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62章 黑化的起始

第262章 黑化的起始


“主公,此事有些难办。”

    金茂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可把贾诩吓得不轻,赶紧组织语言道:“主要是朝廷在董卓手中掌控,想要以徭役的形式,让工匠卖力,实属困难。”

    好个毒士!

    金茂眉头瞬间舒展开来,他本意是当个塞伯坦星人,只是不想付三倍加班费。

    贾诩倒好,直接来一手资本家提前出世,不仅要工匠们免费提供劳动力,甚至还不管吃住!

    汉代徭役分为正卒、戍边、更卒三类。

    正卒只需服兵役两年就能退役,一年在郡县服役,一年在京城服役,只有战时征召才会重回军队。

    因此,这就是给京城富家子弟镀金用的渠道,进御林等混个两年,家里有关系就能高升。

    戍边就不用多说,只要一年时间,战时半年,官府还会管衣食住行,算是穷人为数不多的出路,就是非常危险。

    当初,何卫何孝章父亲就是这么挣来一匹老战马和一副铠甲,那都是陈年旧事了。

    第三类更卒,就是贾诩所说的徭役,没有五大夫爵位以上的人,想要免除徭役可以,交钱!

    不然,在五十六岁前,普通人就每年都要服一个月徭役,无偿且要自带饭菜那种。

    秦朝时,更卒还是官府包吃住,甚至东西汉初也是这样,只不过,到了东汉末年,一切都变了。

    金茂自然明白贾诩所说的意思,立马出言解释道:“非也。”

    “我并非要他们服徭役,每年一个月怎么够,我要全年无休!”

    这话非常有歧义,至少贾诩就理解地更加深入,正在思考可行性。

    还好金茂改口地快:“我会给付他们报酬,只要他们全心全意为我做事即可。”

    转折来得太快,贾诩差点脑子转不过弯来。

    为了确认没有听错,贾诩拐着弯地问道:“主公的意思,就是要以工代赈的形式,帮扶这群工匠?”

    “不是以工代赈。”金茂纠正道:“是有偿劳动!”

    贾诩了然道:“原来是雇佣关系。”

    “主公大可不必忧心此事,大把人都会抢着干!”

    金茂不太确定道:“当真?”

    贾诩相当无语,这位主公真是不知人间疾苦,工匠算个人吗?

    干活包吃住,还能有钱拿,当真洛阳工匠已经富余到这种程度了吗?

    要知道给皇帝修陵寝的工匠,可能要陪葬,就算是修建皇宫的工匠,真以为待遇很好?

    比大户人家的狗强不了一星半点,甚至还不如!

    当然,头部那些工匠除外。

    贾诩也不拍胸脯保证,那不是他的风格,只是说道:“主公大可放出一篇招募檄文,看看效果。”

    金茂觉得非常有道理,便说道:“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贾诩心头一紧,还以为金茂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金茂扭头就转移换题。

    然而,听完接下来的话,贾诩更希望金茂还是整点幺蛾子比较好。

    “洛阳百姓,工匠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耕地的农户。”

    “我若想要他们为我效力,该如何办?”

    这可难为贾诩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

    洛阳!

    京城!

    什么人最多?

    官!还踏马全是大官!

    相应的人,自然就是士族豪强。

    哪来什么百姓?

    那些全都是士族豪强的家奴罢了!

    有几户人家能够保持独立自主性?

    贾诩就没见过。

    在贾诩看来,金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跟士族豪强抢人!

    这是人能说的话吗?

    知不知道现在的处境?

    知道董卓为什么龟缩在洛阳不敢出来吗?

    真是打不过?

    贾诩真想把实话告诉金茂。

    董卓那不是打不过,而是被洛阳附近这些士族豪强给拉扯麻了。

    这才是董卓没办法全心跟金茂大决战的本质原因!

    因此,董卓迁都可是怕了金茂,而是将这些士族豪强连根拔起。

    而不是金茂在荆州那般杀鸡儆猴,小打小闹。

    但是实话可不能讲,贾诩斟酌语句委婉道:“主公可与其主家商量,看能不能放人。”

    瞬间,金茂就懂了贾诩的意思。

    他都忘记了这是士族豪强的天下,那么全天下士族豪强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那还用说,肯定在洛阳啊!

