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6 章 杨云晓定亲
车子在空旷的路上跑得轻快,这条路平日里人就少,这会儿更是清净,没多会儿就到了军区大院附近。
隔着老远,杨卫国就瞧见了门口站岗的士兵,身姿笔挺,眼神锐利。
几人都下了车,按照规矩登记,门岗那边又打了个电话确认,一切顺利,三辆车依次驶了进去。
车子最终停在一座精致的四合院前。这一片大多是新式小洋楼,红墙白窗,气派得很,唯独这座四合院,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在周围的洋楼里显得格外特别,却也透着股沉静的底蕴。
杨卫国扫了一眼,没多琢磨——各家有各家的活法,住着舒坦就行。
刚停稳车,院门就开了,一个穿着中山装、气质沉稳的中年男人迎了出来,正是刘丽的表哥李浩。“哟,丽丽来了。建设,红军,都进来吧。”
他笑着招呼,目光落在杨卫国身上时,叶红军连忙上前介绍:“卫国哥,这是刘丽的表哥,李浩同志。现在是奉天省的副职,公安厅的厅长。”
“李厅长,你好你好。”杨卫国连忙伸出手。
“哎,叫我李浩就行,啥厅长不厅长的。”
李浩握着他的手笑起来,“早听红军他们提起你,杨卫国是吧?久仰。”
“哈哈,李大哥客气了。”
两个男人握着手,爽朗地笑起来。
“来,别站在门口了,屋里坐。”李浩侧身让开,招呼众人往里走。
杨卫国跟着往里进,才发现这是座三进的院子,头进院栽着几棵石榴树,枝繁叶茂;
二进院铺着青石板,摆着两盆修剪整齐的冬青;
到了中院,正房宽敞明亮,廊下挂着几个鸟笼,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透着股过日子的精致。
刚在正房坐下,就有阿姨端来热茶,香气袅袅。
李浩看着桌上堆着的礼品,有些过意不去:“卫国老弟,你这也太见外了,提这么多东西干啥?我家里就我跟闺女俩,哪用得上这些。”
“李大哥,”田丹连忙笑着接话,“今儿我们是为俩孩子的事来的,该有的礼数不能少,您可别嫌多。”
李浩这才了然,笑着点头:“行,那我就不多说啥了,孩子们的事顺顺当当比啥都强。”
众人坐下寒暄,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倒也热络。
刘丽瞅着一旁没怎么说话的赵建设,打趣道:“哎,建设,今儿请你来当媒人,你倒在这儿沉默寡言的,这可不行啊。”
赵建设挠了挠头,嘿嘿一笑:“你们这都快聊到一块儿去了,啥都顺顺当当的,还把我推前面,这不是让我多此一举嘛。”
这话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正房里的气氛越发轻松。
聊着聊着,杨卫国才知道,李浩家的老爷子以前也是军人,性子刚正,虽然如今不大管事了,但家里的家风一直很正。
聊天中,杨卫国得知李浩家的老爷子老奶奶如今在南方坐镇,家里兄弟姐妹也都在那边发展。
孩子他妈最近因工作出差去了南方,顺便探望老人。
不过李浩已经跟家里沟通过,对两个孩子的事大体是同意的。
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做事向来周全,杨卫国的情况,自然也早被了解得清清楚楚,没什么不放心的。
李浩已经吩咐厨房备饭,屋里的气氛越发轻松。
角落里,杨云晓和李娟凑在一块儿,低着头小声说着话,偶尔抬头对视一眼,又都红着脸移开目光,满是年轻人的羞怯与欢喜。
赵建设则在一旁当起了正经媒人,把两家的心意和打算一五一十说清,事情就这么顺顺当当定了。
两家人都不是讲究虚礼的,又都是知根知底的家庭,便想着一切从简,今儿这顿饭就当是订婚宴。
杨卫国却死活不肯:“李厅长,这可不行,订婚是大事,哪能这么随便?改天我定个像样的地方,正经办一场。”
李浩连忙摆手:“哎,别叫厅长了,多见外。我马上要调去奉天上任,实在没精力折腾这些。”
“咱们就图个实在,孩子们好好的比啥都强。说起来,要不是等着娟儿考上大学,我两年前就该调去南方了,结果那边位置满了,反倒改去北方了。”
他话锋一转,看向杨卫国:“卫国啊,我可以这么叫你吗?”
