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农场疫病端倪(3000字大章)
散会后,顾清如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刚才会上,冯所长没在肯定自己的意见,只是点了点头。
没有肯定,没有追问,甚至没有一句“小顾这个想法值得讨论、重视”。
但顾清如并不意外。
他没表态,是意料之中的事。
冯所长是所里领导,为人严谨,也颇受尊重。
而自己在他外出培训期间被破格提拔,这道任命,就像一道鸿沟一样横在两人之间。
他是领导,她是下属。
他是按部就班熬资历的老同志,她是被上面看中,“一步登天”的年轻人。
哪怕冯所长再大度,再讲原则,这心里……能一点波澜都没有吗?能不觉得自己的权威被绕过,甚至被削弱了吗?
顾清如太了解这种微妙的心理了。
刚才会上,她只是顺着话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至于不被采纳,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尽到一个防疫组长的责任,点个醒,就够了。
对于蒋文娟的唱反调,她更不在意。
这种人,谁掌权跟谁走,话多但无实权,翻不起浪。
在营部卫生所,顾清如没什么宏伟志向,不想争权夺利,更不愿卷入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事纠葛。她只想抓住机会立功,表现突出,想办法调到团部、师部才是正道。
所以,她不争一时之短长。
接下来的几天,顾清如照常巡诊,走连队,处理水泡、割伤等常见病症。
利用巡诊间隙以及回宿舍后的休息时间,写了一份《春季卫生防疫培训方案》交给了冯所长。这份方案主要是结合她在会上发言做的拓展和深化建议,详细列出了培训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她甚至画了一张“疫病风险分布图”,标出水源污染、厕所选址不当、蚊蝇滋生严重的五个高危连队。这份材料,不是要证明自己的专业技术,而是要让上级看到她的认真态度。
她把报告整理好,第二天就交到冯所长桌上。
果然,冯振山翻了两遍,没有说支持还是不支持,只说:
“方案写的不错,很有条理。不过眼下春耕正忙,各连连长都反映人力紧张。培训这种事,不急在一时。等农忙过后,再统筹安排。”
“你的积极性我很欣赏。这样,先准备一批简明防疫手册,下发各连,由指导员组织学习。你抽空去几个重点连队走一趟,现场指导就行。
顾清如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谢谢所长信任,我这就去准备手册。”
冯振山见她态度很好,并没有居功自傲,还算满意。
从办公室出来,顾清如背着药箱,准备去巡诊,走到门口却被黄医生一把拉住。“小顾,帮个忙,我这儿几个病人等着换药,人手不够,你先帮我顶一下?就一小会儿。”
顾清如一愣,随即想起最近卫生所确实人手紧张。她把药箱搁在墙角,走到黄医生旁边开始帮忙,消毒、换药、登记,动作利落。
自从她巡诊发现卫生隐患,并因为这个功劳升了职,所里有人服气,也有人不服。比如蒋文娟。自从顾清如升了职,蒋文娟就像被踩了尾巴似的,坐不住了。原本懒散惯了,现在也天天背个药箱往连队跑,嘴里说着“深入基层”,实则哪儿有领导在哪儿晃悠,就盼着也能捞个功劳、沾点光。
顾清如正低头写着护理记录时,外头传来一阵沉闷的卡车声。
一辆卡车停在卫生所门口,车斗里跳下几个持枪看守,吆喝着赶下来几名穿着单薄、破旧棉袄的犯人。
“农场来的,有几个病得厉害,得赶紧看看。”一个看守对黄医生说。
顾清如抬眼望去,那几人脸色蜡黄,走路打晃,其中一个扶着墙干呕了几声。
她心头一动,默默放下笔,站到了诊室角落,一边整理器械,一边留神听着。
黄医生逐个问诊。
症状几乎一样:持续低烧三四天,体温三十七度五六往上走;腹泻不止,一天三四次;最明显的,是浑身没劲,胳膊腿像灌了铅,有的还说关节发酸,一碰就疼。
“情况这么严重,怎么不早点送来?”黄医生眉头紧锁,语气严厉地质问。
看守讪笑着,眼神躲闪,没敢接话。
在农场,犯人生病向来不被重视,是常事。
能拖就拖,实在压不住了,才勉强送医。
“最近接触过牲畜吗?” 黄医生一边诊脉,一边问。
其中一人虚弱地点点头:“接触过……每天要给牛割草,最近牛棚里好几头母牛都流产了,胎都没保住。兽医来看过,说是‘胎气不稳’,让我们别瞎猜。”
