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夏王朝
宣政殿上,姜使三跪九叩,献上国玺兵符,泣请除国号、称臣属。
夏王墨临渊高坐龙椅,朱笔轻点:"准。"
诏书如雪片飞出:
封姜国老祖姜熊为护龙阁三品供奉,赐璇丹境修炼资源;
封姜王为一等姜伯,举族迁入中都;
三百万姜军就地整编,去留自愿。
去者补足军饷,另赐一年恩饷;留者打散重编,入各镇仆从军。
至此,立国两千多载的姜国,在乾坤九年的盛夏正式除名。
从姜王暴毙到国祚终结,不过弹指百日。
风州大地上,曾经三足鼎立的格局轰然崩塌,唯余夏国旌旗猎猎,独照山河。
《夏史·武纪》:"乾坤九年六月丙寅,姜国除。风州三分归一,此乃后夏历千余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当姜国臣服的消息如飓风般席卷风州时,诸国君臣皆脊背发寒。
他们分明嗅到了阴谋的气息。
堂堂姜国,坐拥璇丹境强者,竟不战而降?夏国究竟藏着何等可怕的力量?
人就怕往深处想,因为这一想,那种未知的恐惧就萦绕心头,无法消散。
未及诸国细想,姒国使者已踏着盛夏的蝉鸣跪倒在夏都金阶之上。
姒王献玺称臣,举族北迁莱东。
夏军旌旗南指,百万雄师陈兵边境,南部五国在七月流火中相继臣服。
秋风起时,西部七国国君联袂来朝。
丰、柳、微七国国君俯首称臣的画面,成为这个秋天最震撼的风景。
十月霜降,苍穹军铁骑踏破陨龙山脉。
那个雄踞风州八千多年的第一宗门——陨龙宗,十日间灰飞烟灭。
北境四十一郡闻风而降,降书如雪片般飞往夏都。
当月,青玄山、天药宗、归一门、玄元宗四大宗门老祖联袂出山,在太极殿前长跪请降。
四位璇丹大修入护龙阁为供奉的画面,彻底击碎了风州修士最后的骄傲。
自墨临渊继位至今,不过九载春秋。
这位年轻的夏王以雷霆手段,将风州一千二百郡尽收囊中。
当冬日的初雪覆盖夏都时,风州大地已再无王旗,唯见赤龙徽章在每一座城头猎猎飞扬。
史官以朱砂记下这空前绝后的一笔:"乾坤九年冬,风州归夏。自大风王朝崩殂以来,三万载分裂终告终结。"
朔风卷着细雪掠过太极殿前的青铜龙像,墨临渊执凤倾城之手立于九阶玉台之上。
下方千官朝拜,山呼之声震彻云霄:
"王上万年!王后千秋!"
鎏金御道两侧,政阁紫袍与军阁玄甲分列如林。
更远处,各郡守与旧国新封的伯爵们伏地而拜,玉笏映着晨光,宛如星河铺地。
凤倾城指尖微微发颤,九年前那个还遭遇刺杀的青年,如今竟真将风州山河尽握掌中。
"传旨。"
墨临渊的声音裹挟着龙气传遍宫阙:
"即日起,迁都中都,原夏都为东都,中都改夏都。"
三日后,宗庙。
静山王抚过先王灵位上的尘埃:"景王啊,当年你说要给孩子取名'临渊',我还笑你太过锋芒..."
昭德王抱着酒坛靠在廊柱下:"王兄,咱们这些老骨头,就该留在龙兴之地守着祖宗基业。"
两位宗室王爷相视一笑。
他们如同褪去华服的守墓人,选择与夏国最初的国都相伴余生。
国都迁移,这是避不开的,因为中都才是风州的龙兴之地。
可旧都同样是夏国的龙兴之地,又有五代先王葬在这里。
所以旧都需要人驻守。
静山王、昭德王两人选择留了下来。
他们两人背负相同的命运,自小便为了复兴夏国而潜藏,如今他们已经看到了,并且已经一统风州。
这对他们而言,已经足够了。
未来夏国将是属于墨临渊的,他这等老王应该隐退了。
在这里,远离权力的勾心斗角,又不缺资源,正适合追寻大道。
半月后·传送大阵
阵渊阁阁主诸葛无涯结印叱道:"启!"
