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5章 胎穿岳飞的大儿子(9)
大家都觉得自从徐总教头出手,训练的效率高了很多,伙食也好了。
因为,连伙头军都被徐闻拉来学习了。徐闻给他们指点了厨艺,他懂的菜式很多,教会伙头军们怎么做调料,怎么做大锅菜,是很简单的事。
配合徐闻“最强教师系统”,大家学习的效率都很高,然后学习更认真了,肝度也就更高了,如此,越认真,效率越高,伙食又跟得上,大家就更积极学习了。
这就是良性循环。
即使是晚上,有些人也偷偷在床上做俯卧撑加练。
徐闻加了很多现代的锻炼方法,上面又批了不少资金,增加了不少训练设备,足够八十万大军使用的。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全军真的脱胎换骨了。
徐闻经常去给他们讲课,尤其是华夏汉族历史,让他们有民族认同感,这样的话,军队凝聚力就很强了。
“林郅,你可以汇报给官家,半个月后,让官家和相公们过来检阅士兵。”
“好的。”
徐闻认为,即使不需要像后世那样严格的阅兵,只要大家整齐一些,面貌精神,赵佶都能很满意了。
这还只是大半年的训练效果。
徐闻把官家半个月后要来检阅的消息传了出去,再把他设计好的阅兵规矩资料交给分教头们,让他们先学习,然后再带着大家训练,等阅兵倒数前两天,大家再整体彩排即可。
到时候,各个兵种都动起来,应该很震撼吧?
接下来,大家都很忙碌,包括徐闻,他得亲自去指导,并且,监督大家的训练。
赵佶也很期待,他已经留了“行程”,他要看看徐闻的训练效果,徐闻既然让他带人过去检阅,肯定很有信心。
半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
当天一大早,赵佶带着蔡京,童贯等人,来到安排的高台上坐好,这里准备了茶水,点心,水果,不会让他们无聊的。
这个高台是前几天徐闻安排士兵们搭好的,就是为了这个阅兵仪式。
今天参加阅兵的,自然不能真的是八十万大军,最多是十万人,就足够震撼了。
阅兵时间到了,徐闻站在另一个高台上,周围全是士兵,他双手拿着旗子,十万禁军根据他的旗语,不同的战队,时而耍长棍,时而耍枪法,时而耍剑法,时而耍刀法,时而骑兵出列,等等等等。
还会根据旗语,时而收拢队列,时而摆出阵列。
令行禁止,很整齐。
偶尔还会全体高喊“大宋,必胜!”。
赵佶看着这样的大军,很是震撼。
“官家,这是无敌之军!”
广胜郡王童贯不禁赞叹,他是带过大军的,知道这样的军队很强。
“恭喜官家!”
蔡京也跟上。
高俅陪着赵佶,脸上很是得意,这也是他的功劳。
“高太尉,恭喜恭喜!”
这一天,阅兵仪式很顺利。
官家赵佶表示很满意,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他还大手一挥,给大家批了一顿丰盛的大餐。
徐闻安排这次阅兵,是为了让赵佶给他托底,等再过一两年,可以让全国的优秀士兵,统一过来训练,徐闻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将领。
他们回去后,再训练其他士兵,这样就能批量生产很多优秀将领和士兵了。
徐闻把这个计划写出来,等过两天让林郅送信过去。
现在他还得继续工作,这次加训,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的。
比如,热武器没有,水军也没有,特种兵也没有,训练场地还得继续添加设施。
这些东西迟早都得补充。
尤其是加强水军的训练。正好他们附近有条大河,征用一部分河段来训练,应该没问题。不影响航运通航的那种征用。
大宋提前开启大航海时代,应该问题不大吧?
接下来,徐闻加强了训练,还挑选人才出来,组成特种兵部队,陆军将领预备队,水军将领预备队,让他们分别重点训练,训练计划都是他看着情况设计,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的。
当然,再怎么样,文化知识和思想纪律教育都不能丢。
如此,时间又过去了两年多。
公元1132年了。
这一次,徐闻邀请官家和相公们直接入住军营,好好参观了几天。
看着几十万精兵,还有已经研发出来的火燧枪,大炮,由热武器组成的神兵营,赵佶内心充满了野望。
他今年五十岁,身体还不错,应该能看得到大宋崛起。
这次参观过后,他同意了徐闻提议的,全军轮换培训的计划。
他相信徐闻的水平。
这两年,徐闻不只训练军士,他还写了很多文科和理科书籍,包括医学书籍,写出来后,他都交给官家去运作了。
书上他还加了那么一句话,真心认可他为老师,学习效率会更高。
这是真话,就看别人信不信了。
反正这个时代的学生,不都是拜孔子为师吗?
徐闻觉得,拜他比拜孔子有用。
事实上,还真有人相信,他每天陆续收到一些经验值,积少成多,就很不错。
于是,他就更有动力编书了。
等第一批过来学习的1000位军官到来后,徐闻又陷入了忙碌当中。
毕竟,这些军官都得他亲自教学,其他教头最多只是助教。
一开始,这些军官也是不服气徐闻的,结果,徐闻很快就把他们镇服了,直接武力碾压。
武力比不过,脑子比不过,不服不行。
然后,大家只好乖乖学习了。
每批人学习一年,行程很满。
毕竟,要学的课程很多,比如武技、练兵、阵法、兵法、纪律、心理学、地理学、政治、天文、数学、管理等等,都得学习。
要不是徐闻开了挂,他也不敢这么给他们塞知识。
为啥得学心理,地理,天文?
打仗很多时候,就是人与人的战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不会地理和天文,很难理解地形,不会看地图也不会辨认方向,带着大军出去的时候,迷路了怎么办?
尤其是以后大航海时代。
这些人学成回去,就是以一敌百的,如果他们再能练出好的兵团,效果就更好了。
毕竟,徐闻也不能真的,亲自去教几百万士兵。
当然,他还把教材整理好,让他们带回去了。
就这样,轮换了三四年,徐闻竟然都没碰到岳飞。
看来他爹已经学成,成为地方一员大将了。
这个时候,大宋内部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好的变化。
徐闻十几年前的布局,终于有了成效。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0/4840991/4433301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