    难怪在扬州无往不利的新政,到了洛阳就不灵了,原来根子在这里。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金茂还是不甘心道:“若是我以招募工匠的办法去招募农户,行得通?”

    贾诩果断摇头道:“行不通!”

    “那只会给主公招致不必要的敌人!”

    “敌人?”金茂猛地起身,顾盼间似有凶光。

    贾诩立马低头当一只鸵鸟。

    过了许久。

    金茂嘶哑着嗓子问道:“董卓为何要迁都?”

    “当真是畏惧我?”

    贾诩叹息,本来不想说的话,还是说了部分出来:“迁都,一劳永逸!”

    金茂笑了。

    笑容非常瘆人。

    “如此说来,我倒是要帮董卓一把才行啊。”

    贾诩,继续低头当鸵鸟。

    “可我又不想让董卓一个人得利!”

    “文和可有教我?”

    贾诩对上金茂十分危险的眼神,反而放松下来。

    当笑面虎变脸,那就说明猜疑阶段渡过去了,接下来要么安全渡过,要么就死!

    “主公不是做好了布置吗?”

    贾诩淡然道:“迁都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有主公虎视在侧,董卓想要安然迁都,必然要分润利益于您。”

    “这就要看接下来您的目标是什么?”

    “到底是要围歼董卓,亦或是放其走?”

    此时此刻,毒士贾诩才像恶魔一样,开始诱导:“其次,就是看主公能否舍弃部分百姓的性命了。”

    “死亡在所难免!”

    顿时,金茂陷入到难以抉择的地步。

    一个问题,萦绕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到底该做些什么?”

    或者说,将来的目标是什么?

    让所有少数民族说同一种语言,那就需要强大的实力。

    虽然金茂坐拥两州之地,但荆州要真正化作领土还需要许多年。

    也许三五年,也许要一辈子。

    如果接下来金茂还要继续争霸,那其他地方该怎么消化?

    比如兖州、豫州、徐州、冀州、司隶这几个士族豪强扎堆的地方,就算全部打下来,那又需要多少年时间?

    而为此又要死多少人?

    金茂从没。深入细想过。

    穿越以来,最初他只是想要在乱世活下去。

    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得金茂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现在的金茂,别的不敢说,只要他想自保,那只要经营好两州之地,最多打下益州就足够了。

    到那个时候,天下那路诸侯敢说百分百把握消灭金茂?

    怕是历史上全盛时期的曹操,也没这个能力!

    那么从自保往上发展,又是什么呢?

    朝着理想迈进吗?

    那又何必来洛阳趟浑水?

    把益州打下来不是强多了?

    然后,再把南边交州深入耕耘,变成为产粮大区,接下来发展海运,占领夷州(台湾)、倭国、马来群岛、东南亚半岛。

    这么多地方,足够金茂去教他们说雅言了,一辈子都教不完!

    但是!

    这样就足够了吗?

    扪心自问,金茂骨子里还是想要去尝试一下。

    一统天下!

    多么令人激动的词汇!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统一语言!

    多么令人陶醉的词汇!

    前者历史成就者不少,后者乃是千古一帝的成就,古往今来才几人?

    一只手掌之数都没有!

    那是无数皇帝的终极目标!

    那就先定一个小目标,一统天下!

    金茂眼神逐渐坚定,45度角抬头望天道:“如果牺牲是必要的,那便牺牲一部分人吧!”

    贾诩心潮澎湃,但表面却丝毫未显,追问道:“那董卓是放是留?”

    这话说的好像肯定能把董卓留下一般。

    金茂顺势问道:“我若是想要留下董卓,军师可有教我?”

    贾诩拜道:“那便请主公按照原计划进行,只需围城一年,董卓必死在洛阳!”

    “但是。”

    贾诩犹豫着要不要说的样子。

    “说!”

    得到金茂的首肯,贾诩才说道:“我认为放走董卓利大于弊!”

    “哦?”金茂首次感兴趣地问道:“何意?”

    贾诩抬头看了眼金茂,丝毫看不出演戏的成分。

    瞬间贾诩心中警兆长鸣,刚刚大意了,竟然主动暴露,这太不像他了。

    “皇帝!”