听到这里,顾清如想起,她在医书上看到过类似的描述:牲畜反复流产,人跟着出现发烧、浑身发软、关节疼痛的症状,往往是某种通过动物传给人的疾病在悄然蔓延。
布鲁氏菌病?她心中一凛。
这类疫病潜伏隐秘,初期症状类似感冒,极易误诊。一旦扩散,不仅危及农场人员,还可能通过乳制品或肉类向外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而更关键的是——
若是确认疫情,就必须派人深入农场开展疫源调查,那将是她进入农场、找黄志明的机会。
想到这里,顾清如拿出一副口罩和手套,走到黄医生旁边,并低声建议:“黄医生,这几个农场来的病人先别和其他病人混在一起。让他们在病房,单独登记。”
黄医生也察觉到情况不对,立刻安排农场来的这几个病人集中安置在单独的隔间。而看守,仍然寸步不离的跟着。
黄医生给他们开了退烧药、补液盐、对于关节剧痛者,给了安乃近。
顾清如看着病人苍白的脸,轻声对黄医生说:“黄医生,现在只是对症,根据这些症状,再加上母牛流产的情况,很可能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比如布鲁氏菌病。咱们得重视起来,必须立即上报。尽快对农场进行疫源调查,并对接触过牲畜的人员进行开展筛查和预防性治疗。”
黄医生转头看她,沉默片刻,神情逐渐凝重:“小顾说得有理。这不是普通病症,若真是疫病,拖延不得。”
那看守听了顾清如的话,嗤笑一声:“什么人畜共患?不就是‘懒病’嘛!割草的犯人哪个不懒?装病躲活儿还少吗?”
黄医生皱眉:“你懂什么!这可不是偷懒,是‘波浪热’!牛流了那么多胎,人又发烧又关节痛,这是‘牛病’传上了身!这件事拖不得,得立即去和所长汇报。”
顾清如用干净的试管采集了两名病人的血样,打算送去实验室检验。
处理完农场的几个病患后,卡车离去。
黄医生领着顾清如去找冯所长。
冯振山听完黄医生的汇报后,脸色渐渐变了。
他自然也知道“懒病”,这种病一旦在农场传开,就压不住了。
但是他更怕的是,上面一听说“疫病”,介入卫生所就不妙了。
想到这里,他皱了皱眉,“现在是什么时候?垦荒大会战的关键时期!我们卫生所的首要任务,是要保证营部干部和下面连队知青们不出岔子,至于农场那边——”
“劳动强度大,风吹日晒,拉肚子、发低烧,不稀奇。至于浑身乏力?十个里头九个是装的,想躲懒罢了。不严重的话,就先放一放。”
顾清如说:“冯所长,可他们症状一致,又有共同的动物接触史,不能排除……”
冯振山摆了摆手:“别节外生枝,眼下全营上下都在抢农时,春耕任务压着呢,上级天天要进度。咱们安心把手头工作做好再说,这些事……以后看情况吧。”
黄医生和顾清如对视一眼,出了办公室。
走到走廊尽头,黄医生摇摇头,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清如啊,有时候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只能说我们尽力了,至于结果如何,不是我们两能控制的了得。”
顾清如默默地点了点头,她明白黄医生的担忧。现在正是农忙季节,全营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而农场的都是犯人,自然要被排在最后。
那一夜,卫生所的一间小屋一直亮着灯光。
顾清如伏在桌上,写了一份《关于赴劳改农场开展人畜共患病疫源调查的请示》,
“近几日,本所接诊农场患者六例,均表现为低烧腹泻,周身乏力……上述症状与多种经动物传播的慢性感染高度吻合。若确为同类疫病,其可通过牲畜调运、乳制品流通、人员流动等途径扩散,一旦传入连队或营区,极易造成群体性发病,严重影响战备执勤与生产任务。尤其当前正值春耕高峰,人员密集作业……
申请立即组织专项调查组赴农场开展病例排查与样本采集;圈舍环境采样;同步准备隔离观察点和基础治疗物资……建议本人带队,携带基础检验设备,为期3-5天。”她在文末写道,“疫情未明,防控宜早不宜迟。为避免贻误战机,特此呈报,请予批准。”
她知道,这份报告若交到冯所长手里,估计石沉大海。
第二天一早,她揣着誊抄好的原件,绕过所长办公室,径直走向营部办公室。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0/4840939/4435757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