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红砖瓦房落成(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席间的气氛越发热烈。
男人们的话题,也从家长里短,逐渐转向了对未来的憧憬。
一个坐在下首的汉子,约莫三十出头,平日里话不多,今日许是多贪了几杯,脸膛黝黑中透着红光。
他端着那粗陶酒碗,壮着胆子,舌头也有些大了,朝杨九狼问道:
“族...族长,咱们这头一批红砖房盖得敞亮!俺..俺们瞅着眼热。这...这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俺们这第二期了?”
他这话一出,原本喧闹的几桌,霎时间静了那么一小瞬,大家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杨九狼。
显然,这位汉子问出了大家伙儿的心里话。
“第二期?”杨九狼疑惑,“我何时说过,要开始建第二期红砖瓦房了?”
杨坚今日是东道主,喝得满面红光,闻言连忙打了个酒嗝,站起身来,身子微微有些晃荡,但眼神还算清明。
“族长,是这样的。”他解释说道:
“大伙瞧见这第一批建成的红砖房,那叫一个羡慕!眼珠子都快掉进去了。
私下里,已经有十来户人家托我来问,说是想报名第二期,就盼着你点头了。”
闻言,
杨九狼抬头扫过席间,众人神色各异,有热切、有期盼、也有略带紧张。
这倒是不出他的预料。
第一期建房,说是自愿,但多数人心里还是打鼓的。
毕竟三十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哪怕族里垫付七成,那也是一笔沉甸甸的债务。
没瞧见实物,谁心里都没底。
如今,这二十来座红砖瓦房,错落有致地立在新规划的区域,窗明几净,院落齐整。
与旁边那些低矮破旧的茅草棚、泥土房一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前大家过一样的生活,住一样的房子。
顶多是东家多个补丁西家少块茅草的区别,那叫‘同甘共苦’。
而如今,有人先住上了豪宅,其他村民自然就坐不住。
人心向好,此乃常情。
杨坚搓着手,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急切:“族长,你看...”
“既然大伙都这么想住新房子,那开始安排第二期吧。”杨九狼自然理解众人的心情,“这一期,先建二十套。”
“好!”
“族长英明!”
“太好了!”
... ...
“大家先安静,”杨坚抬手阻止大家的骚动,然后看向杨九狼,“族长,二十套,怕是不太够分啊。”
他有些为难地说道,“如今想建房的人家,可不止二十户。”
这话不假,先前观望的,加上最近手里攒了些钱的,还有些人家是儿子大了,急着盖新房好说媳妇的。
林林总总加起来,怕是有三四十户。
“不够?”杨九狼之前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在心里嘀咕,‘僧多粥少,这碗粥如何分,倒是个学问。’
想了片刻,他看向杨坚,“杨坚叔,前些时日修建水渠,听说有不少村民自发前往帮忙,可有此事?”
杨坚一愣,不知族长为何突然提起此事,但还是如实答道:
“确有此事。当时族里号召,各家各户出壮劳力,但也有不少人家是全家上阵,连半大孩子都去帮忙搬石头、挑土方。着实令人感动。”
“很好。”杨九狼微微颔首:
“咱们杨家西村能有今日,靠的不是我杨九狼一人,
而是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是每一个为村子流过汗、出过力的人。所以——”
他顿了顿,看向众人,“这第二批房子的名额,不能简单地按先来后到,也不能凭谁有银子。”
众人安静下来,凝神细听。
杨九狼继续说道:
“我提个法子,大家议议。咱们就按照各家各户对村子的贡献大小,来排这个顺序。贡献大的,优先获得建房资格。如何?”
“贡献?”
“这敢情好!”
“可...这贡献咋算啊?”
人群中立刻响起了各种声音,有赞同的,有疑惑的。
那些平日里积极参与村务,响应族里号召,无论是修路挖渠,还是在作坊里踏实肯干的村民,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而另一些平日里有些懒散,或是存着些小九九的人,则面色各异,有的懊悔,有的不忿,有的则开始盘算着如何补救。
“族长英明!”杨坚猛地一拍大腿,真心实意地赞道,“就该这样,赏罚分明,才能服众。这法子,好!我举双手赞成!”
他作为内务堂堂主,最清楚哪些人是真心为村子,哪些人是滥竽充数。
这贡献簿,本就是他一手操办记录的。
专门记录了村民平日里为村中做的各种事情,比如参与公共建设、修桥铺路、又或者在关键时刻捐钱捐物、等等。
这些贡献,以前只是用在优先分配田地上。
如今用在建造房子上,更能体现这些贡献的价值。
“没错,族长这法子公道!”百工堂的六族老杨剑北也抚掌道:
“如此一来,往后谁真心为村子,谁敷衍了事,一目了然。大伙心里也有奔头!”
“嗯,确实是个好法子。”农经堂的五族老杨剑南抚着胡须,
对这种能调动人积极性的法子向来赞赏,“如此一来,何愁村子不兴旺!”
他这话,算是给杨九狼的提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就在众人情绪高涨,唾沫星子横飞讨论着谁家贡献大,谁家能排上号时,
一个略显突兀的声音从院门外传了进来。
“杨族长,可算找到你了。”
这声音中气十足,却又刻意放缓了些,有些不好意思惊扰了此地的热闹。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几道身影出现在院子大门外。
为首一人,身着便服,葛布长衫,面容清瘦,正是县令王政兴。
一双锐利的眼睛扫过院内,最后落在杨九狼身上。
他身后,跟着捕头李奎,还有几名同样作便装打扮的汉子,
个个神情肃然,腰杆挺得笔直,一看便知是公门中人。
‘王政兴?他怎么来了?’
杨坚作为东道主,更是宴席的主角之一,眼力劲自然不差。
他几乎在杨九狼认出对方的同时,也辨认出了来人。
毕竟,他以前是当里正的,曾经与这位县尊大人打过几次交道。
杨坚心中‘咯噔’一下,暗道:
‘这位爷可是稀客,今日怎地有空到这穷乡僻壤,还摸到我这乔迁宴上来了?’
他反应极快,连忙给杨九狼递了个眼色,脚下已经快步迎了上去。
其他村民不认得王政兴,只当是杨九狼或者杨坚的什么远亲故旧,
见这气度不凡,身后还跟着几个一看就不好惹的随从,便也纷纷好奇地张望,议论声小了许多。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606895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