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金刀再现
著名词人辛弃疾曾在作品里提到的人杰刘寄奴,代表老刘家来催债了!
没错,我老刘家又双叒叕的回来了!
......
“又是姓刘的?”嬴政顿感头大,还有完没完了,不是刚送走了最后一个刘汉吗?
朕现在听到姓刘的就烦!
这个刘寄奴该不会也是大汉子孙吧?
「南朝宋开国之君刘裕,小字寄奴。」
「刘裕出身于破落贵族之后,其祖上为汉高帝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楚元王刘交。
刘裕正是刘交第二十二世孙。」
“天下金刀出于汉室,这还真是我汉室后裔啊?!”
刘邦自个都傻眼了,我老刘家这么蒸的吗?
好难杀啊!
他倒是没有一点疑虑和猜忌之情,相反是发自肺腑的一种以刘为姓的骄傲:
“没想到不仅乃公是一表人才,就连乃公的弟弟也不逊色于乃公啊!”
“哈哈哈,我刘氏果真天生为王者。”
「刘裕出生时母亲难产而死,父亲无力养育他只能将刘裕寄养给族内兄弟,这也是他小字的由来。」
「由于贫穷,刘裕不得不靠着双手去谋生。」
包括,但不限于打渔、砍柴、种地、织鞋贩履...
咱也就是说,织鞋贩履这算是老刘家祖传手艺了!
千万别小看了刘裕年轻时的这些生计,砍柴说明他会用刀,常年于此锻炼了自己的刀技。
古代种地全靠老天爷赏饭吃,刘裕会种地代表他对二十四节气掌握得很好,锻炼了他的时间、节气分辨能力。
打渔需要会水,且要有足够的耐力和破局能力才能打到鱼。
卖草鞋属于商贸,个体户想要卖出去东西就需要非凡的口才、过硬的产品力和包装营销手段。
一个有口才、有力量、有技术、会包装自己、懂因势利导、懂天时地利的人未来怎么可能不成才呢?
【“六百六十六,主播你说的我都快信了!”
“懂了,想成为皇帝就要先在各行各业磨砺一番!”
“卖草鞋?等一下!刘裕该不会也认识什么打豆子和杀猪的人吧?”】
......
生活依旧过得十分艰难的刘裕做了一个他这辈子最明智的决定——参军!
由于刘裕作战勇猛且有章法,很快建立了足够的功勋,军职和权力随之涨高。
更是与一位姓孙的海贼王大战三百回合,刷满了经验值,逐渐成长为了东晋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时隔一百多年的晋朝,即将成为权臣刘裕的囊中之物!
平定南方叛乱,将南土纳入自己实际统治后,刘裕便想要借北伐之功一举称帝!
也许你会说,刘裕胆子这么肥,这不是和当年曹操一样吗?
就不怕再重演一次赤壁之火?
实则不然,刘裕是真的有鲸吞海内之势。
刘裕率领北府军连战连捷,光复了长安及河南地,马上就要渡河继续北伐时,建邺传来了噩耗。
他留在朝堂上控制大后方的心腹谋主刘穆之忽然病逝。
正在他与文武大臣激烈讨论是否班师时,留守长安的晋朝文武发生了内讧,大量的进行火拼。
收复河山一朝丧尽,再加上后院眼看着都要起火了,刘裕不得不放弃北伐班师回朝。
「借着赫赫功勋于权势的刘裕逼迫晋帝司马德文禅让,宋公进位于宋帝,刘宋王朝至此建立,刘裕是为宋武帝。」
「晋朝时期,门阀士族死死的把握住上升渠道,因此在刘裕起势后重用寒门出身的士子打击豪族。
说他是南北朝门阀掘墓人先驱也是可以的。」
现代网友时常戏称刘裕为“六味地黄丸”,也就是“六位帝皇完”。
也有人认为,刘裕只能是二代目,因为一代目是秦始皇。
很不幸,让我们恭喜一下中奖名单:
楚帝桓玄、南燕末主慕容超、蜀王谯纵、后秦末主姚泓、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记得找刘寄奴核销。
「话归正题,刘裕上位后对司马氏一族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但凡皇族中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抵抗还是投降,上上下下全被屠了个干净。」
「准确来说,我们时常唾骂的司马懿家族一脉,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刘裕给人道主义往生了。」
【“曹氏代刘,司马氏篡曹,刘灭司马氏,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轮回/.滑稽.emj”】
【“老曹家给了老刘家体面,老刘家还了老曹家的血海深仇。”】
虽然刘裕的行为为历史开了一个极坏的先例,自此再无禅让之君可得善终。
人们尽管对刘裕弑杀灭族的行为进行抨击,主要还是政治影响太恶劣了,但他灭了司马氏一族却没有人去说道。
是不是很矛盾?
灭杀禅让之君,这是开恶劣先例。
灭司马氏一族,天下拍巴掌叫好!
......
咸阳
秦始皇露出一副很难评的表情。
我不明白!!!
“刘裕这都八杆子打不着的人了吧?居然还能和大汉扯上关系?”
“六百六十六,天道是不是姓刘?”
到底有完没完了,还有姓刘的高手。
嬴政连连哀叹,愁苦满面:“朕怎么一次都没看到我大秦的子孙在后世的风采呢?”
“天下如此繁多的姓氏,总不能全让姓刘的占尽风头吧?”
后世嬴赵子孙,能不能争点气啊!
哪怕尔等没有再立大秦,当个名臣名将也行啊?
就算是弄笔墨的额也认了!
当皇后也行!
不能不给额这个老祖宗一点反应吧?
与此同时,天幕下各朝的反应也不相同。
晋朝之后的古人们拍手叫好,嘴里芬芳不断:
“杀得好!”
“司马懿的子孙没有一个好东西!”
“这杀得太解气了!”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司马家简直丧尽了天良,我汉人几无曙光啊!”
晋朝的皇帝们:......
我生在司马氏和我有什么关系?
老祖宗犯的错难道就要我来承担了吗?
背信弃义又不是我干的,你们找司马懿、司马昭啊!
......
先晋的古人们则是有些看不懂刘裕的行为,他们的想法和天幕最早说的一样?
何必再开如此恶例?
冤冤相报何时了!
司马懿父子得位虽然让人感官不太好,但也罪不至此吧?
人家晋朝好歹结束了乱世,难道就没有一点贡献吗?
如此血腥灭族,未免将事做尽不留后路。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3/4843148/4420233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