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两个马屁精
戏台子上,表演很快开始。
今日是中秋,出演的戏也与中秋相关。楼下大堂的观众不时传来叫好声,卯卯也看的津津有味,整个人都趴到了窗台上。
楼大帅大掌扶着她,感觉到她小小的身体活泼地晃来晃去,伴随着戏台子上的表演,情绪也全跟随着剧情的进展而变化,整个人都看的入了迷。
楼大帅一手扶着她,另一只手拿起一颗葡萄,剥了皮递到她嘴边:“卯卯,吃。”
卯卯脑袋一低,立刻把剥得表面坑坑洼洼的葡萄含进嘴巴里,但眼睛仍一眨不眨地盯着戏台子,目光没有移开一下。
她看的认真,圆鼓鼓的脸颊一动一动,很快,又一只大手伸过来,卯卯又脑袋一低,噗噗吐出两颗葡萄籽,落在他的掌心里。
“谢谢爸爸。”
楼大帅心满意足,继续喂葡萄。
他在心里哼哼:不就是照顾卯卯?有什么难的?
擦个手有什么了不起的,当他不会似的。
聂峥云就是爱拍马屁。呵。
楼大帅喂完葡萄喂点心,怕卯卯噎着再喂两口水,剥完果皮剥瓜子,忙的不亦乐乎。
伴随着台上戏子的谢幕,一场戏结束。
卯卯缩了回来,眼睛看够了,肚子也吃饱了。
但她还有些意犹未尽:“卯卯还想看。”
聂峥云:“那我们再看下一场戏?”
卯卯眼睛亮晶晶,嗯嗯点点头。
聂峥云把老板重新叫了过来,再买一张票。
“聂爷,实在不巧。”老板点头哈腰说:“这是今天早上最后一场了。下一场,要等到下午。”
“下午?”
沈照林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腕表。距离下午第一场戏,还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总不能在这干等着。
演员要休息,场景也要重新布置。
老板擦了一把额前的汗:“要不,我把演员叫回来,再给您单独演一场?”
聂峥云没立刻应下,而是先去问卯卯的意见。
卯卯立刻摇头:“没有就算啦。”
她可不是个会强人所难的小宝宝,没有就没有。
“卯卯小姐这样说,那就算了。”聂峥云最后道。
老板登时长舒一口气:“多谢聂爷,多谢小姐。”
既然没有戏看,四人也离开了戏院。
卯卯还是坐在爸爸的怀里。楼大帅双臂强健有力,抱着一个小秤砣丝毫不费力,也丝毫没有要将女儿让给另外两人抱的意思。
不过,出了戏院后,卯卯仍然还有些念念不忘刚才看到的戏。
中秋节排的戏与节日相关,平时还看不到呢,今日这场,卯卯也是第一次看,这会儿看完了,心里还惦记着。
“不如下午再来看戏?”聂峥云提议。
卯卯想了想,犹豫地绞着手指头:“可是,卯卯下午想带爸爸和叔叔去公园玩……”
楼大帅顿时感动的不得了,用粗砺的胡茬去蹭卯卯软绵绵的小脸:“卯卯,爸爸的乖乖女儿!爸爸没关系,只要和卯卯在一起,爸爸干什么都开心,你想看戏就看戏,我们看一整天的!”
“没错。”聂峥云负手而立,笑眯眯地附和:“只要是与卯卯小姐在一起,无论做什么,聂某都甘之若饴。”
沈照林温和道:“等下午戏园子开场,也还有好几个小时。卯卯,不如我给你讲?”
“昂?”
卯卯的小脑袋立刻偏了过去,一脸惊奇地说:“叔叔,你也会讲故事啊?”
沈照林忍俊不禁,哈哈笑道:“我讲的故事一般,希望你多包容。”
其余二人侧目。
作为当今文坛的知名人物,书店里,写着沈照林名字的书能排成一排,每每有新书上市,总会引起其他人的哄抢。
楼燕绥的故事是在副刊连载,若是沈照林在报纸上连载,那可是要放在主刊上,还是最醒目的位置。
要是沈照林说自己不会讲故事,恐怕得有许多人弃笔转行了。
不过,沈照林常写的故事类型,也与卯卯常看的童话故事不同,他多写世态世情,基调深刻,并不梦幻。他能写一个好看的故事,不代表会是卯卯觉得好看的故事。
沈照林:“我不如楼燕绥同学,讲的故事不如他有趣……对了,刚才我们看的戏,你知不知道历史典故?”
卯卯眼睛亮晶晶地摇了摇头,一脸期待地看着他:“卯卯不知道。”
沈照林:“那我给你讲讲这个故事的相关典故吧。”
他们边走边讲。
沈照林知识储备丰富,也有丰富的创作经历,讲起故事来,引经据典,插入一些打趣,起承转合流畅。虽然是给一个四岁的小娃娃讲典故,但他的语言并不枯燥,反而简练有趣。
一个对小孩来说有些无聊难懂的历史,到了他的嘴巴里,就变得简单生动起来,像卯卯最喜欢的冒冒的故事那样吸引人,将卯卯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
楼大帅:“……”
楼大帅耳朵听着,眼睛却注意着怀中小女儿。
虽然仍然是坐在爸爸的怀里,但此时此刻,卯卯的一颗心都偏到了沈叔叔那,恨不得张开小手,飞到沈叔叔的怀里去。
看着卯卯脸上的崇拜越来越盛,他的脸色也越来越阴沉。
妈的!
会讲故事了不起?他……他儿子也会!
他以前怎么不知道沈照林那么会拍马屁?
一个两个,全都王八蛋!
不过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怪有意思的……
沈照林一边走一边讲:“……于是,他们……嗯?”
好像撞到什么,他停下了脚步。
沈照林低头看去,就见面前倒着一个小乞丐。刚才就是不小心与他撞上。
“抱歉,你没事吧?”
沈照林连忙将地上的小乞丐扶起来。
小乞丐细骨伶仃一个,脑袋大大的,身体瘦的像根竿子。
他虽然身形瘦削,但敏捷的很,有三个高高大大的男人在,小乞丐连一句话都不敢说,站起来后便忙不迭跑走,左窜右窜,身影消失在人群之中。
卯卯扶着爸爸的肩膀,转头看着他消失的方向。
“最近,街上的流民是不是变得比之前多了?”
沈照林看向路边。
不止是小乞丐。
乞讨的成年人也有不少,蓬头垢面,烂布挂在竹竿似的身体上。
最近,报纸上的局势很不好。
虽然海城还安全,但其他地方却有不少动荡,引得那里的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别处寻找生机。
三个男人拧着眉,匆匆收回视线。
局势如何,都与今日没有关系,更与卯卯没有关系。
沈照林马上将话题拉了回来:“刚才我说到哪儿了?哦,对了……”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3/4833881/4433690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