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智启山河:十万大山种田录 > 第373章 商谈(三)

第373章 商谈(三)


“将作监里,能人辈出。有一个人,我至今记得。”严振的目光变得悠远:

“他姓公输,单名一个「奇」字。公输奇为人很狂,可他的本事更狂。”

“他能造一种踏弩,两人操作,射程三百步,能洞穿三层牛皮甲。

当年南境蛮人作乱,兵部调了十架他的踏弩过去,一阵齐射,蛮人的藤甲阵便如同纸糊。”

严振说这话时,脸上尽是追忆,那道孤傲的身影在脑海中清晰飘过:

“先帝龙颜大悦,破格提拔他为将作监少匠,官居从四品,赏金千两,还赐了一座京城的宅子。”

在大乾,普通匠人地位并不高,即便是官匠,也属于「吏」的范畴,而非「官」。

能从一个匠人,一步登天成为四品朝官,这不只是恩遇,更是传奇。

杨九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依旧没说话。后面剧情,他都已经猜到了七七八八。

“有了官身,有了钱,公输奇没有去买田置地,反而把所有赏赐都投了进去,在京郊建了一座更大的工坊。”严振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他说,他要造一种能在江上逆行的船。”

“逆行的船?”杨九狼眉毛微微一挑。因为这四个字,触动了他脑中的知识库。

“对,逆行。”严振点头,“不用风帆,船夫只需在船舱中踩踏踏板,就能让船上的轮子自己转起来,推着船走。”

001的声音立马在脑中响起:

【此为轮桨船,亦称明轮船。以人力或畜力驱动轮桨,在无风或逆风条件下,具备远超帆船的机动性。技术难点在于传动装置的效率和轮桨的结构设计。】

杨九狼心中了然,这只是明轮船的原始构想。他看向严振,等着下文。

“这事,很快就传开了。起先,是赞誉。都说他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若事成,我大乾水师将纵横四海。”

说到此处,严振停顿了一下,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

“兵部闻讯,希望他献出图纸,由兵部下属的船坞司统筹打造。

但公输奇拒绝,他说……此乃祖传之秘,不可外泄。若要造船,必须由他亲自督造,用他公输家的班底。”

“然后呢?”杨九狼适时地问了一句。

“然后,风向就变了。”严振摇头叹息:

“户部的钱尚书,就是如今这位钱复钱大人,上了一道折子。说公输奇的工坊,日耗木料数千斤,耗铁数百斤,雇工数百,靡费巨大,却不见一艘船的影子,纯属好大喜功,虚耗国帑。”

“兵部也有官员上了折子。说公输奇身为将作监少匠,食君之禄,不思为军国改良兵器,却沉迷于此等奇技淫巧,是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最要命的,是都察院的御史。”严振的声音沉了下去:

“他们说,公输奇一介匠人,骤得高位,便私开工坊,网罗上千工匠,名为造船,实为聚众。

若其心有不轨,以他掌握的弩机之术,旦夕之间,便可造出无数兵甲,其祸大矣。”

“那,先帝如何说?”杨九狼的眼神微微一凛,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只要皇帝不下令,若是其他势力以后想对付他,就只能暗中小规模派人过来,过来多少他能灭多少。

“先帝……留中不发。”严振吐出四个字。

所谓留中不发,意思是不批示,也不驳回。

这是一种政治表态,意味着皇帝虽然没有立刻定罪,但对公输奇的信任已经动摇。

他将奏折压下,是在观察,也是在给下面的人一个信号:你们可以斗,但别过火。

然而,对于被攻击者而言,皇帝的不支持,本身就是最大的危机。

“皇帝的不表态,就是最可怕的表态。”杨九狼替他说了出来。

严振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多了一丝赞许。

“是啊。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没了先帝的恩宠,公输奇那座工坊,就成了一块人人都能咬一口的肥肉。”

“税务的官吏上门,说他偷税漏税;京兆府的差役上门,说他工坊的污水污了河水;连街头的泼皮,都敢去他家门口扔石头,骂他是奸贼。”

“半年后,他那艘还没造好的船,在一个夜里,自己着了火。火光冲天,烧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大火的废墟里,找到了公输奇的尸首。焦了,认不清模样。”

杨九狼沉默了。

他想问,是谁放的火?但他没问。因为他知道,这不重要。

当所有人都希望你死的时候,你是怎么死的,一点都不重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严振放下茶杯,声音里多了一丝郑重:

“杨九狼,你一身的本事,水泥、炼铁、造纸……任何一样,都足以安身立命,富甲一方。但这些东西,全都集于你一人之身,又在这远离京城之地……”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多谢大人提点。”杨九狼只平静地回了一句,然后给严振和自己都续满了茶水,动作不疾不徐。

严振看着他,心中暗叹。

他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眼前这年轻人竟然一点都不动于衷。是因为太年轻?还是不知道这世道的黑暗?

“你当真以为,躲在这山里,风就吹不进来?”严振忍不住加重了语气:

“你太小看你拿出来的东西了。水泥,能改变天下城防;高炉,能颠覆一国武备。

你以为这是几样新奇玩意?不,这是能让皇子们争破头、让尚书们赌上身家性命的筹码!”

“就算当今陛下仁慈,不动你。那些盯着皇位的王爷们呢?他们会想,得了你,就等于得了天下。

还有那些与我大乾为敌的邻国呢?他们会想,除掉你,就等于断了大乾一臂。”

“大人之意,草民自然明白。”听完严振的故事,杨九狼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不发展,便会贫穷,就得挨饿。

若发展,就会树大招风,引来诸方的觊觎与争夺,甚至还会引起高位者的猜忌。

他之前之所以献出炼铁之法,是想主动出击,寻求机会与朝廷上层的直接对话,从而争取更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如今看来,他之前的决定是错的。

因为只要在大乾境内,无论自己如何做,都无法摆脱皇权的束缚与掌控。

试想一下,倘若自己是皇帝,也定然不会容许一个不受控的力量,任由其在外面发展壮大。

这是屁股困境,与脑袋无关。

杨九狼想到杨家村如今的发展,看似风光,实则极其危险,再这么肆无忌惮地发展下去,估计离灭亡就不远了。

——

下午,严振便离开了杨家村。

临走前,他去参观了农田中的水泥沟渠,并且拿着了相关的修建图纸。

这也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若是在全国范围推广水泥,以及修建沟渠,

不出几年,大乾的粮食产量将会翻一番,人口同样也会剧增。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386269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