万里传送阵泛起幽蓝光芒,第一批迁都队伍瞬间消失。
这场牵动整个风州的迁都大业,历时整年方告完成。
中都的街巷间,最后一批迁移的原赵居民正收拾行囊。
老人们摩挲着门楣上经年的刻痕,孩童们却好奇地张望城外新辟的田庄。
那是过去两年新开辟田庄,就是为这些居民准备的。
这些愿意迁移的居民,不仅得到灵田,还得到各种补偿,这些补偿足够他们富甲一方,培养家族后辈。
与此同时,来自旧夏都的商队正押着檀木箱笼穿过城门,箱中装着世代供奉的祖宗牌位。
中都中心,在旧赵王宫的基础上,重修了王宫。
夕阳为九重宫阙镀上金边,七十二根盘龙柱撑起的宣政殿已然竣工。
整个宣政殿占地千丈,在大殿中央,有着一块百丈大小的琉璃地砖,上面铭刻阵纹,不时的闪过风州各郡之地。
只要墨临渊想查看那一郡地图,这块琉璃地砖上便会呈现相对应的地图。
要说最宏伟的建筑,那便是宣政殿后,位于王宫中心的太极殿,既有夏国的雄浑骨架,又融入了阵法师、炼器师的精妙机关之术。
"王上,中都各地迁民名录已核验完毕。"
墨临渊站在观星台上俯瞰全城。
曾经赵国旧贵聚居的坊市,如今住着各国归顺的世家;原各国商人在酒肆中交织;更远处,新迁入的农户正在收割第一季稻谷。
风拂过新栽的梧桐,中都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这不再是赵国的故都,而是新夏的龙兴之地。
乾坤十一年,元日大典。
新年的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洒在宗庙前的九丈祭天台上。
墨临渊玄色冕服上的十二章纹在朝阳中流转,十二旒玉藻微微晃动,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
台下的王公大臣,远处的千万军民屏息。
四万年前,大风王朝在一统风州后,在城外的承龙山召告天地,大风王朝建立。
今日,墨临渊也要做同样的一件事。
只是他选择在列祖列宗前,昭告天地。
萧寒山等人以一种虔诚激动的目光看着墨临渊。
这一刻,每个人的心脏都在剧烈跳动,鲜血在沸腾,甚至脸上都露出红润。
"孤承天命,今日风州改夏州,夏国晋升大夏王朝!"
“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墨临渊举起青铜祭酒尊高声道。
当酒液洒入山河鼎的刹那。
天象骤变!
这一日,整个夏国王都上空,黑云翻滚,雷光隐现,宛如天穹崩塌。
沉闷的雷声在云层深处酝酿,仿佛有一头远古凶兽在咆哮,震得大地颤动,山河失色。
百姓们惶恐不安,纷纷跪伏在地,不敢抬头。
他们能感受到那股毁灭般的气息,仿佛下一刻,整座王都就会被天雷劈成齑粉!
而在王宫之上,一万八千丈长的国运蛟龙在雷云中翻腾,嘶吼震天。
它的身躯被雷霆不断劈打,鳞片崩裂,却又在国运之力的滋养下迅速愈合。
每一次雷劫落下,它的形态都在蜕变,蛟龙之躯逐渐褪去,朝着更高层次的生命形态进化!
“吼——”
国运蛟龙仰天长啸,声震九霄。
然而,就在它即将彻底蜕变的瞬间,天穹之上,一道万丈雷柱轰然劈落!
那雷光炽烈如天罚之剑,似要将整个夏国的国运彻底斩灭!
“王上!雷劫太强,国运恐怕扛不住!”
萧寒山等人色变。
身为运朝之臣,他们自然能看到国运之灵。
墨临渊立于祭天台,黑袍猎猎,眸光如电。
他望着那毁灭般的雷劫,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区区雷劫,也敢阻我大夏晋升?”
他猛然抬手,掌心之中,一方古朴厚重的君印浮现,印底刻有“山河君印”四个古老篆字!
“镇!”
墨临渊一声低喝,君印骤然冲天而起,化作一道金光,与那万丈雷劫轰然相撞!
“轰!!!”
天地震颤,刺目的光芒让所有人都短暂失明。
待光芒散去,众人骇然发现,那毁天灭地的雷劫,竟被君印硬生生轰碎!
而与此同时,国运蛟龙仰天咆哮,身躯在雷光洗礼中急速缩小,从一万八千丈压缩至万丈,但它的形态却彻底蜕变。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九似俱全,真龙现世!
“吼——”
万丈真龙盘旋于天,龙威浩荡,镇压四方!
“成功了!我大夏国运,终成真龙!”
“王上威武!天佑大夏!”
一众大臣激动跪拜,声浪如潮。
那些百姓看不到国运,只以为墨临渊击碎了天罚,敬畏地附和高呼。
墨临渊负手而立,眸光深邃。
今日之后,夏国再非诸侯小国,而是真正的——
王朝!
“运朝......”
九洲大陆之上,某个神秘地域,一尊古老存在睁开了双眼,眼中浮现一抹复杂之色。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4/4834004/248102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