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连弩(三)
“走,到外面试试。”杨九狼率先朝作坊外走去。
众人跟在他后面,鱼贯而出。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铁匠作坊外的空地,规整地堆放着一些铁料和木材。
空地尽头,立着一棵歪脖子老榆树,树干粗壮,估计得一人合抱。
杨九狼站定,与那棵榆树相距约三十步,这是最佳的发射距离。
远了,会衰减杀伤力,并容易失去准头。
太近,敌人则可能会扑上来。
他将连弩缓缓平举,弩身架在左臂,右手順势伸向下方的机括。
这一系列的动作,引得在场众人齐齐注目。
杨铁老微眯起眼,死死盯着弩臂的冷光与弧度。
那暗青色的叠层钢,是他这辈子少有的得意之作,此刻正是检验效果的时候。
杨木老则躬着身子,眼神全在弩身和箭匣上。
柞木的纹理,榫卯的接合,都是他这些天一刀一刀辛苦雕刻出来的。
铁一、铁二、木一这几个年轻人,则是纯粹的紧张和兴奋。
他们屏住呼吸,脖子伸得老长,期待着下一刻的画面。
杨九狼没让大家等太久,
他微微眯眼,右食指用力一扣,机括‘咔哒’一声脆响。
嗖——
一道黑影,撕裂空气,电射而出。
众人还来不及看清箭矢的轨迹,便听到远处传来‘噗’的一声闷响。
三十步外,
那棵老榆树的树干上,箭矢的尾羽还在微微颤动。
整支箭,有小半截没入树干。
“好快!”
“这力道?够劲!”
……
众人惊呼。
杨九狼并未放下弓弩。
他握住下方的杠杆,手腕发力,流畅地往复一拉一推。
咔哒,咔哒。
两声清脆的机括咬合声,连弩再次快速完成上弦和装填。
机括再次被扣下,
又是‘嗖’的一声,一支箭矢射出,精准地钉在第一支箭的旁边,相距不过两指。
接着,
又是‘咔哒、咔哒’作响,
第三箭!
第四箭!
……
杨九狼的动作一直未停:拉杆、推杆、击发,周而复始。
约莫十来个呼吸后,
他才缓缓放下手臂上的连弩,箭匣中十二支箭矢被一射而空。
“好厉害。”
“一口气连发十二次,这发射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
“就是,要是普通弓箭,从取箭、拉弓、再到放箭,需要老半天的时间。”
“都愣着做甚?过去看看!”杨木老最先反应过来,拔腿就朝老榆树快步走去。
“对,去看看它的威力如何?”其他人呼啦啦地跟上。
老榆树,树干中心,一块碗口大小的区域。
十二支箭矢,呈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密集地钉在上面。
最远的两支箭,相距也不过半尺。
最近的几支,箭杆几乎碰在一起。
箭杆是上好的桦木,打磨得笔直,箭尾的羽毛匀整微展。
而箭头,是铁匠作坊专门锻造的三棱破甲锥。
这种箭头没有刃口,却锐利无比,能轻易撕开皮甲,扩大伤口。
“这……这……”杨木一伸手握住一支箭杆,用力一拔。
箭矢,纹丝不动,像是长在树里一样。
“我来!”杨铁一平日里抡大锤,力气大。
他一步上前,先吐口唾沫在掌心,双掌互相摩挲几下。
做完预热动作,
他双手握住其中一支箭杆,一只脚抬起、蹬住树干,接着弓身发力。
他的脸一时因为用力而涨红,就连脖子都暴起几条青筋。
“嚯——!”杨铁一喝了一声,猛地用力。
噗!
那箭矢……这才被他拔了出来,还顺带出几丝新鲜的木头纤维。
一个指头粗的孔洞,出现在众人眼前。
杨铁一凑过去看,那孔洞黑漆漆的,看不到底。
他找了根小树枝伸进去,足足探入两寸多深,才感觉到阻力。
两寸?
这可是坚硬的老榆树!
“这要是射在人身上……”旁边的杨木一喃喃自语,话没说完,自己先打了个寒颤。
“射在人身上,得前面穿进去,后面穿出来。”杨铁一拨了拨箭头,夸张地接过话,“要是射在野猪身上,嗯……?估计能再没入一倍的深度。”
杨铁二的想象力则更进一步,他比划着手势,描绘着他脑中的画面:
“这要是对着人堆里来上这么一匣子,十二支箭下去,怕不是要倒下一大片?!”
