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领导者
经过短暂骚动。
有人站起来问道:“陆老虎……咳咳咳,陆首长,你如何保证这个所谓的农民代表是农民?”
此话一出,立马又有其他人纷纷提问。
“这年头巧立名目的事情海去了,咱虽然种了十几年的田,但也不是不识字的文盲。”
“这个农民代表该怎么选?入会要不要交钱,不交钱会怎么样?”
“之前吕扒皮弄过一个山货采收队,说允许一部分人进入蚂蚁岭采收山货,还承诺会派部队护送。老子到处借钱交了一万块钱,搞了半年护送的部队就跑没影了。”
一时间群情激愤,说到已故的吕站长,众人就咬牙切齿。
这属于正常的民众情绪,并非有坏人从中作梗。
在一旁的张立科心中叹息。
这就是他反对的原因,边防站的信誉分已经被吕金山打到负数了。
除非你把枪口抵着农民头上,否则他们估计是不会配合的。
但他们是边屯兵团,不是土匪。
比起发动民众,掌握体制力量更为简单高效。
陆昭早有预料,眼看众人情绪即将失控,怒火在议论中不断加剧。
其中自然有几个刺头在编撰谣言。
例如据说吕金山纵容边防士兵抢劫,吕金山小舅子是杀人犯被他保了下来,边防站士兵如何如何坏。
这些话放平时,大家只会觉得他脑子有病。
联邦问题很多,问题之外也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持社会秩序。
但情绪上来以后,人就容易走向极端,要么只有好的,要么只有坏的。
很多时候民意就是这么被搞坏的。
陆昭心中又有了新的领悟。
下一次举办类似的活动,得安排几个人在下方带动话题。
他打断道:“大家一个个来,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讲开、讲透、讲明。”
精神力裹挟声音,灌入众人心神,让他们出现了一瞬间的恍神,打断了情绪的酝酿。
这也算精神力的一种作用,控场能力极强。
“首先是大家最关心的农民代表和村粮农会问题,农民代表由本村村民选出来,全体村民投票,票数占最多前三位当选。村粮农会入会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一切运行费用都由边屯兵团承担。”
陆昭指向了赵志立,道:“这位同志,你坐得比较靠前,你先来吧,你有什么问题?”
“啊?”
赵志立愣了一下,随后连忙站起来,寻思了片刻,道:“我想知道,村粮农会管不管水利,这些年粮所不作为,导致用水问题一直不均。”
陆昭点头道:“如果不出问题,后续会管的,但我觉得也应该交由大家共同商议。大家应该也不希望用水靠打架,南海西道不缺水,缺的是有效管理。”
“以后边屯兵团也负担起兴修水利的责任。”
这个问题开了一个好头,把众人注意力又拉回了当下,许多人都低声赞同。
以前怎么样且不论,陆昭似乎真想干实事。
随后陆昭又指了指自己的便宜大舅,问道:“到这位同志了。”
罗应土站起来,提问道:“呃……晒谷场统一管理,是不是说咱们就可以少交一笔运输费了?”
这大舅是可塑之才啊。
虽然没有事先知会,但知道如何问出对自己有利的问题。
这也是陆昭先选赵立志与罗应土回答的原因,选一个偏向自己的人,至少不会问出一些刁钻的问题。
陆昭点头道:“自然是边屯兵团负责,那请下一位同志提问。”
随后的人基本都是乱指的,但有前两位开了个好头,问题大多都回归正常。中间有过几个故意刁难的问题,众人也没太在意。
只要边屯兵团能够承担大家交公粮的运输费,为农民减负,那一切都好说。
会议一直持续到了两个半小时,陆昭与一众边防领导也站了两个半小时,部分生命开发不高的人腿都站麻了。
末尾,陆昭问道:“大家应该都没有其他问题了吧?”
