂儿孙,眼眶有些湿润。
“都动筷,动筷!菜要凉了。”杨奶奶笑着招呼。
杨九虎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眼神柔和,不断给女儿阿米娜夹着肉丸。
四哥杨九豺则憨厚地笑着,跟妻子吴氏小声说着话。
“奶奶,二哥,四哥,还有嫂子们,”杨九狼举起酒碗:“这第一碗,敬咱们这个家,愿来年,日子更红火。”
“好!”众人齐齐举杯。
——
前院,也摆着同样的一桌。
管家周济坐在主位,他看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心中感慨万千。
他身旁,是门房刘三、厨娘李厨娘,还有春桃、夏荷、翠儿等一众丫鬟小厮。
“都别拘着,老爷吩咐了,要吃好喝好。”周济朗声说道,“动筷吧!”
下人们起初还有些拘谨,可闻着那霸道的肉香,终是忍不住。
刘三夹起一块金黄的鸡肉,塞进嘴里,眼睛瞬间就瞪圆了。
他含糊不清地对旁边的钱账房说:“老钱……这……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鸡……”
“何止是鸡。”钱账房喝了一口酒,也是满脸感慨:
“你看看这鱼,这做法,县城里最大的酒楼‘迎仙楼’都做不出来。咱们老爷,是神仙般的人物。”
春桃和夏荷两个小丫头,吃得满嘴是油,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幸福。
她们以前在别家大户,年节时能得些残羹冷炙便是天大的恩赐,何曾想过能与主家吃着同样的宴席。
“能进杨府,真是咱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李厨娘喝了一口鲜美的鸡汤,由衷地说道:
“老爷仁厚,夫人和善,这样的主家,打着灯笼都难找。”
众人深以为然,纷纷点头。
管家周济端起酒碗,站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大家都安静下来。
“诸位,”他环视一圈,声音沉稳:
“今个是腊祭,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老爷和夫人仁厚,让我们这些下人,也能吃上和主家一样的年夜饭。这份恩情,咱们得记在心里。”
“别的话我不多说。我周济活了半辈子,伺候过的主家也有几个,从未见过像咱们老爷这般体恤下人的。”他站了起来,举起酒碗:
“我提议,咱们一起,敬老爷和夫人一碗!”
“敬老爷夫人!”所有人齐刷刷地站起来,举起酒碗,朝着内院的方向,深深一躬,然后将碗中酒一饮而尽。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308600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