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你王朝百年?我家传承两千年! > 第247章 我刘氏子孙相应武宁王之号召,起兵靖难!

第247章 我刘氏子孙相应武宁王之号召,起兵靖难!


晋阳代王府

此时代王刘恒正看着最后一支匪军在郡兵的围剿下走向覆没。

心中闪过了一丝精光。

对于这股突然出现的匪兵,刘恒当然知道对方是被吕氏所支持才崛起。

这段时间以来,刘恒面对这支匪兵一直表现的一副艰难支撑的样子。

就算是魏鸿派出五万武宁军支援,刘恒依然没能及时消灭匪军。

以刘恒的说辞便是这支匪军十分熟悉代国的地形。

每当他调集军队围剿对方之时,他们总是能够及时逃走。

而一旦他的军队撤去,对方便出来继续攻城掠地,杀害百姓。

这让刘恒叫苦不迭,一直嚷嚷着需要更多的兵力。

他不停的向着天下刘氏诸王求援,求援的书信更是一度递到了吕雉的手上。

不过刘氏诸王现在在吕氏的压迫下一个个谨小慎微,大家都知道正在攻打代国的匪徒真正的支持者是谁。

自然更是不敢有什么动动作。

别说出兵帮助刘恒,甚至连军械粮草这些物资,他们也不敢提供给刘恒一星半点。

连刘恒的书信也是不敢回。

而刘恒仿佛被这股匪军给逼急了,刘氏诸王没有反应,他便一直派送求援书信。

一副若不能得到援兵便不会善罢甘休的样子。

至于刘恒递到朝中的求援书信,吕雉在看过之后,又听到密探汇报了刘氏诸王的反应。

不由的彻底放下心来。

这刘氏诸王真是一群废物,那魏鸿当年收诸皇子为徒。

数年教育下来,却没有一个成才的。

自己虽然派出一支兵马直接混入代国匪军之中,但是匪军的力量也不过只有数万罢了。

那刘恒就国多年,如此经营之下,面对自己随便支持的一支匪兵便束手无策,不断丢城失地,险些亡国。

甚至有了五万武宁军的支持也只是稳住了局势,占据上风而已。

却始终不能灭了这股匪军。

害的吕雉准备的后手全部没有用上。

这就是魏鸿教出来的徒弟?

这怯懦的样子哪有一丝高祖昔日风采。

好的将军不一定是好的师父。

那魏鸿怎么说也是大汉一代英豪,自己为了对付他都设下了这重重布置。

可是再看他教徒弟却是如此的不堪。

而且这样的废物可不止刘恒一个,其他的皇子也是不遑多让。

他们与刘恒师出同门,现在看着刘恒神身陷险境,却是无动于衷。

为了一昔之安寝,全部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而除了魏鸿这几个徒弟皇子之外,其他刘氏诸王也尽数如此。

这样的表现如何能够不让吕雉轻视?

在轻视之后,更是觉得这是老天对她的眷顾。

若不是刘氏如此软弱,哪里有她们吕氏崛起的今天。

这刘氏的天下就必须有吕氏的帮衬才能传承下去。

在刚开始监视了一段时间刘恒的求援书信之后,发现其中内容通篇都是诉说代国乃是小国。

他刘恒又能力有限,需要各位王侯看在同属刘氏的份上帮上一把。

连续看了一段时间翻来覆去都是同样内容的书信之后。

吕雉便放松了对刘恒的关注。

转而去抽调兵力,协调诸侯北上对付魏氏去了。

刘恒这种小角色不值得她浪费太多的关注。

等到打败了魏鸿之后,若对方识相跪的够快。

那便将他移镇偏远小城便是。

若是对方不听话,还有什么其他想法。

也只需召到长安,一杯鸩酒送他归西。

吕雉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位在他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即将干出一番大事业。

在吕雉放松对于刘恒的关注,诸侯开始向着云中郡汇集之时。

刘恒向刘氏诸侯每日派送的十余封书信的其中一封,内容悄然发生了改变。

在将改变了内容的书信发出之后,刘恒也开始了引诱匪军主动,并且一举击败全歼的计划。

在刘恒的精密计划下,之前横行代国,好似无人能及,几欲将刘恒逼的出逃的的匪军。

一战便被歼灭大半,剩下的匪军还想要故技重施逃入深山之中去,回头时却发现,刘恒早已派兵将他们的后路切断。

到了此时这些匪兵才明白,原来他们的一切行动早已在刘恒的掌握之中。

在灭掉这支匪军之后,刘恒并没有盲目派兵北上帮助魏鸿。

而是不停的打探着异姓诸王的情况,自己则是按兵不动坐镇晋阳,等待着什么。

刘恒所等待之事,正是那封书信所带来的影响。

那份书信的内容赫然是......

号召所有刘氏诸王北上云中,襄助武宁王奉天靖难?

赵王刘如意手里拿着刘恒派遣信使送来的密信,脸色一变换。

对于吕雉刘如意是畏惧的,长安之行他记忆犹新。

若不是他敏锐的察觉到了母亲的危险与吕雉对他的恶意。

及时前往武宁王府求助师父魏鸿,恐怕此时他与母亲已经死了。

正是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刘如意对于吕雉有着一种本能的惧怕。

但是这种惧怕若是加上魏鸿,那便不同。

刘如意本人不过是一个被无脑母亲骄纵坏的孩子。

让他自己主动去抗衡吕雉,他自然是不敢的,但若是襄助自己的师父。

刘如意却是没有丝毫犹豫。

对于师父的崇拜早已压过对吕雉的恐惧,况且他也相信有师父在。

那吕氏便赢不了,他的师父必然可以带领他们刘氏战胜诸吕与众多异姓王。

稍作沉思,刘如意便已经做出了决定。

他语气坚定对属国官员大声命令:

“我刘氏子孙如意,今日相应武宁王之号召,起兵靖难!”

整个大汉国土之上的刘姓诸王们在收到了刘恒的书信之后,几乎不约而同的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我刘氏子孙肥今日相应武宁王之号召,起兵靖难!”

“我刘氏子孙友今日相应武宁王之号召,起兵靖难!”

“我刘氏子孙恢今日相应武宁王之号召,起兵靖难!”

“我刘氏子孙健今日相应武宁王之号召,起兵靖难!”

在刘恒的计谋之下,魏鸿的威名号召下,刘氏诸王终于纷纷起兵响应。

一场决定大汉王朝最终归属的决战,即将在云中郡展开。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0/4840930/442402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