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千万不要一时意气用事
“我等这次来,乃是向陛下献金的。”
“今日从宫中出去后,顾裴便紧急召我们入府议事……”
听邓明说完,陈康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顾裴紧急召见邓明等人,一举一动都在陈康的监视下。
“所以你们便打算将顾裴奖励给你们的黄金,交给朕?”
陈康笑着问。
邓明等人心中一惊,他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提黄金的事,没想到陛下就已经知道了。
看来陛下的耳目,遍布整个顾家。
可笑当初他们是多么无知,竟追随顾裴对抗陛下。
“然也,所以我们今夜就把钱带过来交给陛下,陛下可千万不要误会。”
他们说完,便从衣袖中掏出了一个厚重的口袋。
里面装着的赫然是金灿灿的黄金。
“今后顾裴给你们钱,你们收下即可,朕对你们自是无比信任,尔等也无须向朕解释。”
“若是不收下,顾裴定会知道你们已经背叛了他,许多大事也不会再与你们商议。”
“朕要你们继续潜伏在顾裴身边,打听情报!”
邓明顿时长松了一口气。
他们也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宅心仁厚,还让他们把钱留下。
“陛下放心,我等留在顾裴身边探听消息,绝不会生出二心!”
当下,众人便把从顾裴那里探听到的消息全都告诉了陈康。
听完后,陈康笑了。
“陛下,您还是早做准备为妙,世家大族向来同气连枝,或许单独一个顾家成不了什么气候,但联合起来扶持诸侯王,只怕会威胁到您!”
看到陈康露出了一副不以为意的态度,邓明急忙劝说。
陈康摆了摆手。
“朕有的是办法,既然能把你们这些人招揽过来,就同样有办法把其他世家大族的人招揽!”
“顾家平日里总是以传承千年的世家为傲,殊不知,在咱们大康这片天底下,最大的世家是我们皇族!”
“好了,各位先退下吧,尔等跟在顾裴身边小心探听消息,等到顾裴除掉后,少不了你们的奖赏。”
众人急忙点头应是,告辞离去。
等这些人走后,李初雪又趁着夜色造访而来。
“听说你今天紧急召见了众多顾裴派系的官员,难不成你打算招揽这些人?我警告你,但凡追随顾裴的,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或许表面上他们对你恭恭敬敬,态度谦卑,但背地里定会继续为顾裴做事的。”
陈康笑了笑。
“我可不仅仅要招揽顾裴派系的官员,连世家大族的各位家主们也打算纳入麾下,顾家独木难支,就算是联合那些诸侯王们,也定不是朝廷的对手。”
李初雪叹了口气。
“你想得太简单了,自古以来世家和皇权一直都水火不容,他们怎么可能会乖乖听你的号令?”
“与其和这些人合作,倒不如想办法壮大己身。”
陈康叹了口气。
“娘娘觉得世家大族之人为什么都追随于顾家?”
“跟着顾家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所以他们才会唯顾家马首是瞻。”
陈康点了点头。
“之所以能跟着顾家赚钱,无非是顾家的商路比较多,他们传承这么多年,商队遍布整个大康。”
“可就算是其商队的数量再多,销路再广,难道还能比得过朕?”
“这天下可是朕的天下,只要从这手指头缝里稍微露出一些蝇头小利,这些世家大族恐怕就会挣破脑袋。”
听完陈康这么说,李初雪逐渐明白了他的想法。
“莫非你打算重商抑农?”
陈康摆了摆头。
“商人和农民都是我大康的立国根基,朕一视同仁,怎么可能会有所偏私?”
“明日朕便会宣布,要与众多大型商会合作,给予他们免税一年的权利!”
李初雪总算是明白了陈康的意图。
他打算利用免税之权,来分化世家大族。
“自古皇朝建立,无有不采取重农抑商之政策,若是你贸然提振工商,只怕朝堂百官有诸多反对之声。”
“甚至你这一派系的官员多为因循守旧之人,我劝你还是慎思慎行!莫要因小失大!”
李初雪言辞恳切。
自从骗了一次顾裴后,她和顾裴就再也没有合作的机会了。
眼下和陈康一条路走到黑,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她当然不希望陈康做蠢事。
“放心吧!朝堂上的官员们就算是反对,也不会当面让朕难堪的!”
眼看陈康已经下定了决心,李初雪也不再多说什么。
“既如此,我也提前告知手下的官员,让他们多少有个准备。”
……
翌日。
朝堂上不少官员们面色严肃。
陈康昨夜的决定,已经有不少官员听说了。
李初雪有些无奈。
昨夜,她已经联系了不少自家派系的官员,要求他们在朝堂上助陈康一臂之力。
但手下的官员们听闻陈康准备减免一年的税赋,所有人就像是急眼的兔子一样,开口痛骂起来。
“各位,昨夜朕思前想后的,咱们大康的税赋,几乎全部来自于农事,由于商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以至于收上来的税赋也都寥寥无几。”
“所以,朕决定减免商人们一年的税赋,但前提是这些减免税赋的商人们,必须得每年登记其营收情况。”
朝堂上顿时炸开锅!
“陛下,自古以来奉行的政令都是重农抑商,哪怕是三岁小儿都知道,农为天下之本,如今您却舍本逐末,将商贾提升到和农民们一样的地位上来,这是取祸之道啊!”
“还请陛下慎思慎行,千万不要一时意气用事!”
“陛下与其免除商贾们的税赋,倒不如将这一政令推广到平民百姓身上,鼓励大家多种粮食。”
众人纷纷开口劝说。
当然,开口之人大部分都是圣后派系的官员。
至于保皇派以及部分顾裴派系的,心中虽不满,但也没有直说。
“各位多虑,尔等只需仔细思量一番,就应该知道免除商贾们一年的税赋,对我们大康百利而无一害。”
“诸位爱卿无非是觉得,一旦鼓励百姓们行商贾之事,种地的人会越来越少,粮食的产量也会不足,粮价漫天飞涨,以致民怨沸腾。”
“不过大家也应该清楚,如今咱们国库之中,还有不少粮食足以稳定粮价,而等到粮食价格略微出现上涨之时,来年必定有更多的人种粮,如此循环往复,调整供需,朕称之为市场规律!”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8/4838086/111110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