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七零首长同志,当你家军嫂包吃住吗 > 第87章老同事来信

第87章老同事来信


日子在忙碌和期待中悄然滑入深冬。燕园银装素裹,图书馆的暖气烘得人昏昏欲睡。顾秋月正埋首于一份关于“特区经济”的翻译材料,忽然被传达室大爷洪亮的嗓门惊醒:“经济系顾秋月!挂号信!盖红章的!”

顾秋月的心猛地一跳,盖红章的挂号信?她几乎是跑着冲下楼。接过那封厚厚的、印着那家知名文学杂志社全称和醒目红色公章的牛皮纸信封时,手指都有些不听使唤。回到宿舍,关上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她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颤抖着撕开封口。

里面不是铅印的回执,首先滑出的是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崭新杂志,封面设计简洁大气。

她急切地翻开目录页,目光飞快扫过一个个标题和作者名……在中间靠后的位置,她的目光骤然定格。

《梧桐雨》,作者:青梧。

她的心脏仿佛在那一刻停止了跳动,随即又疯狂地擂动起来,撞击着胸腔,发出巨大的轰鸣。

真的是她的那篇小说!那个她反复修改、寄托了无数心血的《梧桐雨》。

她颤抖着手,翻到对应的页码,熟悉的文字,带着铅字的重量和墨香,清晰地印在洁白的纸页上。

不再是草稿纸上孤独的墨迹,而是变成了能被千万人阅读的铅字!她贪婪地看着自己的名字——“青梧”,印在标题下方,带着一种梦幻般的真实感。

杂志下面,还附着一封编辑部的正式信,。信纸顶端印着杂志社的红头,内容不再是手写的小字,而是正式的打印体,措辞严谨而带着祝贺:

“青梧同志:

欣告,尊作《梧桐雨》经我刊终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刊发于本期(总第XXX期),作品立意新颖,人物塑造生动,细节描写颇具时代特色与生活质感,文笔较之初稿亦有显著提升,特此祝贺!

随信奉上样刊两册及稿酬通知单(详见附件),请查收。期待您继续惠赐佳作!

此致

敬礼!

《  新风》文学杂志编辑部

(责编:林)”

巨大的喜悦像汹涌的潮水,瞬间淹没了顾秋月。她紧紧攥着杂志和信件,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眼泪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大颗大颗砸在印着她名字和作品标题的纸页上,晕开小小的深色圆点。

不是悲伤,是梦想照进现实那一刻,无法言喻的激动和释放,多少个日夜的伏案疾书,多少次推敲修改,多少份退稿或石沉大海的忐忑……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最甘甜的回报。

她几乎是立刻就想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分享给千里之外的那个人,冲到书桌前,铺开信纸,提笔的手因为激动还在微微颤抖:

“时屿!时屿!我的小说!《梧桐雨》!发表了!在《新风》上!是终审通过!有稿费!有样刊!编辑还说期待我继续投稿……”

笔尖在信纸上飞快地移动,语无伦次却充满了最真实的狂喜,每一个字都跳跃着兴奋的光芒,她要第一时间让他知道,她的努力开出了第一朵花,他的“青梧”,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就在这封饱含喜悦的信即将写完封口时,宿舍门被敲响了,是同班同学,递给她另一封信:“秋月,刚在楼下信箱看到的,你的信,落款是……辽省黑水县?”

顾秋月接过信,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纸,字迹娟秀却有些陌生。她疑惑地拆开,信纸展开,抬头写着:

“秋月:

见信好!好久没联系了,我是孙娟,非常想念你和谢副团,还有华华、双双……”

孙娟?顾秋月愣了一下,随即想起那个在驻地家属院时,热心帮她照顾孩子、性格爽朗的同事,她怎么会从辽省黑水县来信?顾秋月压下心头因小说发表而翻腾的激动,好奇地看了下去。

“……随军调动的事一直没办下来,家里老人身体也不太好,需要人照顾,  我和满仓商量了很久,决定今年底就办理随军家属转业手续了,组织上照顾,给我安排到了黑水县文化馆宣传科工作,刚报到不久……”

信里,孙娟絮絮叨叨地讲着离开驻地的不舍,对新环境黑水县下南一个偏远小县城的陌生和努力适应,文化馆工作的琐碎写宣传稿、组织群众活动,以及对顾秋月大学生活的羡慕和对孩子们的想念。

字里行间透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也夹杂着一丝离开熟悉环境的茫然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秋月,真佩服你能考上大学,还能坚持做那么多事,我在文化馆,看到那些能写会画的人,就觉得特别了不起。,现在肯定更厉害了,要是以后写了什么好文章,能给我寄一份看看吗?让我也学习学习,开开眼界……”

读着孙娟的信,顾秋月澎湃的心情渐渐沉淀下来,泛起一丝复杂的涟漪。

孙娟选择了另一条路,离开了军属的集体生活,踏入了一个对她而言全新的、充满未知的领域,她信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慕和对顾秋月的羡慕,如此熟悉,又如此令人感慨。

顾秋月低头,看着书桌上那本崭新的、印着自己作品的《新风》杂志,再看看孙娟信中那句“能给我寄一份看看吗?”,一个念头悄然浮现,她拿起笔,在给谢时屿报喜的信末,又添上了一句:

“……对了,刚收到孙娟的信,她从驻地转业到辽省黑水县文化馆了,随信寄上一本《新风》,也让她高兴高兴吧。我们都在各自的路上努力呢,你说是不是?”

窗外,暮色四合,校园的灯火次第亮起,顾秋月仔细封好两封信,一封承载着梦想成真的巨大喜悦飞向遥远的军营;另一本崭新的杂志和一封简短的回信,则带着鼓励和分享,寄往那个陌生的北方小县城。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文字的力量,如同温暖的灯火,不仅照亮了她自己的前路,也试图去点亮远方另一颗努力摸索的心,她的战场,似乎又悄然拓宽了一寸。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2/4842783/1111107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