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烟火围城 > 暗流勇破茧

暗流勇破茧


苏予锦首战告捷的喜悦尚未散去,职场的暗流便已汹涌而至。

那日,她耗时半月跟进的一组优质客户,一对准备为子女安家的高知夫妇,原本已对公司叠院户型表现出强烈意向,却在临签合同前突然转变态度,语气疏离地表示“再考虑考虑”。苏予锦心中生疑,私下多方打听,才从一位相熟的渠道商处得知真相:客户竟被同部门的李敏截胡,以“额外申请到98折优惠”及暗示“苏销售经验浅,后续服务可能跟不上”为由,将客户引向了李敏。

更让苏予锦心寒的是,当她试图向主管陈经理说明情况时,对方只面无表情地翻着报表,淡淡道:“小苏啊,客户选择谁是他们的自由。公司只看结果,不过程序正义。你自己没守住,就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哪里的服务没做到位?”  这话如同冰水浇头,她瞬间明白了李敏是陈经理一手带起来的“自己人”,而自己这个“空降兵”,显然成了被排挤的对象。

接连几日,苏予锦明显感到氛围不对。晨会上,她的提案常被陈经理鸡蛋里挑骨头;分配客户资源时,优质线索也总“恰好”绕过她。她像被困在无形的网中,奋力挣扎却越缠越紧。午休时,她独自躲在楼梯间,望着窗外车流,巨大的无力感席卷而来。难道选择跳出舒适圈,真的错了吗?

“躲这儿修仙呢?”  沈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她特有的调侃。她递给苏予锦一杯热奶茶,在她身边坐下,“李敏抢客户的事,我听说了。”

苏予锦鼻尖一酸,强忍的委屈几乎决堤:“静姐,我是不是真的不行?”

“胡说!”沈静打断她,眼神锐利,“这根本不是能力问题,是办公室政治。陈经理这是在给你下马威,想让你知难而退,或者……乖乖听话。”你呀自己的客户,自己要把握好,不是谁抢你就给谁。以后不挣馒头也要争口气。

“那我该怎么办?去找杨总?”

“现在去找,只会显得你沉不住气,处理不了复杂人际。”沈静摇头,压低声音,“我们要用他们的规则,玩赢他们。”她凑近苏予锦,如此这般地低语一番。苏予锦感受到的压力并非错觉。主管陈经理近来的刁难愈发明显,晨会上的点评尖锐带刺,客户资源的分配也总是“恰好”将她边缘化。就连她提交的市调报告,也被批为“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同组的李敏等人,更是明目张胆地在她面前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当天下班后,苏予锦拖着疲惫的身心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走后不久,沈静提着一个小巧的纸袋,敲响了陈经理办公室的门。

“陈经理,还没走?正好,朋友送了点上好的大红袍,知道您好这一口,顺道给您带点儿尝尝。”沈静笑容温婉,将纸袋放在茶几上,动作自然流畅。

陈经理有些意外,推了推眼镜:“沈经理?太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他与沈静分属不同项目组,平日交集不多,但深知沈静是杨总眼前的红人,业务能力拔尖,人脉也广,不敢怠慢。

“应该的。”沈静顺势坐下,语气轻松地聊起行业动态,几个精准的见解让陈经理不由点头。话锋一转,她似是不经意地提到:“说起来,我们组那个苏予锦,之前跟我搭档过,挺踏实一姑娘,就是有时候轴了点,不懂变通,没少让我操心。听说现在在您手下?”

陈经理笑容微敛,含糊道:“年轻人嘛,是需要多磨练。”

沈静抿唇一笑,眼神却清亮:“是啊,磨练是好事。这姑娘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韧劲儿足,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当初守尾盘,谁都觉得没戏,她硬是一套套全清出去了,客户口碑还特别好。杨总那次看了报告,私下都夸她有灵气,说现在肯这么沉下心琢磨客户的年轻人不多了。”

