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92章 袁术焦头烂额,曹操抄作业

第292章 袁术焦头烂额,曹操抄作业


七月,徐州彭城。

    曹操自从拿下徐州以来,励精图治,非常重视农业发展,这不初春就载种下从扬州淘来的早稻种子培养。

    可收获却不尽人意,扬州早稻亩产能达到3石,可徐州却只能得到2石甚至更低。

    可就是这么点产量,却一下子还给曹操带来近二十万石稻米的收入,解了燃眉之急。

    还得多亏了毛玠、枣袛、韩浩三人屯田之效。

    从此开始,曹操就非常明确一件事:金茂不可力敌!

    试想,他仅用十几万亩水田就获得如此可观的收入,要是换作金茂,那每年得进项多么恐怖的数字?

    而曹操又是个非常出色的军事家,深知打仗就是打一个经济战。

    那金茂每年都收入恐怖,还打个毛!

    南边不敢去招惹,曹操就得想办法往西边、北边拓展势力。

    世事难料。

    豫州境内出现一股极其强悍的贼寇,袁术六万大军竟无法奈何,甚至波及到了曹操的徐州。

    目前,袁术碍于脸面,没有主动向曹操求援,但却变相地索要粮草。

    说实话,曹操宁愿武力支援,都不想给粮草,纯粹浪费。

    不说袁术以前怎么样,就说现在,打个仗毫不吝啬,一点计划也没有。

    袁术并不败在兵锋不利,而是被这伙贼寇给游击拖垮了。

    不用袁术特意说明,曹操都能猜到,这伙贼寇绝对跟金茂脱不了干系,甚至就是金茂派来的。

    现在天下的诸侯形式,日渐明朗,小诸侯就剩几个苟延残喘掀不起风浪。

    能够让袁术焦头烂额的诸侯真不多,再加上人数不多,纪律严明,不用想也知道来自于谁。

    因为天底下没有哪个诸侯的军纪有扬州军那么严苛!

    之所以说袁术即将波及曹操,那是因为两人同盟,要是袁术撑不住,袁绍肯定会下场出手,到时候,曹操逃不掉。

    不过,现在曹操有新的思路。

    回首过往。

    讨伐黄巾,曹操赚到两笔声望,一笔在汉灵帝时期,另一笔就在去年青州黄巾。

    有了声望,招募智谋之士就轻松简单地多了。

    东郡陈宫、东阿县程昱,颖川陈群,三人比较出名。

    还有如陈留毛玠乃是曹操同乡,枣袛、韩浩原是曹操麾下将领,毛遂自荐来屯田。

    武将也充沛了许多,除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之外,又添乐进、于禁、李典三将。

    于禁是鲍信部下,讨董失败后跟了曹操。

    乐进、李典都是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招募。

    再加上早期投效的郭嘉,以及荀氏的荀谌、荀衍两兄弟,曹操自觉比不上金茂、袁绍,却比董卓、袁术之流强多了。

    有了班底,各方面制度也要跟上来。

    以法治民、以法治军、主张执法如山,强调法不阿贵。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要求严格法令规章,赏罚分明,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这倒不是借鉴金茂的新制,而是曹操一直以来贯彻到底的思想。

    这天,曹操来找郭嘉。

    “奉孝。”

    “如你所料,镇南将军对袁术动手了。”

    彭城一座三进宅邸中,郭嘉浑身酒气,双眼迷离地磕着五石散。

    曹操才住四进的宅邸,却给郭嘉找了个三进宅邸,可见恩宠。

    然而,郭嘉脸上丝毫不见高兴,反而一日比一日地放浪、颓废。

    不为别的,就因为曹操到现在也没敢给郭嘉升官,导致军中很多将士都不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物。

    本以为恰逢明主,今生定有所施展,没想到结果还是一样。

    就算曹操画大饼能力再强,也掩盖不了郭嘉的绝望。

    明明他已那么努力,还帮曹操出谋划策,多下徐州,结果就换个来后再议?

    “少吃点。”曹操夺过来郭嘉手中的五石散,“对身体不好。”

    郭嘉也不挣扎,双手抱头,换个舒服的姿势问道:“主公来此何事?”