这话一出,几人不由地都打了个哆嗦。
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亲手打造出如此高效的杀人凶器。
杨木老和杨铁老没掺和年轻人的议论,两人对视一眼,一前一后,走到杨九狼身旁。
“东家。”杨铁老先开口,
他压低声音,警惕地扫了四周一眼,“这东西……太厉害了,万万不能落入别人手中。”
“铁老哥说得对。”杨木老跟在后面,重重地点头,他满脸的严肃:
“东家,这连弩的图纸得收好,造出来的东西,也得有个章程。这要是让外人学了去,怕是要出大事。”
他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在这个世道,这样一项能颠覆力量平衡的武器,既是保命的底牌,但也有可能是催命的符咒。
杨九狼看着两人,没有立即回答,他当然知道万事皆有两面性。
他掂了掂手里的连弩,分量不轻,但重心设计得极好,单手也能稳定持握。
“两位,不必担心。”过了一会,他才缓缓开口:
“就算图纸或者成品落入别人手中,若是没有二老的手艺,旁人也造不出来。”
这话既是夸奖,也是事实。
技术壁垒的构建,不仅仅在于一张图纸,更在于材料、加工精度和工艺流程的整合。
这架连弩的背后,是高温炉的运用、钢材的锻打、以及高精度车床的辅助。
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仿制品性能断崖式下跌,甚至无法使用。
这是一种系统性的领先,而非单一技术的突破。
“就比如这叠层钢的配比,锻打的火候,铁老不说,谁能摸透?”杨九狼继续说道:
“而这弩身里头的弯弯绕绕,尺寸差一丝一毫,机括就得卡死,更别提那些用车床磨出来的齿轮和零件了。”
他的一番话,让两位老匠人紧绷的神情缓和了不少。
他们摸了摸下巴,细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不是有了图纸或者成品,就能仿造出来的。
想通了这一层,两位老人心里那块大石头落了地,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东家说的是,是我们这两个老头杞人忧天了。”
“接下来,还要辛苦二位。”杨九狼看着他们,神色认真起来:
“这连弩,要加紧打造。每生产一架,我给你们每人一两银子的绩效工钱。”
“一……一两?”杨木老和杨铁老同时愣住。
“东家,这……这太多了!”杨木老结结巴巴地说道。
他不是不想要,只是才几天的活就给一两银子?他觉得这钱烫手。
“不多。”杨九狼摆手,“这银子,是给你们的辛苦钱,但你们得保证每一架连弩的质量。否则,要是在战斗中出了问题……”
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钱给够,活就得干得漂亮。若是拿了高价,做出来的东西却出了岔子,那后果自然不用多想?
两位老工匠跟了杨九狼这么长时间,自然听懂了这话的言外之意。
“东家放心!”杨铁老把胸脯拍得邦邦响,“我们哥俩,带着这帮小子,就是不吃不睡,也把活给你干得妥妥帖帖!”
“对!保证每一架都跟这第一架一样,不,比这第一架还好!”杨木老也附和。
第一架毕竟是摸索,耗时七天。
等熟悉了工艺流程,另外再配齐相关的模具夹具,效率必然大大提升。
他们心里盘算着,往后熟练了,可能三四天就能合力造出一架。
一个月下来,光这一项,他们就能拿到二十多两银子。
这哪里是做工,这简直是在捡钱。
想到这里,他们的呼吸都有些急促。
“东家,那……咱们要造多少架?”杨铁老搓着手,迫不及待地问道。
闻言,
杨九狼开始在心里盘算。
采猎小队现有成员六十多人,至少装备三十架连弩,组成一个独立的弩箭小队。
但考虑到战损和预备,储备量估计需要五十架。
而迷雾谷,
二哥杨九虎那边有三百余人,得给他一百五十架。
两边加起来,就是二百架?
这个数字让杨九狼眉头微微一皱,工作量貌似有些大。
他只好对两位老工匠说道,“你们先造着,直到我叫停为止。”
“好嘞,东家。”两位老工匠齐声回应。
没有具体的产量,就意味着可以一直生产,那他们的银子也将源源不断。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411985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