有人站起来道:“只有一个问题,陆首长缺不缺媳妇,我家闺女年芳二十三。”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话题立马转到了说媒上,家里亲戚有适龄的女性都跳了出来。
气氛一改最初的火药味,变得欢快了许多。
张立科与一众边防领导看着陆昭与农民打成一片,那张俊朗的面容洋溢着笑容,丝毫没有平日里的冷硬。
一切目光聚集于他身上,所有人簇拥在身边。
他们都陷入了沉默。
陆昭似乎真的靠谈话说服了这些农民。
画饼谁都会,但信用不是谁都有的。
张立科曾经问过陆昭,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工作,每年为了防汛脚皮都走烂了。
当时陆昭只是简单回答一句职责所在,如今召集辖区农民,重整生产秩序也是职责所在。
简短的四个字,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十二点,边屯兵团给众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陆昭领着一众边防领导离开,张立科紧跟其后。
他一边走,一边回首道:“洽谈比预料中要顺利很多,虽然市里给我们使绊子,但只要有父老乡亲们的支撑,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正午的阳光照在他挺拔的身姿上,俊朗的面容洋溢着笑容,一扫往日阴霾。
张立科等人愣然,随后跟在陆昭身后,一步步向前走着。
边防站的道路有些坑坑洼洼,许久没有得到修缮。他们走得不够稳,但在陆昭领导下最终会抵达目的地。
——
下午。
大部分人吃完饭后陆陆续续离开,回去给村里人传达边屯兵团的命令与村粮农会的成立。
每年少付一笔交公粮的拖拉机的钱所有人都赞同,
关于晒谷场的使用,陆昭也根据往年的排班重新拟定。少部分获利的村子有异议,但由于不占理也不好跳出来反对。
陆昭看起来也不好惹,到时候说不定真给他们抓了。
一个决策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许多时候大部分人是不满意的。但只要让大家明白其必要性,就能够推行下去。
赵志立与罗应土没有离开,而是被边屯兵团工作人员一路带进了行政楼。
两人在后面窃窃私语,至今还感到不可思议。
“老表,你藏得可真深啊,陆昭都当上边防站站长了,你是一点风声不漏。”
“我就过年过节才有机会见上一面,我也不知道啊。”
“那你家要发达了,之前吕家有多威风,现在该轮到你罗家了。”
“关我家什么事,我们两家都多少年没联系了。人家当场被人欺负我们帮不上,现在当上官了,凑过去不合适。”
罗应土连连摇头。
陆昭当上大官是好事,但自己跟陆昭关系也不深,贸然扑上去只会惹人嫌。
那一丁点交情,不如留着以后真遇上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再用。
闻言赵志立肃然起敬,竖起大拇指道:“老表是个实在人,确实不能凑过去。但如今是陆昭找我们,应该是有事拜托我们,如果能帮上忙千万不要马虎。”
罗应土点头:“我晓得。”
赵志立不禁幻想道:“说不定村粮农会让我俩帮忙掌控,以后出去外边高低也是一个身份。罗老哥是他舅舅,这个村粮农会会长是少不了了。”
“我哪能行。”
罗应土嘴上拒绝着。
心底不禁泛起念想,有权谁不喜欢呀。
就算再小的权力,那也不是谁都能碰上的。
前方士兵停下,面前就是站长办公室。
他上前敲门,道:“首长,人给您带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
熟悉的嗓音传出,赵志立与罗应土不自觉紧张起来。士兵打开房门,让他们两人走进办公室。
办公室内,已经坐着两个人。
一个是陆昭,另一个打扮朴素、皮肤黝黑,看着挺忠厚的中年人。
蚂蚁岭辖区内一处粮所所长冯泽霖,陆昭对他第一印象不错,于是就试着邀请了对方。
农民群体需要团结,粮所吏员也需要。
陆昭起身迎接两人,道:“大舅,赵叔,你们来了。”
“陆…首长好。”
赵罗二人不约而同开口。
虽然两人辈分都比陆昭高,以往见陆昭都是以长辈自居,但现在陆昭是官了。
不太熟的情况下,姿态低一些总是没有错的。
陆昭纠正道:“私底下叫我陆昭就好,大舅,赵叔怎么说也是我的长辈。”
至于公开场合,那自然是要称职务。
免得有些人分不清大小王,仗着一些身份给自己添麻烦。
他向二人介绍道:“这位是冯泽霖,冯所长,我打算推举他成为村粮农会。”
此话一出,两人神情有一瞬间的波动。
失望、不甘心、遗憾。
随后很快变消失了,热情上前与冯泽霖打招呼。
冯泽霖知道两人身份,也不敢怠慢。
这一切陆昭尽收眼底,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在精神类超凡者面前掩饰情绪,城府这东西不是谁都能有的。
‘赵叔与大舅可用。’
陆昭如此确定,拉着众人坐下,开门见山说道:“边屯兵团刚刚改制,我们营区没有农业生产相关的人才。”
“赵叔,大舅,你们有经验,又都是本地人,我想邀请你们进入村粮农会,帮助冯所长更好的布置生产工作。”
面对邀请,赵志立与罗应土毫不犹豫点头答应。
前者拍着胸膛道:“你放心交给叔,叔一定帮你把事情办好……”
话还没说完,陆昭打断道:“我知道,也信得过赵叔。但我们得公私分明,村粮农会也是开工资的,我给你们一个月开三千块如何?”
“这怎么好意思呢。”
赵志立顿时喜笑颜开,他们家年收入也就四万不到。
罗应土也露出了笑容。
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三千块钱已经满足了。
只有冯泽霖面露诧异,深深地望了陆昭一眼。
公私分明。
这陆站长不是一般人呐。
能干到粮所所长,都不是一般人,百万官吏之一,那也已经是几千人里挑一。
随后陆昭与冯泽霖商谈了村粮农会的事情,主要以后者意见为主。
这位看起来老实简朴的粮所所长可不是普通人,而是联邦国立农科大学博士生,有着丰富的实践与基层经验。
联邦从来不缺人才,一县之才可治天下。
很多人缺的只是一个机会,陆昭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村粮农会不是一个正式单位,只是一个农民自治与解决纠纷的地方。
一个会长,一个副会长,八十个理事。
尽量覆盖到每一个大小宗族都能拿一个名额,既是增添权力范围,也是防止有人闹事。
家里亲戚担任了理事,谁想闹事就让这个理事去处理。
基层治理不需要计谋,也不看什么精美绝伦的制度,只要够用与稳定就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公信力。
冯泽霖点明道:“村粮农会能被村民们接受是因为陆首长。”
陆昭摇头道:“如果没有冯所长,没有村民们的支持,我一个人种田吗?”
冯泽霖微微一愣,一时间回答不上来。
这位年轻的边区一把手,确实是一个奇人。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39/4839522/1111104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