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美好瞬间
“虽然新市场表现预计难以迅速达到一线城市现有水平,但药膳饮品的调理效果已初步验证,下一步我们将产品线扩展至十种以上,覆盖更多体质诉求与消费场景。”
“神农膳饮在你的名下,怎么经营你可以自己拿主意,婉如姐给你的建议你可以参考,但是主要还是要靠你自己,我相信你一定能经营好,我看你最近调整的几个点都不错,小伙子有进步,好好加油。”
苏砚秋说的这些可不是为了哄苏砚舟,是他发现,苏砚舟确实沉稳了很多,做的各种决策都有理有据,陈婉茹也不能长期帮他,他需要尽快独立。
苏砚舟被自己姐夸得甜滋滋的,笑的露出6颗大白牙:
“嗯,待这一轮舆情平稳之后,我会稳步推进一线城市全覆盖策略。前期打磨好的标准化运营模型,正好可以支撑快速复制。”
指针悄悄滑过午夜十二点,自家的新中式小院的轮廓在黑暗里渐渐清晰 ,唯独院角那盏太阳能灯还亮着,周围除了虫鸣声再没别的声音了。
“该是都睡了,我们小声点。”
苏砚秋先推开车门,晚风卷着山里清新的空气,她下意识放软了声音,连关门都用手掌虚掩着,怕金属合页的声响吵醒了家里的人。
“你去开门,我跟妈拎行李。”
苏砚舟的声音也压得低,指尖勾着行李箱的拉杆,可轮子在石板路上发出的 “咕噜” 声可一点也不小。
苏砚秋的手刚碰到密码锁的指纹孔, 紧接着,门 “咔嗒” 一声被拉开,吓了苏砚秋一跳。
只见暖橙的灯光裹着一群人影涌出来,有人捧着奶油堆得老高的蛋糕,烛火映着每个人的笑,歌声顺着风飘得满院都是: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苏砚秋的呼吸顿了顿,借着院里的灯看清了 , 外公外婆穿着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裳,王程成举着手机正录像,婉婉立马过来给她戴上了生日帽;
最意外的是何教授和季教授,两人怎么也在这里?
“何教授?季教授?”
苏砚秋诧异,“你们不是在西北盯实验田吗?怎么会在这儿?”
抗旱水稻收完第一茬时,两位教授还跟她视频说还可以再进行一点改良,让其更高产,正说要在河西走廊再扩两百亩试种,怎么眨眼就站在了自家院里。
“傻丫头,当然是给你送生日礼物啊!”
何教授笑着往前凑,手里捧着块方方正正的东西,红丝绒布裹得严实,边角还坠着细细的金线。
“这是什么?怎么扁扁的?”
“打开看看!”
苏砚秋愣了愣,伸手解开布绳。
丝绒滑过指尖时,一块银亮的牌子露了出来,阳光镀过的金属面映着她的影子,上面的字一笔一划刻得规整:
“国家农业科技突破特等功 —— 苏砚秋”,
落款处还盖着国家农业局的红章,烫金的边在灯光下闪着暖光。
“这…… 这是给我的?”
她捏着牌子的指尖有些发紧,明明前几天通电话时,没人提过半个 “奖” 字,这可是国家级奖励,悄咪咪就发给她了?
苏砚秋疑惑,好在马上有人解答了她的问题。
“原本是要你去北京领奖的,还得接受采访。”
巫福星从后面走过来,拍了拍苏砚秋的肩膀,语气比平时沉了些,
“但查缴‘绿芽’那事之后,暗网里有人高价买提高免疫力蔬菜的研究员的线索,同时敌对势力还在查咱们抑制病发的技术,他们已经发现了是米酒的原因, 现在你是一级保护对象,我得寸步不离跟着。”
巫福星又挠了挠头,笑得有些尴尬,“其实你从国外回来那天起,就有同事跟着了,只是没让你发现,后面你出国也得带着我和另一名同事。”
“所以这奖只能我们代发,还有一块呢!”
季教授也挤过来有些迫不及待,他手里的红丝绒布比何教授那块还厚些。
苏砚秋伸手揭开,一块金黄色的牌匾露出来,“国土生态修复与科技共享典范奖” 几个字刻得苍劲,边缘还雕着圈细小的稻穗纹,摸上去带着温润的木质感。
“要是你那米酒能彻底解决问题,后面还有更大的奖等着呢!”
巫福星拍了拍她的肩,话里满是期许。
“我家秋丫头就是厉害!”
外公笑得眼角堆起细小的皱纹,拉着外婆往跟前凑,“生日收国家级奖章,这牌面!快,咱们都站过来,沾沾喜气!”
这时苏砚舟忽然从门后抱出一大束鲜花,粉白的玫瑰混着金黄的向日葵,花瓣上还沾着水珠,他把花往苏砚秋怀里塞,兴奋得声音都扬了些:
“姐!生日快乐!快看天上!”
话音刚落,“轰隆” 一声响,夜空突然炸开一团巨大的金红的烟花。
橘色的花火映亮了半个村子,细碎的光屑落下来,像撒了把星星在院里。
苏自强举着打火机从院门外跑进来,脸上带着兴奋:“快!都站好!咱们在烟花底下拍张照,留个纪念!”
苏砚秋抱着花,一左一右还被家里举着两块奖牌放在她胸前,暖光落在她脸上,身后是亲友的笑,头顶是炸开的烟花,连晚风里都裹着甜丝丝的金银花香 ,这一刻美好在王程成举起的相机里定格。
生日这天,苏砚秋一起来就有人不断地给她送礼。
村里几乎人人都知道,老罗家的这个孙女不简单,年纪虽轻,却真带着大伙儿搞农业、闯市场,苏家人厚道,给他们开的工钱高,还能让他们拿些菜苗回去自己种在房前屋后吃,日子越过越好,比当年自己种地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么说吧,之前年平均收入5000 ,现在是5万,还包2顿饭,有假期,有保险,有福利,哪怕个孤寡老人只要在这里务工,死了都有人给自己送葬。
现在擂鼓村可是最富有,村里的路修好了,来神农基地的参观考察的人多了,大家有收入的项目也多了,小卖部都能多挣不少钱呢,大家多老罗家,或者是神农基地的感情便越发深厚,好的企业就是让员工得到实在的好处,员工便自然会维护企业。
所以得知苏砚秋要过生日,大家总想着要去刷刷存在感。
可送农产品吧,她家基地出的才是真“绝味”;
送贵重礼物,又显得生分,他们也没有富裕到那个程度。
不知谁提了一句:“砚秋那基地里,农具耗得快,咱别的没有,竹子、草编手艺总是不缺的!”
于是吃饭的时候众人在食堂一合计,悄悄发动起来,大家就趁农闲编起竹器、草编来。
等到所以今天苏砚秋就收到了满满一大车的整整齐齐码着的,全是手工编成的竹具、草编——圆肚的簸箕、深口的撮箕、细密的筲箕、好看的草帽,甚至还有结实耐用的背篓。
“砚秋啊,生日快乐!”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0/4830788/2288501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