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粮价风云
杨九狼他们在聊着事情,周围的食客同样聊得火热朝天。
隔壁一桌议论的是今天最新的新闻。
“听说了没?王县令下了死命令,各村都得组织村民修河堤、清淤泥、翻农田,村民可凭工分获得平价买粮的资格。”
说话的是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嗓门洪亮。
“你在吹牛吧你!” 他对面的人撇撇嘴,显然不信:
“平价购粮?王大人拿啥卖?他那点家底,还不够城里那四家大户塞牙缝的。怕不是每放出来一粒米,转眼就让那些粮耗子给囤得精光。”
这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灾年里,官府说的话,百姓向来是信一半、疑一半,尤其是这种听着就好的事,总觉得里面有猫腻。
“嘿,你这个瘦猴,耳朵塞驴毛了?”先开口的汉子瞪眼,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听清楚咯,是‘工分’!没那玩意儿,你揣着金元宝去,人家也当你是个屁,得先给官府卖力气,才有平价购买粮食的资格,懂不懂?”
坐在汉子左边,一直闷头喝酒的一个黑脸膛,这时神秘兮兮地凑近了些:
“还真别不信,今个这命令一下,知道不?粮价,立马就跟见了鬼一样,‘嗖’的一下,掉了小半成。”
他比划了个向下的手势,“邪门不?前两天还死活不肯干活的百姓,现在都抢着去报名,为啥?因为手里的那几个铜板,突然就值钱了,能换回实打实的粮食了。”
“啥?降了?!”那瘦猴男人眼睛瞪得溜圆,手里的肉块‘啪嗒’掉回碗里,一脸的肉疼:
“他老娘的,老子昨天才高价买了半牛车的粮食,这...这不亏大了?!”
“嘿嘿,”黑脸膛汉子见状,脸上露出一丝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得意:
“我今个去了粮铺,打算购买粮食的,一看那架势不对,立马就收手了。我估摸着啊,这粮价还得掉,那些囤粮的奸商,这会怕是坐不住啰。”
这些食客跟其他百姓一样,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只知道手中的铜板值钱了,可以买到便宜的粮食,就恢复信心,不再因为恐慌而去抢粮、囤粮。
自古人心就是这样,买涨不买跌。东西越贵越抢,生怕明天更贵;一旦开始降价,反而都缩起手观望,等着抄底。
那些粮商刚好相反,只卖跌不卖涨。涨价的时候捂着不卖,跌价的时候就看谁跑得快。
其实,王政兴现在虚得很,他的政令忽悠得了普通百姓,但瞒不过那些粮商。
双方现在就像在玩一场胆小鬼游戏,都在赌对方先退缩。
粮商在赌官府的粮食坚持不了多久,而官府在赌粮商扛不住囤积的成本,和粮价可能会暴跌的风险。
不过,官府是一定会坚持到最后一粒粮食的。
但粮商则不同,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有默契,实则不然,商人逐利,骨子里都是各怀鬼胎。
总有人先扛不住,率先抛售粮食,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优的利润。
一旦有粮商开始这样做,哪怕只偷偷卖出去一小批,就会出现破口,随之而来的就是所有粮商都会跟着抛售。
到了那时候,追求的不再是最大利润,而是保证自己的风险最小。
——
而此刻,县城东区,凤翔酒楼。
在顶楼一间豪华包间中,炭火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名贵熏香和茶香。
边荒县最有实力的四大家族——钱、孙、李、王四家的主事人,正围坐在一张紫檀木八仙桌旁。
这四大家族错综复杂,把控着边荒县的各行各业,尤其是粮食,七成都垄断在他们之手。
他们根基深厚,错综复杂,彼此既有竞争,但在面对共同的威胁时,又能迅速抱团,这是他们在边荒县能呼风唤雨的根本原因。
“王大人这一手,真是打得我等措手不及啊。”说话的是钱家家主钱万金。
一个身材微胖、面带笑容的中年人,但此刻笑容里带着几分阴冷:
“他娘的,平价购粮?他不好好赈他的灾,来搞这套。这是断咱们的财路,掘咱们的根呀。”
“哼,一个外来的愣头青,真以为读了几本圣贤书,就能在这边荒县翻了天?”孙家家主孙茂才冷哼一声。
他年纪最长,性格也最是急躁,“我看他是没挨过饿,不知道这粮食捏在谁手里,谁说了算。”
“孙老哥息怒。”王家家主王文渊慢条斯理地端起茶杯:
“王政兴这招,看似高明,实则有个致命的破绽——他官仓里有多少粮?够全县百姓吃几天的?”
李家家主李长胜点点头,接过话头:
“不错。他那点存粮,无非是杯水车薪。只要咱们把手里的粮食都捂紧了,市面上不见粮,他那‘平价’就是个笑话。百姓干了活,却买不到足额的粮,几次下来,谁还信他?”
“诸位,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敢偷偷放粮,可别怪我不讲情面。”钱万金眯起眼睛,扫视一圈,语气中带着威胁:
“我赌王政兴撑不过一个月,到时候就是我们收割的时候了。”
“我倒不是担心那王政兴能翻出什么浪花来。”孙茂才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又重重放下:
“就是被他这么一搅和,这粮价,怕短时间内...是涨不上去了。”
“就是啊,”王文渊也叹了口气:
“粮食压在手里,一天天的,光是仓储费和损耗,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他家囤的粮食最多,自然也最肉疼。
如果粮价不再涨,那及时抛售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又能规避风险。
“王家主,你莫不是在打退堂鼓了吧?”钱万金瞥了一眼王文渊。
“钱家主说笑了,”王文渊连忙摆手,脸上堆起笑容:
“我只是从一个生意人的角度,算算账罢了。要是这局面拖上一个月,这笔成本也是不少的。”
“娘的,难道咱们就眼睁睁地看着,啥也不做?”孙茂才又开始暴躁起来。
“当然不能。”钱万金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我们光捂着粮食还不够。还得让百姓知道,官府的粮快没了。”
“钱兄的意思是...”王文渊看向他。
“找人出去散播谣言,”钱万金捻了捻手指:
“就说官仓没有多少存粮了,王振兴这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做样子给人看呢。还说...南边的蛮子就快打过来了,官府自己都朝不保夕,哪还顾得上百姓死活?”
孙茂才一拍大腿:“妙啊,双管齐下。我们一边捂紧粮食,一边放出风去,保管那王政兴焦头烂额。那些百姓也会因为恐慌而大量屯粮,那粮价不就涨起来了?”
李长胜眼中寒光一闪,补充道:
“不仅咱们四家,城里其他粮商,还有乡下的那些粮户,都得打点招呼,让他们步调一致。谁敢在这个时候偷偷降价放粮,坏了大家的事,哼...”
“放心,那些小粮商手中没多少粮食,就是他们降价放粮,我们全部吃下就是了。”钱万金胸有成竹。
... ...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29/4829042/2653972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