“那当然,”
杨卫国笑着应道,“您年长,我叫您李哥就是。”
“哎,这就对了。”
李浩爽朗一笑,“我痴长你几岁,叫李哥不生分。”
一旁的刘丽却瘪了瘪嘴,插了句嘴:“你们这还李哥老弟的叫呢,该叫亲家才对呀!”
“哈哈哈……!”
李浩被这话点醒,拍了下大腿,“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光顾着说话,倒把这茬忘了!是该叫亲家,好,亲家!”
杨卫国也跟着笑起来,顺势道:“是我疏忽了,该叫亲家才是。”
李浩笑着摆手:“不怪你,不怪你。其实啊,亲家,我是真佩服你。”
杨卫国反倒不好意思起来,连连摆手:“亲家说这话就见外了,我就是在厂里干些实事,哪有什么值得佩服的。”
“你可别谦虚。”
李浩语气认真起来,“这年头,能坐到你这个位置,还把厂子打理得这么红火,可不是易事。前些年是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
“现在上面一心抓经济,你的能力早就被盯上了。就你这年纪和魄力,用不了几年,肯定比我们这些人走得更远。”
“亲家过奖了。”
杨卫国笑着应道,心里却清楚,这份认可背后,是更重的担子等着他去挑。
屋里的笑声更欢了,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每个人脸上,暖融融的,连空气里都飘着几分喜庆的味道。
屋子里正欢声笑语间,保姆轻手轻脚走上前,低声对李浩说:“先生,饭菜都备好了,可以开饭了。”
“哦,好好好!”
李浩站起身,招呼众人,“走,去旁边餐厅,边吃边聊。”
一行人移步餐厅,圆桌已经摆好,荤素搭配的菜肴冒着热气,看着就透着家常的实在。
杨卫国和李浩并肩走着,两人越聊越投缘,简直有相见恨晚的架势。
李浩虽是搞政治出身,却对经济领域颇有研究,如今即将赴任奉天省副省长兼公安厅厅长,管着治安和工业化建设,正是实权在握的角色。
饭桌上,两人从地方工业布局聊到经济建设思路,从工厂管理聊到市场潜力,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杨卫国心里暗暗感叹——这个时代的人才,真是藏龙卧虎。
他若不是带着前世的记忆和先知,仅凭自己的能耐,恐怕连如今的一半成就都难达到。
穿越过来这些年,他一直如履薄冰,步步谨慎,总觉得自己做得还算稳妥,可今天跟李浩一聊,才发现自己对这个时代的认知还是浅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起,已有像李浩这样的人敏锐地嗅到了机遇,凭着大智慧和大毅力跟着时代步伐往前闯,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先驱啊。
席间,李浩打开一瓶珍藏的老酒,给杨卫国斟满:“来,亲家,这杯我敬你。”
杨卫国端起酒杯,与他一碰,两人仰头饮下,笑声爽朗。
田丹在旁边看得直扶额,心里嘀咕:这叫啥事啊?明明是来给儿子订婚的,这俩倒好,称兄道弟喝上了,把正事儿都抛到脑后了。
旁人不好说什么,刘丽实在忍不住,敲了敲桌子:“大表哥,你今儿可是主角之一,孩子们的订婚宴,你倒跟卫国哥聊工作聊了大半晌,让我们这些人看着算咋回事啊?”
李浩这才回过神,尴尬地笑了:“对对对,是我疏忽了。亲家母,红军,建设,都别介意啊。”
他看向杨卫国,“主要是跟卫国太投缘了,我这去奉天,正好管着工业化,想着多向他取取经。”
嘴上说着,他跟杨卫国碰了碰杯,刚把两个孩子的婚事敲定几句,话题又绕回了工作上:“卫国啊,说真的,跟你聊完,我是打心底里佩服。我看你不如跟我去辽宁,我向上面打报告调你过去,咱们一起干番事业?”
“啊?”
杨卫国吓了一跳,连忙摆手,“李哥,千万别!我这厂子刚上正轨,实在走不开,您就别为难我了。”
他可不敢接这茬,现在的日子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哪能说动就动。
李浩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勉强,哈哈一笑:“行,不强求你。来,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个孩子的婚事总算顺顺当当定了下来。等两个孩子毕业就领证结婚。
饭桌上的话题,才总算从工作绕回了家长里短,笑声此起彼伏,透着股皆大欢喜的热闹。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6/4836921/4365908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