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旧歌谣
冰凉的指尖触碰到粗糙的黄裱纸边缘,孙娟猛地缩回手,仿佛被烫了一下,办公室里只剩下她急促的心跳声,在空旷的寂静里格外清晰。
桌上,抄录着“青石板路血染透”的纸张像一道刺目的伤口,旁边是几张挑拣出来的、字迹相对“温和”的旧纸残片,而那个用破布包着的黄裱纸小册子,则像一个沉甸甸的、散发着阴寒的秘密,压得她喘不过气。
王馆长临走时那几句轻飘飘的话——“真实面貌”、“历史价值”,此刻像带了钩子,反复在她脑子里搅动,他肯定知道,知道这本册子,甚至知道里面血淋淋的内容。
他刚才就是在试探,看她孙娟有没有胆子把这见不得光的东西翻出来。
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窜上头顶,孙娟盯着那破布包,王氏撞柱、血溅三尺的画面不受控制地在眼前闪现,耳边似乎又响起那冰冷诡异的歌谣调子……太吓人了。
她恨不得立刻把这烫手山芋扔回库房最深的角落,或者干脆一把火烧了干净,可……可那王氏的冤屈呢?那歌谣里声声泣血的控诉呢?就这样让它永远不见天日?
秋月妹子的脸浮现在眼前,考上大学的文化人,有见识,懂道理,而且父母也都是大学教授,是孙娟认识的最有学问的人了,或许……或许只有秋月能看懂这些,能给这桩陈年旧事一个说法?
但万一寄出去惹祸呢?王馆长那眼神……孙娟打了个哆嗦。
不行!不能寄原件!太冒险了!
孙娟咬咬牙,下了决心,她飞快地扫视办公室的老式文件柜,不行!太显眼。
带锁的抽屉王馆长有钥匙……目光最终落在一堆靠墙码放、落满灰尘的过期报纸捆上,她心跳如鼓,迅速将破布包塞进其中一捆报纸的夹层深处,仔细掖好,又在上面压了几本厚厚的旧杂志,做完这一切,她按着胸口,长长吁了口气,可心里那根弦依旧绷得紧紧的。
暂时处理掉最大的隐患,孙娟定了定神,铺开信纸,她得给秋月写封信,拿起笔,斟酌着词句:
“秋月妹子:
见信好!你在京城一切都好吧?算算日子,华华和双双该更可爱了吧,我已经基本熟悉了这里,文化馆的工作琐碎,最近馆里说要整理库房的老物件,清理‘四旧’留下的破烂儿,我就被派去翻腾那些陈年旧纸堆了。嘿,你还别说,真翻出点‘有意思’的东西!”
写到这里,孙娟顿了顿,刻意把库房的阴森和王馆长的关注隐去不提。
“是一些老早以前传下来的歌谣和零碎记录,写在黄裱纸上,年头太久,好多字都糊了,纸也脆得一碰就掉渣,我瞧着挺稀奇,想着你上次来信说想看一些以前的歌谣什么的,说不定能看出点门道?就挑了几张还能辨认的,抄下来寄给你瞧瞧(原件太脆,不敢寄,怕路上碎了)。都是些乡下俚曲,怪腔怪调的,也不知道啥意思,你就当个新鲜玩意儿看看吧。”
她小心地避开“青石板路血染透”、“冤魂夜哭”、“血溅三尺”这些最骇人的字句,只抄录了那几张挑出来的残片内容,以及歌谣里相对模糊的几句:“……祠堂高,族老笑……”、“……要问公道何处寻?清河底,石点头……”
抄写时,她的手还是有些抖,总觉得走廊外随时会响起王馆长的脚步声。
午休的铃声一响,孙娟像得了赦令,立刻把抄录好的信纸和那几张作为“实物”的黄裱纸残片仔细叠好,塞进信封封严实,她揣着信,快步走出文化馆大门,直奔镇上的邮局。
午后阳光很好,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可孙娟总觉得后背凉飕飕的,好像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她,频频回头,却只看见街上匆匆的行人和自行车。
邮局里绿色的柜台漆皮有些剥落,孙娟排着队,心里七上八下。轮到她时,她特意要求寄挂号信,多花了几分钱,就图个稳妥有回执。
在填写寄信人地址时,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清河县文化馆”,寄给京城大学的顾秋月同志。
捏着薄薄的挂号信回执走出邮局,孙娟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下了一半,信寄出去了,秋月妹子那么聪明,一定能看出点什么,至于那个要命的册子……她藏得严实,应该没事。
刚走到文化馆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从里面踱出来,手里端着那个搪瓷缸子。
“哟,小孙,回来了?出去寄信了?”王馆长笑眯眯地打招呼,镜片后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孙娟空着的双手。
孙娟心里咯噔一下,脸上挤出笑容:“是啊,馆长,刚去邮局寄点东西。”
“哦?”王馆长走近一步,语气随意得像拉家常,“是寄给……京城那位‘大作家’顾秋月同志吧?”
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心湖,孙娟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血色褪去几分,他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她只能僵硬地点点头:“是……是的,馆长。”
王馆长脸上的笑容加深了些,显得格外“和蔼”,他凑近了些,声音压低,带着一种推心置腹却又不容置疑的意味:“小孙啊,你有这份心是好的,想给写文章的朋友多提供一点灵感,很值得鼓励嘛。”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多了几分语重心长,“不过啊,咱们清河县的老故事、老规矩,这水可深着呢,有些东西啊,年深日久,真假难辨,这要是流传出去,让外面不明就里的人看见了,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影响不好啊!
万一影响了咱们文化馆的声誉,甚至县里的……安定团结,那可就不好了,你说是不是?”
他轻轻拍了拍孙娟的肩膀,那力道让孙娟半边身子都有些发麻。
“所以啊,”王馆长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起来,“你整理的那些歌谣啊、老故事片段啊,抄录完了,一定记得先拿给我看看,我好歹在文化馆待了这么多年,多少能帮你把把关,哪些能见光,哪些……还是让它继续在库房里好好‘休息’比较好,这也是对你负责,对你朋友负责嘛,咱们可不能给她提供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2/4842783/111110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