她语气平和,像在聊家常,但“杨总”、“夸赞”、“灵气”这几个词,却像小锤子轻轻敲在陈经理心上。他端起茶杯,掩饰性地喝了一口。

沈静仿佛没看见他的细微反应,继续道:“其实吧,我觉得她这性子,打磨好了是把利剑,就是需要个好师傅带着。陈经理您带团队是出了名的严格,有您敲打,是她的福气。就怕她有时候不开窍,领悟不到您的深意,白白浪费了您一番苦心,也耽误了项目进度。”她叹了口气,语气真诚,“要是她能在您手下快速成长起来,独当一面,您不也省心多了?到时候成绩出来,还是您领导有方嘛。”

陈经理是何等精明的人,立刻听出了沈静的弦外之音:一,苏予锦是有潜力的,而且被大老板留意过;二,她沈静关注着这个人;三,暗示他,与其打压一个可能有背景的新人,不如顺势培养,业绩好了大家脸上都有光,若是刻意刁难导致人才流失或项目受损,上面追究下来,他未必讨得了好。

思及此,陈经理脸上重新堆起笑容:“沈经理说得对,严管归严管,该培养还是要培养。我也是看她是个苗子,才多说了几句。以后我会注意方式方法。”

“有陈经理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沈静站起身,笑容明媚,“那就不打扰您了,这茶您得空尝尝,回头告诉我味道如何。”

沈静离开后,陈经理看着那盒茶叶,沉吟良久。第二天,苏予锦明显感觉到氛围变了。陈经理依旧严肃,但那些刻意的刁难消失了,晨会上甚至开始就一些具体问题询问她的看法。虽然李敏等人的态度依旧冷淡,但那种无形的压制感,减轻了许多。

她不明所以,只当是自己最近更加努力的结果。晚上和沈静通话时,她提起这个变化,语气轻快了些:“静姐,好像陈经理今天没那么针对我了。”

电话那头,沈静轻笑一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那就好。职场就是这样,有时候别人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你自己变了,而是他们权衡了利弊。予锦,记住这种感觉,但别依赖它。真正能让你站稳的,永远是你自己创造的价值,和谁也夺不走的专业能力。”

苏予锦握着电话,重重地“嗯”了一声。她虽然还不完全明白背后发生了什么,但沈静的话,像一颗定心丸,更像一盏灯,照亮了她前行的路。她知道,她必须更快地成长,才能不辜负这份暗中的护佑,才能真正拥有抵御风雨的铠

之后,苏予锦一改之前的沉闷,主动承接了一个大家都避之不及的“硬骨头”,一位极其挑剔、已换过三个销售仍未成交的退休老工程师。她不再急于推销,而是耐心倾听老人对过往住宅诸多不便的抱怨,认真记录他对理想居所每一个细节的构想,甚至利用周末时间去图书馆查阅老工程师提到的专业建筑书籍。她的真诚与尊重,渐渐融化了老人的心防。

同时,沈静也在暗中助力。她利用自己在公司多年积累的人脉,巧妙地在一个跨部门协作的项目中,将一项需要陈经理部门高度配合的关键任务,与苏予锦正在跟进的老工程师案例进行了隐性绑定。若老工程师这一单因陈经理部门的配合不力而流失,在项目复盘时,陈经理也难辞其咎。

时机终于成熟。在一次由杨总亲自主持的项目阶段性汇报会上,苏予锦没有抱怨,更没有指责,只是客观、清晰地展示了她对那位老工程师客户的深入理解、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及目前推进中遇到的、需要其他部门协作的具体卡点。她言辞恳切,数据扎实,案例极具代表性。

杨总听完,沉默片刻,目光转向陈经理:“陈经理,支持销售前端攻克难点,是你们的重要职责。这个案例很有价值,你亲自跟进一下,确保资源协调到位。”

陈经理脸色微变,只得点头称是。

会后不久,李敏调去负责一个偏远滞销项目,而那位老工程师,在苏予锦的努力和公司资源的适度倾斜下,顺利签约,还主动介绍了两位有同样背景的朋友前来咨询。

当晚,苏予锦和沈静再次坐在了熟悉的烧烤摊前。

“静姐,谢谢你。又救了我一次。”

沈静举杯,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职场如战场,光有业绩不够,还得懂谋略。记住,真正的强大,不是不受伤,而是受伤后,能笑着把丢掉的场子,一步步赢回来。”

苏予锦重重地点头,手中的烤串仿佛也变成了斩向未来荆棘的利剑。她知道,这一课,她毕业了。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9/4839337/502707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