    曹操很无奈,他也知道郭嘉气愤的原因,可徐州从事或者别驾之职真不能给。

    既然决定不能得罪金茂,曹操就不想让金茂知晓郭嘉在他这里。

    不然,谁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郭嘉现在的表现却在证明一件事,曹操即将失去他。

    鉴于此,曹操艰难做出决定:“自然是有好事来找奉孝。”

    郭嘉无动于衷,甚至打了个哈欠才问道:“是不是两年后,我又能升官了?”语气中不乏嘲讽之意:“封侯拜相?”

    这是对曹操画大饼的一种抵制,傻子才会天天吃大饼。

    “正是啊!”曹操惊喜地拍大腿道:“奉孝料事如神啊,我正想上表封你为关内侯!”

    郭嘉忽地一下起身,脸上醉意瞬间消失,万万没想到曹操这次画了张更大的饼!

    “主公!何必拿我当三岁小孩?”

    郭嘉忍不了,大声道:“若您不想给,直说便是!”

    当初真是瞎了眼,郭嘉后悔看上曹操这样的主公,看看如今的金茂,当初他要是答应邀请,现在少说也是个郡守!

    曹操似乎丝毫不介意郭嘉以下犯上,笑着说道:“我要派你前往长安,向陛下请诏,其中就有请封你为关内侯的表书。”

    郭嘉呆愣当场,万万没想到曹操来真的!

    关内侯在列侯之下,没有食邑,却也是侯爷,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封赏!

    列侯就是亭侯、乡侯、县侯,冠军侯在列侯之上,算是名誉称谓。

    “当真?”郭嘉哪还有醉意,使劲抓住曹操衣袖道:“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曹操微笑骂道:“奉孝快放手,我这新做的锦袍都要破了!”

    郭嘉手舞足蹈,全然不管曹操刚刚所说要去长安的话。

    “太好了!”

    “主公,我这就去准备!”

    郭嘉迫不及待地问道:“何时出发?”

    曹操抚平衣袖道:“随时出发,等你什么时候准备好就能出发。”

    郭嘉高兴地下去准备,独留曹操目光深邃地看着远方,喃喃道:“若是你去了长安回不来,就不要怪我了。”

    思来想去,曹操认为送走郭嘉利大于弊,对金茂也有所交代,以后寻求合作也没那么困难。

    人才难舍,可要是跟大业相比,对曹操来说,都不算什么。

    况且,曹操也没有明确说要郭嘉走,只是找了个理由打发出去罢了。

    曹操骑马回到自家府上。

    大儿子曹昂出来迎接,牵走曹操胯下神驹绝影,走近大门就看到三儿子曹彰追着二儿子曹丕揍。

    曹彰跟曹丕同岁,却生的格外壮硕,曹丕虽然比同龄人要高大些,却不如曹彰。

    曹丕见到父亲回来了,立马逃到身后躲起来,曹彰却是个彪,才不管拦路人是不是曹操,一头的撞上来。

    “哎哟。”

    曹操顺势一倒,压住曹丕的同时,又抱住曹彰,放声大笑。

    “彰儿好勇力!”

    若是说曹操最喜欢的儿子,必然是大儿子曹昂无疑,具备曹丕心智的同时,还能有曹彰的勇力,可谓文武双全,颇类父。

    第二个就是喜欢这个曹彰,倒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曹彰够虎!

    曹丕被曹操压在身下一声不吭。

    直到曹昂安顿好绝影,才看到这般情景,顿时大叫道:“阿翁压到仲弟啦!”

    曹操这才后知后觉地站起身,埋怨道:“我说今日怎么这地板如此柔软,丕儿你怎么也不吭一声啊?”

    曹丕憋得满脸通红,被曹昂扶起后,到了声谢:“多谢大哥。”

    而后有模有样地又给曹操一礼道:“阿母说,为人子,孝义为大,阿翁只是坐了一会儿,孩儿没什么的。”

    “胡说八道!”曹操立马训斥道:“别听你阿母胡说,要是伤了身子,你小命不保!”

    “可是…”曹丕还想争辩。

    “好了。”曹操抱起曹彰随口道:“去找你阿母吧。”

    曹丕委屈地哭了:“喏…”

    不曾想曹彰看到曹丕走了,挣脱曹操的怀抱,一溜烟朝曹丕逃走的方向跑了。

    “虎崽子。”曹操笑骂一声,扭头看向曹昂道:“今后多带丕儿耍耍,妇道人家懂什么?”