    在贾诩看来,金茂心中必然是不希望迎回皇帝,现在多好,拿着“清君侧”的名义,想打谁就打谁。

    可要是迎回天子,还是那个问题,手下人到底听谁的?

    因此,贾诩有过猜测,金茂最想要做的事,应该就是让皇帝在别人手上。

    而金茂自己则手持先帝遗诏,想干啥干啥,谁也管不着!

    但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怎么能说出口呢?

    贾诩说道:“皇帝年幼,主公若是迎回来,将有欺主嫌疑。”

    “不若等皇帝成年,主公再去迎回不迟。”

    这番话,要是落在忠臣耳中,肯定毫不犹豫地砍了贾诩。

    可金茂的想法就是这样!

    “你说的有道理。”

    金茂点头道:“陛下便拜托董卓照顾到成年吧。”

    贾诩赶紧下拜,将脸埋在衣袖中,不敢露出脸上的表情。

    真正猜中金茂的心思,贾诩反而慌得不行。

    因为这说明金茂早就有不臣之心,而这样的人却打着大忠臣的名号,讨伐他人。

    笑面虎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就是一头披着人皮的老虎!

    这一刻,贾诩决定,今后只要金茂不主动提问,他就当个哑巴,不管什么事都不发表言论。

    谁知道下一次,还有没有这次这么好运!

    确立基本方针,后面就没什么事了。

    不论金茂问什么,贾诩都找一个非常合理的回来应对。

    只不过,就连贾诩都没发现,他无意中透露的那股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维,正在逐渐改变金茂的想法。

    …

    洛阳,皇宫。

    贾诩的离去,并没有对董卓造成丝毫困扰。

    一个能力平平的校尉而已,这样的人,董卓麾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只是董卓忽略了贾诩脑子里的东西,那叫智慧!

    正如贾诩所料,董卓被这些大臣搞得焦头烂额。

    前不久,跟董卓不对付的左将军皇甫嵩来到京城洛阳。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董卓立即将皇甫嵩下狱,想要搞死对方。

    然而,群臣纷纷劝诫,什么典故都用上了。

    “谁再敢反对,孤杀了谁!”

    本以为群臣被吓唬住,皇甫嵩必死无疑。

    谁知,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放心不下皇甫嵩,也跟着来了洛阳。

    董卓跟皇甫坚寿相识,在其哭求之下,董卓才放过皇甫嵩,但也撤掉其左将军职务,改任为议郎。

    这件事结束也算是给董卓出了口恶气。

    不料,下一个糟心的人又蹦出来。

    太尉朱儁!

    原本董卓因为前三公黄琬、杨彪等人反对迁都刚罢免三人,改用朱儁任太尉,王允任司徒,周忠任司空。

    这本是董卓拉拢朱儁的手段,希望后者识时务,若是能招金茂如果京那就更好了。

    谁知道,朱儁当上太尉之后立马改了嘴脸,当庭跟董卓唱反调,反对迁都。

    踏马的!

    迁都迁到一半,这个二五仔就跳出来。

    董卓暗骂:“扬州鼠辈!”

    跟城外金茂那家伙,当真是一丘之貉,翻脸比翻书还快!

    幸好满朝文武不全是鼠辈。

    至少王允、周忠两人就很好,为董卓迁都出谋划策。

    有时候,董卓都不得不感概,周忠这样的人也能算人?

    要知道去年,董卓可是杀了周忠亲儿子周晖,结果周忠被董卓提拔为司空就开始出谋划策?

    老实说,董卓开始理解金茂为什么要对关东士族痛下杀手了。

    这些鼠辈!

    简直没有人性!

    不过,董卓也非常需要王允、周忠这样的人为其出谋划策,有些话就不必说得那么明白。

    可糟心事还不止这一点。

    这天。

    何颙、郑泰等人密谋,由董卓亲近的越骑校尉伍孚担任刺客,试图刺杀董卓。

    幸好董卓反应快,逃开了,不然,受伤在所难免。

    虽然伍孚夷三族,何颙、郑泰等人也相继下狱,但董卓依然很闹心。

    好不容易对人掏心掏肺,结果,人还真就想给董卓掏心掏肺。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从此刻开始,董卓彻底不当人!

    从明天开始,我要挑战我的软肋!

    日三更!!

    请义父赐我力量!!!

    

    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0/4840266/1111090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