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被天道退货后,我在现代种灵植 > 第381章 带出国务农的人

第381章 带出国务农的人


卓佩握着手机,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手机边缘。

电话那头苏砚秋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那些关于优先雇佣本地村民、助力乡村振兴的想法,让她心中泛起一阵暖意。

作为从大城市走出来的职业经理人,她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可以如此和谐地共存,难免觉得自己以前有些狭隘。

"好,我会转达给林峰他们,并做好相应的风控。"

卓佩的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她已经在脑海中构思着如何将这个用人政策融入即将制定的集团章程成为企业文化,既要保证生产效率,又要实现苏砚秋的愿景。

"对了,那你这次要带出国的人挑好了吗?"

卓佩想起上周发给苏砚秋的那份详尽的出国准备清单。

按照计划,阿联酋那1000亩示范田的前期栽种工作需要至少200名熟练工人,本来这事是让林峰办的,但是苏砚秋坚持自己挑就好,所以卓佩特意问问进度。

"嗯嗯,挑好了。"

苏砚秋的回答出乎意料地轻松,

"都是我们村和隔壁村的一些技术骨干和一些接受新事物快的人。不过因为护照办理需要时间,第一批只能带20人左右。林峰已经协调唐俊那边,会根据我后面的需求,保证需要增加人手时再送过来。"

卓佩微微蹙眉。

20人?这连基本需求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她这几天也接触过的其他出海企业,动辄就是两三百人的团队规模。

“20人会不会太少了?”

她忍不住问道,"前期土改、基建都需要大量人手..."

电话那头传来苏砚秋的轻笑声:"佩姐,我查过资料了。其实中东地区有很多中国留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当地华裔劳工市场也很庞大。我打算到了那边再临时招募一部分人手。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又能帮助海外同胞就业。"

卓佩没想到苏砚秋会这样打算,但职业习惯让她立即开始评估风险:"语言沟通、技能培训、管理难度..."

"所以我打算先带这20个骨干过去,"

苏砚秋继续解释,"等基地初具规模,再视情况增加人手。毕竟前期主要是土改和基建,用不了太多人。而且..."

她的声音突然压低,"说实话,虽然大家都说想出国赚钱,但真到了要办护照的时候,不少人又打退堂鼓,担心是骗局。"

卓佩完全理解这种顾虑。在她接触过的劳务输出案例中,这种担忧屡见不鲜。

一个决定在她心中逐渐成形:"算了,我还是不放心。这次我和你一起过去。我抓紧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好。"

"真的?"

苏砚秋的声音里带了点小兴奋,"有你在我当然更省心啦!"

挂断电话后,卓佩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城市的灯火陷入沉思。

她想起第一次见到苏砚秋时的场景——那个忙碌在田间地头、裤腿沾满泥土却眼神坚定的女孩。

那时的她绝不会想到,短短几个月后,她就要陪她一起踏上国际化的征程。

千里之外的川省山区,二月底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远处山坡上,成片的野樱桃树开满了洁白的花朵,像一场迟来的春雪。

"以前都没发现山里这么多樱桃树呢?"

苏砚秋蹲在田埂上,看着工人们按照她指导的比例混合各种生态肥料。

正在撒肥的李家嫂子直起腰,朝着山下看去:"哎呀,那个酸的很哦!也就是开花好看。现在城里人都吃澳大利亚进口的车厘子,两斤要一百多呢!"

李嫂子的丈夫李建民正往腐殖土里添加蚯蚓,闻言笑道:"酸你还每年都回来吃?"

"那还不是因为我吃不起车厘子啊!"

李嫂子半开玩笑地说,但语气中的心酸却掩饰不住。

她和丈夫在外打工十三年,除了把孩子拉扯大,几乎没攒下什么钱,今年过年看到家乡变化如此之大,待遇也好,便索性不再出去打工了,留在了村里干活。

苏砚秋的目光在夫妻俩之间转了一圈,笑着说:

"想要樱桃好吃并不难,用羊粪做基肥,配合沙土种植,适当修剪,口感会很好,这些树天生天养,没怎么照顾,所以口感才一般。"

一旁的老罗插话道:"这是老品种,市面上都淘汰了,确实酸,我当时规划时就想着保留这些老树,春天开花好看,都没想过吃樱桃呢。"

苏砚秋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樱桃营养价值很高,特别是维生素含量,而且增强免疫力效果很突出,还可以摘去泡酒。要不我们改良改良?这也是一条增收的路子。"

她环视四周,这片经过重新规划的土地已经初具规模。

蚯蚓和有益菌被"请"进田地,形成天然的生态循环系统。第三批蔬菜种子很快就能下地,正好赶在她出国前完成。

"外公,今年养的羊,羊粪攒了多少?"苏砚秋突然问道。

老罗不确定,谁一天没事看羊粑粑:"这才养了没几天,但耐不住100多头,应该也能铲一车?"

"好,那我让人运些沙土来,给这些樱桃树改改土。"

苏砚秋已经掏出手机,开始联系运输事宜。

"你都要出远门了,就歇两天吧!"

外公心疼地看着外孙女晒得微红的脸颊,"这樱桃娇气得很,摘下来一会儿就坏,卖不上价的。"

苏砚秋却已经迈开步子:"所以我还得给它改良改良,不耽误事,现在村里帮忙的人手多,我教给老杨叔就好!"

她回头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晃的田里的老李两口子都花了眼。

望着苏砚秋远去的背影,李嫂子小声对丈夫说:"这姑娘长得可真漂亮,还能干!"

李建民看着田里刚撒下去的腐殖土里活跃的蚯蚓,若有所思:"不仅漂亮,还能带着大家一起致富,真是难得,对了,咱们两口子的保险都买上了!我都收到短信了!”

“你说,在外面打工这么多年都没买上保险,临了临了回村种地了还买上保险了!关键是住自己家房子还没房租,这下可是能攒些钱了!"李嫂子心里感叹。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0/4830788/2361543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