    “喏。”曹昂回答地非常干脆。

    曹昂并非卞夫人所出,而是曹操早年病逝的刘夫人所生,由正妻丁夫人抚养长大,各方面都很优秀,深得曹操喜爱。

    表面上,曹操却对这个儿子非常严苛,不管什么事都丢给曹昂做,就连冲锋陷阵也没特别照顾。

    这就使得曹昂早熟的同时,成长地极快,年仅十八就已能独当一面。

    曹操来到后院,卞夫人正抱着曹植哄睡,她见到曹操来了,赶忙起身行礼。

    曹操前冲两步,搂住卞夫人埋怨道:“抱着孩子就别乱动了。”

    仿佛之前说妇道人家的人,不是他曹操。

    卞夫人美艳动人,生过三个儿子身材依然一级棒,更有一股成熟的韵味,看得曹操口舌生津。

    “哎呀。”卞夫人推开急色的曹操,道:“程先生等候多时了,你还有心思想这个。”

    “仲德?”

    “还能有谁?”卞夫人斜眼道:“难不成还有第二位程先生?”

    顿时,曹操收起脸上轻浮之色,双手往身后一背,迈开八字步,往正堂走去。

    等到曹操离开了,曹丕才敢从屋外钻进来,眼中含泪道:“阿母…”

    另一边。

    程昱并非一个人来,身边还有个陈群。

    “仲德!”

    曹操人未至,声先到。

    “哈哈。”

    刚迈进门,曹操就看到程昱、陈群二人,面露惊讶道:“喲,长文也在,当真是稀客。”

    “程昱(陈群)拜见主公。”

    “免礼。”曹操笑着走到上首,随意一坐,道:“都坐,都坐。”

    “有什么事,坐下来说。”

    程昱跟陈群对视一眼,程昱低下头向陈群作揖,便退到一旁坐下。

    显然,两人来找曹操的目的并不一样。

    陈群拜道:“主公,我想请假回老家一趟,那边贼寇盛行,我想将家人迁到徐州定居。”

    曹操一听这话就知道,陈群哪是要回家,分明就是袁术求援,却又好面子,不肯当面说,拐着弯子来。

    因为陈群老家在颖川阳翟,经过几轮黄巾之乱,那儿早就成了盗匪的乐园。

    孙策所扮演的贼寇,自然选择从颖川开始作乱。

    袁术空有六万兵力,愣是逮不住这千把号人。

    没办法,颖川郡到处都是贼寇,袁术除非把所有贼寇给剿灭了,不然,绝对抓不到孙策等人。

    而这就是一项费时费力费粮草,却毫无所得的破事。

    依袁术的脾气,会管才怪。

    交际花陶谦便给袁术出了个馊主意,让颖川各族向各路诸侯求援。

    到时候,肯定就有人来帮忙。

    如此一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赶走这伙贼寇,何乐而不为?

    于是,便有了陈群的求助。

    其实,也并不只是陈群收到家族求援,荀谌、荀衍也收到了。

    只不过,荀氏两兄弟考虑到荀彧就在金茂麾下,便书信一封给荀彧,希望能管用。

    “友若(荀谌),休若(荀衍)如何?”

    曹操也想到了这一环节,问道:“他们要回老家看看吗?”

    “不知。”陈群如实回答:“我一收到家书,因担忧过度,便来找主公。”

    曹操点头道:“子脩(曹昂),去请二位荀军师来。”

    也不知曹昂躲在哪,忽地冒出来道:“喏。”

    陈群退下,程昱自动上前拜道:“主公,早稻之事我已经查明,收成少并非农人耕种亦或是耕地的问题。”

    “哦?”曹操不自觉坐正身子问道:“那是为何?”

    程昱如实汇报:“据扬州卖粮种的商人说,此事乃是镇南将军不传之秘,且今后的稻种若是不能及时更新,产量还会逐渐减少。”

    “最低有多少?”

    程昱满脸为难道:“那人也不知晓,他卖出的稻种说是粮种,实则乃是扬州、荆州所产未去壳的稻米,粮种完全不搭边。”

    曹操再一次感叹:“镇南将军真神人也!”

    心底又一次坚定不能为敌的想法,曹操才说道:“看来此事,只能与镇南将军接洽才能解决。”

    不接洽,直接偷?

    曹操早就了解过了,金茂麾下有专门育种的人,这些人不可能被收买。

    而那些农人若是将稻苗卖出去,那也得活着载种到异地才行。

    这就防止被盗版的可能性。

    现在,郭嘉马上就要去长安了,曹操就有足够的筹码去跟金茂谈判。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0/4840266/111108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