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周瑜之死的严重后果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豪气万丈的感慨道。
“当年羽扇纶巾的周公瑾,指点江山,好一个意气风发。”
“可人生也正如他自己所道,世事无常矣!”
张怀民啧啧道:“可惜,天意没有给人杰时间,恐怕吴侯也难容他啊!”
“一代英雄折戟南郡,当时让江东上下批评损兵折将。”苏轼蹙眉道:
“北方也认为他空有盛名!”
“如此周瑜,怎能配他的威名?”
张怀民嘴角一抽:“苏子瞻,你刚刚不是这么说的。”
你是不是故意跟我找茬?
......
「周瑜一死,庞统屁颠颠的跑去江东给他吊唁了,如此不辞辛苦奔波千里的吊丧,结果是什么呢?
丧礼一结束,庞统光速投靠了刘备。」
「其中情况咱们也很好猜测,庞统出身荆州豪族,过去吊丧身上肯定带着任务的——代表荆州过去谈条件。
回去后光速投靠刘备,必然是条件没有谈拢。
周公瑾已经死了,你们江东还敢这般狮子大开口?」
「这就是周瑜之死带来的最早变化。
随后江东发生的一系列变乱也都是周瑜之死产生的影响。
比如,此前在周瑜面前只能做狗趴着的荆州士族敢和江东谈条件了,谈不拢还敢翻脸。」
“未免太过粗俗!”庞统眉毛倒立,破口大骂:“荒唐!做狗趴着....太有辱斯文了!”
黄忠也是蹙眉不悦,后人未免太贬低先人了。
我们那是见风使......见势...也不对。
我们那叫心怀大义,想要做个兴复汉室的好人而已。
这很难猜吗?
“士元,未必动怒。”诸葛亮摇了摇头,笑道:“太祖皇帝不会在意夏商周的故事,春秋的人们不会考虑帝辛的感受。”
“我们对于后世人而言,虽是先人,或是此时天下名流士族。”
“时过千年,对于后世而言,我们的门流不值一提。”
庞统张了张嘴,终归长叹一口气,只是道:
“唉!”
「江东士族和江淮派的矛盾是什么?
是血仇,是入侵,是利益的被侵犯。
荆州士族想要的是什么?
和江东士族有类同的需求。
自古以来,但凡豪强者所需求的,都是或多或少的自治权。
西汉时期,景帝时的七国叛乱,可以归结于刘邦给子孙们挖的坑,但究其根本还是豪强、邦国的坐大,让他们想要更多的自主权。
武帝时期,豪强持续坐大,为了遏制地方而强中央,刘彻在位五十余年,可谓是不遗余力的推行各种政策削弱豪强,这也是武帝能持续对匈奴发起战争的客观原因。
再说东汉以来,由于刘秀兴汉的背后有豪强的支持,就注定了东汉先天上就是个残疾王朝:
豪强不好动!
当年,刘邦对开汉元勋这样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纵然大河变得像是衣带一样宽,泰山的棱角变得像石头一样小,纵然日月崩毁,天地塌陷,汉家也要使功臣们的封国永远安宁,并一代代给功臣们的子孙传下去。
可一代代过去后,勋贵的子孙变了,封国的国主也变了,地方的豪强也变了。
物质丰裕了,家族底蕴深厚了,他们就会想要更多:铸币权、盐铁权、自治权!
俨然国中之国!
四世三公是汝南袁氏的荣耀,却是东汉皇权的耻辱。
汉末的世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亡汉最大的推手。」
汉朝豪强世家:......
啊?我们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我咋不知道啊?
我们都是经学传世,世代耕读的好人啊!
“汉唐的勋贵世家,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好东西!”
“皇帝赐予勋贵荣耀,让他们可以将本事传承下去,代代守护国家。”
“结果和豪强世家搞到了一起,将天下弄得个乌烟瘴气!”
朱元璋气哼哼的,“你们都是跟着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咱不希望将来你们中的谁,或是谁的子孙,做了让咱和老四子孙不开心的事儿。”
“到时候被天幕披露出来,就别怪咱手下无情了!”
淮西老弟兄们:......
勋贵,俺们皮瓷实,还没捂够,暂时没有这个想法。
秦朝
嬴政有些疑惑,汉朝是秦朝之后的朝代,怎么看都是承继了大秦的理想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可为何会国中有国呢?
“朕早就说过了,郡县制必须强力推行下去。”
“你们看那汉太祖刘邦,郡县之外又弄封国,结果是自食恶果,让子孙后代一阵头疼!”
“父皇果然高瞻远瞩!”扶苏叹然。
天幕的讲解从举例开始,再说事实,让他明悟了很多。
豪强世家是一只野心会增大的豺狼,胃口永远也填不饱。
......
汉朝
“七国之乱???”
刘邦人懵了!
大汉有明文规定,非刘姓不可封王。
能有封国自治为王的,都是刘家的子孙,全都是他刘邦的种!
一想到百年之后,自己的子孙为了争夺中央的权力,在地方上叛乱,最后手足残杀的景象上演,刘邦顿觉眼前一黑,胸口处气血上涌,再也忍不住喷出一口老血,人径直的往后摔倒。
“陛下!”
“快传太医!!”
“乃公没事,你们退下吧!”
刘邦的发簪也在刚才不知摔在何处,此时整个人披头散发的,显得有些狼狈。
“萧何,乃公现在能改吗?”
......
西汉时期
“到底要朕教几遍,这群蠢货才能学会!”
“祖宗已经给他们做好了案例,抄都抄不明白吗?”
刘彻捂脸,额头青筋一阵阵的来回抽动,整个人无比的愤怒。
太祖许诺过勋贵富贵,不照样能杀?
咱当皇帝的,你管他那么多干嘛啊!
只要威胁到了皇权的威严和老刘家的统治,有什么不可除的?
豪强扶持你又能如何?
刀呢!!!
东汉的皇帝们:......
您说得对,先等我活到十八岁再说。
「自治权很好理解,有道是皇权不下乡,自治这玩意想想就很爽。
其实荆州士族也曾做成功过。
刘表死后,蔡瑁等人推举刘表妻蔡氏之子刘琮为荆州牧,其目的就是让荆州豪族自己控制荆州。」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3/4843148/4422089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