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边疆部队大院来了个资本家娇小姐 > 第238章 师部大采购(3000字大章)

第238章 师部大采购(3000字大章)


宋毅站在小院门口,目光扫过院里略显杂乱却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

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以一种不经意地口吻切入正题:

“对了表姨,听说您在团妇联工作?我这边有个情况,或许正好能向您咨询一下。”

“你说!”刘玉香爽利回复。

“我们师下属三营,有位叫顾清如的卫生员同志,最近立了二等功,表现非常突出。我在工作中和她接触过几次,对她印象很好,但师旅之间接触有限。您这边既然是主管这方面工作的,不知是否方便,多关心了解一下这位同志的情况?”

宋毅的话语很是隐晦,都是从“工作”和“关心同志”的角度出发,却将自己的意图表达得清清楚楚。

刘玉香立即心领神会,脸上的笑容更真挚了:“小毅你这是说的哪里话!于私,我是你姨;于公,关心大龄青年的婚姻大事,就是我们妇联的分内工作!你放心,这个忙姨肯定帮!”

“正好,年底开春我们妇联要下基层送温暖,关心一下职工的思想和生活。我这就安排去三营一趟,顺道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姑娘的情况。”

“那就麻烦表姨多费心了。”宋毅点头致意,目的已达到,便不再多留,

“我先去办事了,您留步。”

离开家属院,坐回吉普车,宋毅脸上礼节性的温和才缓缓褪去,恢复了平日的沉静。

选择刘玉香做介绍人,是权宜之计。

他和顾清如分属不同单位,找团部妇联的人出面最为合适。而刘玉香作为团部妇联骨干,还和他母亲有着沾亲带故的关系,身份上方便,名头上顺理成章。

他事先了解过刘玉香的情况,团部工作十几年,是妇联的骨干干事,“热情大方”、“办事利索”,这样的人好用也危险。

所以他带着厚礼而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司机小李发动车子,驶离了团部。宋毅的目光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心思却已飘向了下一步的计划。刀疤陈牵扯出来的走私案件很大,牵涉面广,有很多事情要查,还要联系缉私队来破获走私团伙。加上临近年关的各种汇报,接下来,他会很忙。所以要提前把这件事办好。

刘玉香站在家属院宿舍门口,掂了掂手里沉甸甸的烟酒糖,望着宋毅远去的方向。

她和宋毅母亲名义上,确实是远房亲戚,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这次突然上门,嘴上说是代母探望,但那句“帮忙了解顾清如同志情况”的请求,其中的深意,她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想请她出面,为他牵线搭桥当这个介绍人。

而这件事,她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因为宋家在京市军区的分量,她太清楚了。

在边疆之地,想要再往上走,光靠埋头苦干远远不够,上面有没有人说话,是天壤之别。若是能办好这件事,让宋家承她这份情,那将来对于自己丈夫吴启明的晋升,无疑是一股助力。

这趟差事,于公于私,她都办定了,如此想着刘玉香不禁露出一丝欣喜之色。

小女儿吴小丽跑了过来,翻看袋子里的东西,

“妈,谁送的东西啊?哇,是水果糖啊!”

“时间不早了,妈得去上班了,你上学之前把碗刷了,这糖留着等你二哥回来一起吃。”

……

农七师师部大院。

顾清如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后,同屋的周丽才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从被窝里爬起来。

