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被天道退货后,我在现代种灵植 > 第404章 销售方案

第404章 销售方案


周林杉挠了挠头:"这个...我还真没细想。他们采购经理好像把沙葱当成普通香草了,说是准备用来做沙拉配料,采购的量还没谈,说是明天见面看了东西再说。"

"当配料才能用多少量啊?"

苏砚秋蹙起眉头,有些发愁,

"我们首批就种了五亩地,少说能收三千公斤,得给他们开发新食谱,把沙葱从调味料升级成主食材!"

周林杉一脸茫然:"半成品?沙葱还能做成什么半成品?我在老家都没见过这种东西。"

"可做的多了!"

苏砚秋掰着手指数道,"沙葱面、沙葱牛肉包、沙葱酱..."

她突然想到什么"对了!当地人喜欢吃烘烤食物,我们还可以做沙葱面包!"

“沙葱当蔬菜下面吃吗?”周林杉想是不是和他们东北的打卤面差不多?

苏砚秋知道南北方差异,只能解释的再详细一点:

"就是把新鲜沙葱焯水凉拌,国内咱们就放小米辣等各种调料淋上热油,这边嘛入乡随俗搭配橄榄油、蒜末和盐。”

“对了,这边的人嗜甜,可以加番茄酱,这种吃法清爽开胃,正适合这里的天气。"

她越说越起劲,"今晚我们就采收些回来试做,要不顺便拍些成品照片当推广素材,不然以他们美食荒漠的脑子,根本想不出这么多吃法!"

周林杉听得直咽口水:"行!我这就去安排先弄两筐回来!"

这时黄坤抱着一叠文件走进来,显然从住的不远的陈院士那边过来:

"那我今天把检测报告都准备好。陈院士团队的最新分析显示,我们的沙葱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蔬菜的3-5倍,这个数据应该很吸引采购商。"

"那就一起准备上。"

苏砚秋眼睛笑成月牙,对现在这个配合默契的小团队感到欣慰。

虽然黄坤不擅长管理,但在科研领域确实可靠,有他在还能帮自己顶住一些人询问她为何书都没读几年却懂这么多的原因。

"那我负责把这些资料做成电子版和纸质宣传册,要突出我们的有机种植流程和营养价值。"

最近有些闲的安静也给自己找了点事,主动结果做宣传资料的事情。

当晚的厨房灯火通明。

李婶带着几个帮工将第一批采收的沙葱变成了满桌佳肴:翠绿的凉拌沙葱晶莹剔透,沙葱羊肉包散发着诱人香气,金黄的沙葱面包刚刚出炉...安静举着相机全程记录,每个角度都拍了十几张照片。

苏砚秋让人第一时间还给陈院士他们每样都送了一些过去,毕竟今天这些可算的上丰盛了。

开饭铃声响起,八十多名工人涌进食堂。

自从基地自带的食材用完,大家已经忍受了半个月的寡淡的蔬菜。此刻闻到这扑鼻的香气,连平时最矜持的黄坤都忍不住小跑起来。

"天灵盖都要鲜掉了!"

王寡妇捧着第三碗凉拌沙葱盖饭,吃得额头冒汗,"这沙葱看着像葱,吃着却有韭菜的香,又带着点芥末的冲劲,太开胃了!"

老杨叔拿走面前最后一个羊肉烤沙葱包子:"这玩意配肉绝了!羊肉烤沙葱包子我头回知道还能这么香!"

周林杉则对沙葱饺子情有独钟,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最让人意外的是安静,这个平时饭量小的姑娘竟然连吃了五块沙葱面包,还不停安利:"你们尝尝这个!外酥里软,沙葱的鲜味全烤进面包里了!我要藏两个做夜宵!"

苏砚秋敲了敲杯子提醒道:"这只是第一代沙葱,口感上还有提升空间,后面的会更好吃的。”

“对了黄工,1号田记得留三分之一做种,我们要继续优化品种。"

黄坤从凉拌沙葱拌饭中抬头,找回一点矜持:"已经规划好了。反正二号田七天后就能采收,就算销量好,供货也跟得上。"

“我明天一定去努力推销!让这些老外吃吃什么叫美食!”周林杉拍着胸脯。

“刚刚只顾吃了,照片没拍多少!”

安静刚要举起相机,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哟,你们这是在讨论对外销售吗?"

众人回头,只见陈院士带着四五个专家站在食堂门口,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空盘子,脸上带着意犹未尽的表情。

苏砚秋连忙起身相迎:"陈院士,您怎么过来了?快请坐!"

"哈哈,我们刚尝了你们做的沙葱,味道实在太好了!"

陈院士有些不好意思地晃了晃手里的空盘子,"本来是想问问能不能买些回去自己做,结果走到门口就听到你们在讨论销售的事。"

苏砚秋情商高啊,立刻招呼李婶:"快给院士他们再上几份饺子、面条和烤包子!"

她转头解释道:"面包是安静自己烤的,已经吃完了,下次一定多准备些给你们送点。"

陈院士接过热气腾腾的沙葱羊肉包,咬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我说句实话,你们直接推广到当地超市,可能效果不会太理想。"

周林杉一愣:"为什么?我们的沙葱明明这么好吃!"

"问题不在食材,而在烹饪方式。"

陈院士放下筷子,认真分析道,"这里的人饮食习惯和我们完全不同,他们根本不会做这些菜。你就算把最好的沙葱给他们,他们可能也只会切碎了拌沙拉,或者烤得干巴巴的。"

他身旁的营养学专家王教授也点头附和:"没错,这里的人做菜非常单调。这么好的沙葱,要是被糟蹋了多可惜。"

周林杉急得抓耳挠腮:"那怎么办?我们种了这么多,总不能烂在地里吧?"

"可以先从华人餐厅入手。"

陈院士笑着让他别着急,"这里的华人厨师最懂得怎么把食材做出花样来。让他们先用沙葱开发几道融合菜式,等当地人吃上瘾了,超市的销量自然就上去了。"

苏砚秋若有所思:"就像当初辣椒传入中国,也是先被做成酱料,慢慢才普及开的?"

"就是这个道理!这边的人也不缺钱,他们也不想体验自己做饭,更愿意买成品或者半成品,同样和当地华人餐馆合作不仅能增加华人的收入,还能打响你神农基地的名气,一举多得。"

陈院士考虑的相对多一些。

“好主意!正好我们不是也认识一家担担面的老板,明天周哥你去给他们推销一下!”苏砚秋觉得陈院士的方法比他们想的更接地气,华人同胞也更好说话,信任度更高。

陈院士吃着羊肉包子也帮忙,"我也认识这边几家高档中餐厅的老板,明天就可以帮你们牵线搭桥。"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0/4830788/2334900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