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智启山河:十万大山种田录 > 第185章 锰钢

第185章 锰钢


“是这个理...”杨坚连连点头:

“那锯木车床真是个宝贝疙瘩,以前锯一块板,掉的木屑比板子还多,现在好,边角料都少了快一半。就刚才那些板子,放以前,得费多少木头啊?!”

杨坚的激动溢于言表,他亲身体验过传统伐木和制板的艰辛与浪费,对比之下,新技术的效率和带来的收益,让他觉得如同做梦。

杨九狼看着杨坚那副‘财迷’样子,心里觉得好笑,也觉得踏实。

他拍了拍杨坚的肩膀:

“行了,杨坚叔,把银子收好,回去入库房。这只是刚开始,以后这样的买卖还多着呢。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咱们可以到深山里面,偷偷砍伐一些名贵的木材,比如紫檀木、黄花梨木、金丝楠木等等,那才是真正的赚翻了。”

“偷偷?”听到这词,杨坚压低声音,左右看了看:

“族长,这,这不妥吧?若是被官府逮到了,可不好善了呀。”

“杨坚叔,你说的有道理,  风险确实有那么一点点。”杨九狼故意放慢语速,顿了顿,  语气中带着一丝蛊惑:

“但你想想看,这深山老林的,路途遥远,人迹罕至的,谁会知道咱们是在哪里砍的木头?”

他再次压低声音,凑到杨坚耳边,  “再说了,我们若是赚到了银子,那不就代表县令也赚了吗?嘿嘿,你懂得的。”

闻言,杨坚有些无语。

他感觉上了眼前这小子的贼船,就别想再下去。

——

下午,峡谷,铁匠作坊。

一座崭新的、比寻常炼铁炉高大许多的炉子矗立在作坊中央。

炉壁泛着奇异的灰白色光泽,那是高岭土混合了石英砂的外层。

这是一座刚落成的1700°C高炉,它不仅仅是泥巴和石头的堆砌,也是杨九狼工业升级的一个里程碑。

炉体分了三层,最里面是耐受极高温度的石墨砖,这是杨九狼根据001的指点,让陶老那边先烧制模具,再用石墨粉混合粘土压制烧结而成。

中间是厚厚的石英砂隔热层,最外面才是高岭土混合草木灰的保护壳。

炉子底部连接着一个经过改良的巨大风箱,可由两人轮流踩动踏板,通过杠杆和皮带传动,能提供远超人力拉动风箱的持续强风。

脚踏式联动风箱,是利用杠杆原理和飞轮储能,将断续的踩踏力转化为持续、强劲的气流,这是提高燃烧效率和炉温的关键一步。

杨铁老站在炉前,黝黑的脸上混杂着激动和紧张,手心里全是汗。

他搓了搓手,看向杨九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东家...这炉子,真能稳定烧出你口中的高温度吗?”

旁边,他的两个儿子,铁一和铁二,也是瞪大了眼睛,既好奇又有些敬畏。

“当然能。”杨九狼拍了拍炉壁,感受着那微热的触感,咧嘴一笑,露出白牙:

“铁老,咱们老祖宗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炉子,就是咱们的新‘利器’。”

“今天,咱们不炼寻常铁料,”杨九狼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咱们来炼一种新东西,我管它叫:锰钢。”

“锰...钢?”杨铁老重复了一遍,满脸疑惑。

铁他懂,钢他也懂,但这‘锰钢’是何物?听都没听过。

“对,锰钢。它是一种合金钢。”杨九狼点头,“简单说,就是在炼钢的时候,往铁水里加点‘料’。”

他指了指角落里一小堆黑褐色的矿石,“就是那玩意,锰矿石。”

前些天,在西南方向20公里处、山体断裂带发现了裸露的软锰矿,纯度约45%。

找矿这种事,对001来说,只要在感应范围内,就能轻松发现。

杨铁老顺着指向看去,那堆石头黑不溜秋,毫不起眼,跟炼铁用的赤铁矿、磁铁矿完全不同。

“东家,这...这黑石头加进去,能成钢?不会把一炉好铁都给毁了吧?”他小心翼翼地问,这完全超出了他的经验范围。

“毁不了。”杨九狼摆手:

“铁老,你想想,咱们做的锯木车床,那齿轮是不是磨损得快?还有那锯条,硬度够了,韧性又差点意思。

这锰钢,炼好了,就是专门克这些毛病的。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硬,非常硬,而且耐磨,越磨越硬。

用来做齿轮、轴承、或者需要硬碰硬的工具头,那是再好不过了。”

“越磨越硬?”铁一忍不住插嘴,觉得不可思议。

这世上的东西,不都是越用越损,越磨越薄吗?怎么还有越磨越硬的道理?

“试试就知道了。”杨九狼不多解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走到炉前,“行了,杨铁老,生火,把炉温给我烧起来。铁一铁二,踩风箱,让火旺起来。”

“好嘞。”杨铁老应了一声,压下心中的疑虑。

东家既然说了,那就干!

他拿起火把,点燃了炉膛里预先放置好的木炭。

‘呼——呼——’

脚踏风箱开始工作,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音。

铁一铁二两人配合默契,交替踩动踏板,强劲的气流通过管道灌入炉膛。

炉膛内的木炭迅速变得通红,火苗向上窜起,发出噼啪的爆裂声,炉温在稳定攀升。

【当前炉温:1150°C】

【当前炉温:1300°C】

【当前炉温:1450°C】

...  ...

智慧生命001不断在杨九狼脑海中报出数据。

如果没有001的时刻监控,就算知道相关原理也未必能练出好钢。

杨九狼则根据001的提示,指挥杨铁老:“加焦炭!对,就是那些黑又硬的。”

普通的木炭已经无法满足更高的温度需求,必须使用热值更高、燃烧更稳定的焦炭,这也是杨九狼提前用土法炼焦窑制备的。

焦炭投入炉膛,火焰的颜色开始发生变化,从之前的橘红色,逐渐向耀眼的黄白色转变。

炉壁似乎都在微微颤抖,散发出惊人的热量,连站在几步开外都能感受到灼人的热浪。

铁一铁二汗如雨下,脊背上的汗水汇成小溪,浸湿了裤腰。

他们咬着牙,机械地踩动着踏板,风箱的呼啸声是作坊里唯一持续的背景音。

...  ...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65397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