“我去趟供销社,到时候到停车场找你们,你帮我和王振军打声招呼。”顾清如和周丽说了声,便匆匆系紧围巾,裹着棉大衣出了门。

她赶到师部供销社时,才刚刚开始营业。

师部的供销社比营部的小卖部宽敞许多,砖砌柜台沿墙排开,货架上商品种类齐全,数量充足。

此时人还不多,柜台前零星几个穿着军装或棉袄的人在安静排队,每个柜台上方都贴着品类标签。

她进门后扫视一圈,径直走向副食品柜台。出来一趟,得给营部的朋友们带些东西。

她称了两斤水果糖,将钱票递给售货员。对方接过,熟练地用黄麻纸折成三角包,将糖粒舀入包好递回。

这时,她注意到货架底层刚摆了一批肉罐头,还是红烧猪肉的。

“新到的罐头,紧俏的很,一人限售两罐。”售货员顺着她的目光解释。

"我要两罐。"她立刻回应。

临近年关,这类硬通货向来抢手。

"一块钱一罐,另加二两全国粮票。"售货员头也不抬地报价。

"好。"她数出钱票递过去,接过两罐沉甸甸的铁皮罐头。

日杂柜台摆着搪瓷盆、肥皂、麻绳和白炽灯泡。她一眼就瞧见了柜台里侧货架上摆着的几个红双喜铁皮暖水壶。

营部供销社的暖水壶常年缺货,偶尔到货也迅速售罄。不像师部能敞开排列。顾清如当下就决定再买一个备用。

“同志,我要那个暖水壶。”她指着说。

“五块钱,加一张工业券。”  售货员织着毛衣,随口报价。这价格可不便宜。

问的人多,买的人少。

顾清如付钱,对方开单取货,用旧报纸随便裹了裹壶身递来。

最后在文化用品柜台,她买了两本印着"边疆建设"的信纸,又挑了四分和八分的"保卫祖国"邮票各两张。这类物品虽不需票证,但每人限购两份。

顾清如将除暖水壶外的物品收进旧网兜,拎着走出供销社。拐过墙角时,她手指轻触壶身,暖水壶瞬间消失在衣袖间。

她随即加快脚步,朝着师部后勤处物资领取点匆匆赶去。

找到了后勤处的物资领取点,进门是一个铁栅栏,后面摆满了东西。铁栅栏开了一个小窗口,后面坐着一位四十多岁、面色严肃的管理员。

他抬头瞥了一眼顾清如,见是张生面孔,便又低下头继续翻着手中的册子,公事公办地问:“领什么?批条拿来看看。”

顾清如将那张自行车票和三张奶粉票从窗口递了进去。

管理员接过去,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刚要登记,目光却定格在票面上。

他抬起头,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年轻姑娘。

自行车这种紧俏物资指标,很少有人来领,一年也没几个人。

他的态度瞬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脸上的严肃被热情所取代:

“哎呦!自行车票!这可是稀罕物!同志,您这是……给家里领?”

他下意识地将顾清如当成了哪位首长的家属,语气里多了几分客气。

顾清如微微一笑,  “不是,这是营部发的奖励,麻烦您了。”

管理员这才恍然大悟,一边连声说着“好好好”,一边手脚麻利地办理手续,

“原来是这样!功臣同志!车在那边库房,我给你挑一辆女式的,叫人给您推出来!”

很快,顾清如推着一辆崭新的,女式自行车走了出来,车把上还系着喜庆的红绸带。

自行车后架上,拴着一个旧网兜,里面装着刚才买的东西,有水果糖、罐头等。

还有三袋用简陋的土布小口袋装的奶粉,这是凭票从师部后勤领的福利。这和在黑市上买的、印着外文的铁皮罐头装奶粉截然不同,是边疆本地产的奶粉。

她推车走过师部大院,一路上,不少正在操练或路过的小战士都投来艳羡的目光。

停车场上,王振军和周丽正在低声交谈,看见顾清如推着自行车走过来,两人的目光都被自行车吸引。

周丽发出一声惊叹,眼睛里满是毫不掩饰的羡慕:

“呀!真漂亮!还是女式的!”

她围着车子转了一圈,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车座和车把。

顾清如对他们几人解释,“这是之前立功的奖励,麻烦小赵同志帮忙带回营部。”

王振军点点头,小赵立刻有眼力见的上前,利索地从车后箱取出麻绳,用绳子将自行车牢牢绑在了车子后备箱后。

与王振军告别后,吉普车驶上颠簸的土路。

或许是共同经历了一场风雪救援,车厢里的气氛比来时融洽了许多。

周丽主动挨着顾清如坐,语气也亲切了不少:“顾同志,我抓拍到你给小羊羔取暖的那张照片,角度和光线特别好!等回头我洗出来,多洗一张给你寄到营部去。”

“谢谢,”顾清如侧过头,对她微微一笑,“那很珍贵,麻烦你了。”

“这有啥麻烦的!”

车子先将周丽送到了团部大院门口。她提着行李跳下车,又隔着车窗朝顾清如挥了挥手,这才转身离开。

吉普车随后驶向营部。当车子最终停在营部门口时,顾清如提着行李下车,小赵又帮她把自行车从架子上解下来。

“顾同志,车给您放这儿了!”小赵憨厚地笑了笑。

“辛苦你了,路上慢点开。”顾清如点头道谢。

当顾清如推着那辆崭新的二六式女自行车出现在营部时,引来了不少好奇和羡慕的目光。

p.s.谢谢大家的催更、评论与打赏,是我写作的动力!

章节催更的消息我都有仔细阅读,上个月没有请假,每天码字,今天奉上五千字。

如果喜欢本书的话,请给我打个五星好评,谢谢!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0/4840939/2253211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