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七零首长同志,当你家军嫂包吃住吗 > 第166章新的旅程

第166章新的旅程


晨光透过车窗,洒在顾秋月略显疲惫却充满期待的脸上。

火车轰鸣着驶离京城,她的心却早已飞向了那个熟悉的北方小县城。

研究生初试顺利结束,压在心口的大石移开,此刻她最牵挂的,便是独居县城的李婆婆。

想起不久前谢时屿电话里说的——“双双天天在家等着妈限来看她的小红花,以及华华憋着劲儿想把学到的儿歌唱给妈妈听。”——她的嘴角就不自觉地上扬。

在省城转乘长途汽车,颠簸了几个小时,终于抵达了县城。

顾秋月提着大包小包——有从京城买的软和糕点,也有给军属院的关系好的几家带的京城特产,先在招待所开了个房间,才拎着糕点——熟门熟路地拐进那条狭窄却干净的胡同。

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院里静悄悄的,  “李婆婆?”顾秋月轻声唤着。

“哎呦……是秋月啊?”里屋传来一阵虚弱的回应,紧接着是压抑的咳嗽声,顾秋月心头一紧,快步走进去。

李婆婆正挣扎着想从床上坐起来,脸色蜡黄,比上次见面时又清瘦了不少,看到顾秋月,她浑浊的眼睛里瞬间有了光彩,却又被一阵更剧烈的咳嗽打断,“你……你怎么突然回来了?考试考完了?”

“考完了,婆婆,您快躺着别动。”顾秋月赶紧放下东西,上前帮她拍背,倒水,心里酸涩得厉害,才多久没见,病痛就把老人折磨成这样。

她拿出在县医院拍的片子和托人问诊的北京医生意见,坐在床沿,柔声却坚定地说:“婆婆,您看,医生都说了一定要系统治疗,县里条件有限,这次您必须跟我去京城。”

李婆婆一听,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去不去,京城那是啥地方……我一个老婆子去那儿干啥?净给你添麻烦。不行不行……”

“怎么会是麻烦?您教我刺绣的时候,怎么不怕麻烦?”顾秋月握住她枯瘦的手,“您就当是去亲戚家串门,养好身体最要紧。”

“那得花多少钱啊……”李婆婆愁容满面,“我这点棺材本……”

“钱的事您别操心。”顾秋月语气轻松,“我写文章翻译书都有稿费,而且我和时屿刚在京城刚安了个小家,房子不大,但够住,  您去了也有地方安顿,京城的医院技术好,咱们一次性治好,不比反复折腾省钱多了?”

她刻意用“安了个小家”这样温暖的字眼淡化买房的重大,重点强调“有地方住”。

李婆婆仍是犹豫,眼神里满是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我在这儿住了一辈子,街坊邻居都熟……去了京城,我谁都不认识,语言也不通,闷也闷死了……”

“怎么不认识?您认识我,认识时屿,认识双双和华华啊!这次他们会跟我一起去京城,而且京城好玩的多着呢,天门、故宫,还有好多工艺品商店,您去了还能见识好多新奇的绣样呢!”顾秋月努力描绘着积极的画面。

正说着,邻居张婶闻声过来,看到顾秋月回来了也很高兴,帮着劝道:“李奶奶,秋月说得对,您就听孩子的吧,去京城把病治好了是正理,秋月是有大出息又心善的孩子,您福气好着呢。”

劝说了近一个下午,李婆婆看着顾秋月焦急真诚的脸,听着她条理分明的安排和充满希望的描述,又看看一旁帮腔的老邻居,最终,眼泪顺着深深的皱纹滑落。

她反手紧紧抓住顾秋月的手,声音哽咽:“好孩子……婆婆知道你是真心为我好……我…我这条老命,就……就拖累你了……”

“看您说的,咱们是家人,说什么拖累不拖累。”顾秋月鼻子一酸,差点也落下泪来。

她立刻起身,“那咱们就说定了,我帮您收拾东西,后天咱就走!”

顾秋月雷厉风行地帮李婆婆收拾行李,衣服被褥只拣必要且柔软的带,李婆婆那套磨得光滑的绣花绷子和一匣子彩线丝绢却是必带的宝贝。第二天,又特意去居委会说明了情况,办了些必要的手续。

当天回到平城军区大院已是傍晚,谢时屿特意提前回家,做了几样清淡的小菜,看到顾秋月扶着李婆婆进来,他立刻上前接过行李,语气尊敬而温暖:“李婆婆,一路上辛苦了,到了这儿就跟自己家一样,千万别客气。”

双双和华华像两只快乐的小鸟扑过来,围着李奶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展示小红花,唱新学的儿歌,童言童语瞬间驱散了李婆婆初到陌生环境的不安。

看着灯光下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李婆婆偷偷抹了抹眼角,一直紧绷的神情终于缓和了下来。

顾秋月利用最后一点时间,利落地处理了大院这边的琐事,退还了图书馆的书,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关系好的张嫂子请她偶尔照看,又将一些带不走的旧物送给了需要的人。

夜深人静,孩子们和李婆婆都已睡下,顾秋月在灯下最后检查着行李,心中感慨万千。

这个她随军生活了几年的地方,留下了太多回忆,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回来了。

谢时屿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温水,低声说:“都安排好了就好,等到了京城安顿下来,周末我带你们去看望一位老首长,他夫人是搞民俗研究的,说不定和李婆婆能很有话聊。”

顾秋月点点头,这个提议让她对李婆婆在京城的生活又多了几分信心,她正想说什么,目光瞥见书桌上那本从京城带回来的笔记本,社科院的一切似乎又变得清晰起来。

旅途劳顿,她很快沉入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她被外间轻微的响动和压抑的咳嗽声惊醒,她悄悄起身,看到李婆婆屋里的灯亮着,老人正对着窗户默默发呆,手里摩挲着一件旧物,背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孤单脆弱。

顾秋月的心轻轻一揪。她知道,说服婆婆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位在县城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真正适应并安心留在繁华的京城,将是下一个需要她用耐心和爱心去完成的、甜蜜而责任重大的任务。

晨光再次洒满窗棂时,新的旅程,即将开始。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2/4842783/1111099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