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水利工程开始(一)
“办学堂自然是好事,”资源堂堂主杨剑封眉头微蹙,“只是这请夫子、建学堂,怕是花费不小。”
他主管族中的仓廪,非常清楚公账如今的情况:
“接下来,依族长的意思,还要大举修建水利,那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这公账中的银两,怕是有些捉襟见肘。”
“八族老所虑甚是。”杨九狼点头,表示理解:
“银钱方面,无须担心。咱们杨家村如今各项产业都在起步,日后进项只会越来越多。
若是公账中的银两不够,可以向我借,利钱照旧:两成。”
闻言,众族老的嘴角抽了抽,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看到大家没意见。
杨九狼顿了顿,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
“除了男娃,咱们村里的女娃,也一并送到学堂里去,跟着识些字,学些道理。”
“什么?女娃也要念书?”
此言一出,祠堂内顿时炸开了锅,比刚才讨论办学堂本身还要热闹几分。
“族长,这...这万万不可啊!”三叔公杨剑黑第一个跳了起来,胡子都有些发颤:
“自古以来,哪有女子读书的道理?她们将来总是要嫁人的,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才是本分。识字多了,心思野了,反而不妥当。”
他的这番话,也是当前社会对女性的主流看法。
“三族老此言差矣!”未等杨九狼开口,杨坚却站了出来:
“如今咱们村里的纺织作坊,多是妇人家在操持。她们若是能识些字,懂得算数,对于提升作坊的产出和管理,大有裨益。
再者,母亲有见识,教养出来的孩儿,将来也必定不同凡响。何来心思野了之说?”
“杨坚小子,你懂个甚!”三叔公吹胡子瞪眼:
“妇道人家,抛头露面去作坊上工,已是不合规矩,如今还要让她们读书识字,岂不是更要翻天了?
将来嫁出去,婆家会如何看待我们杨家村的女子?怕不是要说我们杨家村的女子不知检点,不守妇道。”
听到三叔公的话,除了杨坚,其他族老默不作声。
他们虽然没有三叔公那样激动,但心中也存着同样的疑虑。
因为女孩十四五岁就开始嫁人,那是别人家的媳妇,这书读了也是白读。
“好了,别吵了。”杨九狼阻止了三叔公的咋呼:
“族老会出银子建私塾、请夫子,至于村民要不要把女娃送过来上学堂,全凭自愿。”
要不是为了给自己的闺女创造一个相对良好和开放的环境,他也不想破坏这里固有的观念。
“既然族长已有定夺,我等自当遵从。”五族老杨剑南叹了口气,“只是这女学,怕是与男学要有所区分才好。”
“五族老所言极是。”杨九狼点头:
“男女有别,教学内容和方式,自然也应有所不同。我的想法是,在祠堂旁边,寻一块开阔地,用族中公款,修建一座像样的私塾。私塾内,男女隔开,分开教学。”
“除了私塾,还要平整出一片大的水泥广场,供孩子们平日活动,村里有个集会什么的,也能用得上。”杨九狼补充道。
关于私塾和广场的修建,族老们自然没有意见。
杨剑封虽然心疼公账里的银子,但族长既然说不够可以借,他也就松了口气。
杨坚则对能培养识字的人手和训练族人的场地感到兴奋。
三叔公虽然对女娃念书仍有些嘀咕,但族长都说了自愿,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
杨家西村,一个临时工棚区。
吴建,这位经验老道的工头。
此刻正站在一片新清理出来的空地上,身板挺得笔直,脸上带着几分平日少见的严肃。
他面前,歪歪扭扭站着五十条汉子。
这些人,便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水利工程队雏形。
人堆里,各色人等皆有。
高的、矮的、胖的、瘦的,衣衫也多是补丁摞补丁,面带菜色者不在少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汗味、泥土味,还有...一种长久贫困所特有的淡淡酸味。
“我说老吴,你这队伍,看着怎么跟逃荒似的?能干活不?”一个瘦弱老汉,名叫刘三,他是吴建以前的手下。
“没办法,”吴建也有些无奈,懂建筑手活的工人实在难找:
“不过东家说了,按劳取酬,干得多拿得多,干不好,莫说工钱,窝头都没得啃。”
“吴头,俺叫王大柱,有的是力气,你瞧这膀子。”一个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的汉子瓮声瓮气地开口。
“力气大是好事,”吴建点了点头:
“不过,咱们这回修水利,不单是使蛮力气,还得用脑子。跟以前盖房子砌墙,不是一码事。都得学,都得听指挥。”
恰在此时,
杨九狼带着杨坚和几位族老走了过来。
他看了看工地这些人,目光转向吴建:“老吴,人都齐了吗?工具都从铁老那里拿到了吗?”
“回东家,都备妥了。”吴建一挥手,身后几个精壮汉子立刻抬过来几捆崭新的工具。
镐头闪着新打磨的寒光,钢钎坚硬,大锤沉重,撬棍粗长。
还有几辆独轮车,车斗用硬木加固,车轴泛着油光。
杨九狼随手拿起一把镐头,掂了掂分量,又用指节敲了敲镐身,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锰钢打造,果然不同凡响。”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这些工具,都是铁匠铺按照他提供的图纸和新钢材配方,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
对付寻常土石,当如砍瓜切菜。
“今日,咱们先开挖试验渠段。”杨九狼将镐头往肩上一扛,率先迈步走向预先规划好的区域,“所有人,跟上。”
他这一动,五十人的队伍也跟着动了起来,浩浩荡荡朝着村西头的一片荒地进发。
这片荒地地势略高,土质也相对坚硬,适合作为试验场地。
杨九狼选定的试验渠段,长约二十丈,宽三尺,深两尺。
他亲自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了清晰的白线,标明了沟渠的走向和宽度。
“都看清楚了,”杨九狼站在渠首,手中镐头一指:
“就照着这条白线挖,不能宽,不能窄,两边要直,沟底要平。一会我会教你们如何看坡度。”
沟渠的坡度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水流速度和排灌效率。
坡度过小,水流缓慢,易淤积;坡度过大,水流过急,易冲刷渠壁。
对于土渠,一般坡度控制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较为适宜。
水泥衬砌后,可适当增大。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653965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