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功冠三军
汉昭帝元平年间
皇帝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身为托孤忠臣的大将军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霍光从案牍中抬起头来望着天幕,眼眶泛红。
“兄长...”
他的人生从兄长带他去长安那一刻开始改变,而他又有多久没有见过兄长了?
兄长的样貌已经模糊了,可天幕上贵不可言,英姿勃发的年轻人就是他印象里兄长的模样。
如果不是兄长,他现在还只是平阳郡的一个农夫罢了。
霍光闭上了眼睛,心中的计划也越来坚定了。
新的画面放映。
天幕上,武帝时期的长安城尽显治世气象。
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策马驰过长安城的街道上。
自古以来,城中都是禁止策马疾驰的,天幕下的古人们蹙着眉,想着这又是谁家的纨绔子弟啊。
真是个坑爹的孩子。
英气逼人的少年郎潇洒的模样自然吸引了街道上的百姓。
不少人为之侧目。
“这是谁家的小伙子啊?生得好俊朗。”
“他啊,是卫青的外甥,听说皇上很喜欢他,说他马骑的特别好,一直把他带在身边教导,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陛下的儿子呢。”
“他你都不知道?这位可是长安城里鼎鼎有名的霍太子爷呢!”
“哎呀,霍去病真是看着俊朗啊!不知道他有没有婚配呢?我家女儿也生的俊俏,俩人在一起肯定很般配。”
“呵?不是我看不起你,霍去病的婚事,除了皇上谁说的都不算。咱们的陛下啊,看他看得比自己的儿子都宝贵呢!”
“臭外地的!长安城里谁不知道霍去病是皇上的心头肉。”
天幕下的古人心态又变化了。
原来是霍去病啊,那很正常了。
刚才“裙子底下出来的将军”刚刚给各朝的人们上了一课,现在人家的亲外甥鲜衣怒马张扬了一些也很正常。
先秦
“汉帝待士的态度这一方面没有话讲。”
许多求职中的士子们眼露希冀。
可叹我等为何没有生在汉朝。
「“谁让朕看上的将军只有十七岁?”
霍去病的姨父是当朝皇帝,舅舅是大司马大将军。
他就是长安城里最大的纨绔,真正的天生贵胄。
由于霍去病从小就表达出了对沙场军略的天赋,
并且很擅长“骑射”。
于是便被汉武帝刘彻亲自带到身边调养,
悉心教导读书、兵略等。
从这之后,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时常可以看见威武的皇帝身旁跟着一个年轻人。
武帝想要教他孙子和吴起的兵法的时候,霍去病回答: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这时的人们对于霍去病的印象多是天生富贵、皇帝喜爱这样的字眼。
关于霍去病名字的由来,有两个说法。
由于霍去病是私生子,卫少儿为了祈求孩子的健康成长,便为他起了这么个名字。
还有说,霍去病幼年时,经常被母亲卫少儿带去宫中看望姨母。
有一次武帝躺在床上生了很久的病了,这时候幼年的霍去病一声啼哭,直接将武帝惊吓出一身汗,他的病也逐渐好转。
武帝欣喜之下,为他赐名为“去病”。」
汉景帝时期
刘启拧着眉睨了一眼自己的皮儿子,这小子从小身体就倍好,什么病能让他躺这么久?
又是什么疑难杂症太医都治不好,小孩子哭一声就好了?
“彘儿啊,天幕上的你这都当了很久的皇帝了吧?”刘启摇了摇头。
“手段太粗糙了!”
刘彻的眼睛咕噜噜的转了转,“父皇,你别管那么多,你就说世人们是不是更愿意相信第二种呢?”
君臣相宜,恩宠有至的佳话自然更能得世人钟爱。
谁不幻想自己是那一个被君父欣赏的人呢。
汉武帝时期
刘彻哈哈大笑,“这就是朕看上的将军啊,有性格!朕很喜欢。”
殿中的霍去病相反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挠了挠头,“姨夫,其实兵法还是得看看的。”
“你们看见了没有?”
刘彻指着霍去病,脸上的笑意洋溢,“也就你,才能这样和朕说话。”
未央宫里的许多大臣也跟着发笑,不过他们的脸上更多的是苦笑。
卫霍家族你可以说是凭卫子夫的光上的位,可人家也不是纯吃软饭的,是真有本事。
如果卫霍是像窦氏、田氏、薄氏一样的家族,他们还能比较一下。
可这怎么比啊?
天幕上画面闪转,来到了汉帝的书房中。
汉武帝正在软榻上拿着一本书翻看着,殿中的不远处霍去病正舞着剑练习。
远景拉近,镜头落在刘彻的脸上,此时的汉帝就像慈爱的长辈一样,带着欣赏看着霍去病在练武。
“等有那么一天,你打了胜仗。”
“朕就给你拟一道诏书。”
“就一个字!”
霍去病收剑,朝着汉帝咧嘴笑道:“臣希望这个字是可以的可字。”
武帝朝
刘据笑着摇了摇头,天幕这一幕幕的画面,表兄看着确实更像是父皇的亲儿子。
不过,刘据也没有吃醋。
表兄与其说是像父皇的儿子,不如说是父皇养大的自己。
父皇没有机会亲征沙场,他心中的那团火就在燃烧着。
表兄就是替父皇重燃的那团火。
「十七岁时,他苦苦哀求姨夫让舅舅带着他出征。
出征前,汉武帝封其为剽姚校尉,这是汉朝此前没有的军职。
元朔六年,汉匈之战再次打响,彻底孤立河西匈奴的定襄北之战打响。
原本,卫青和武帝的想法都是让这小子跟着去见见世面的。」
此时的天幕上,卫青作为主帅正带着诸将商讨着作战计划。
可霍去病满脸的焦急,就黏在卫青身后。
“陛下临行前可是亲自嘱托你了。”
“陛下嘱托你让我跟着参战的。”
卫青却像没看见没听见一样,继续和众将布置任务。
眼见着任务都派发差不多了,还是没提到自己的名字,霍去病终究还是少年心性,沉不住气的他急忙道:
“舅舅!”
“我的任...”
“剽姚校尉,在军中要称职务!”卫青回头,一脸的严肃。
“你现在是在和朝廷的大将军说话!”
“是,大将军!”霍去病嘴上应道,脸上仍是气呼呼的。
看着自己的外甥,卫青心底也对他寄予了厚望,作为长辈他也希望霍去病能像雄鹰一样展翅。
“好,我就给你一个机会。”
“你现在率领你手下的八百精骑去抓几个舌头回来!”
霍去病当即喜笑颜开,“多谢大将军,我这就去!”
卫青苦笑着摇了摇头,看着立马跑掉的外甥,吆喝道:
“别跑太远了!”
晚上记得回家吃饭。
霍去病远去的身影英姿挺拔,可看着这样俊杰的外甥,卫青总觉得心底好像有点不太踏实。
他感觉自己就好像不知情间解除了什么封印一样,前脚刚走,邪恶的东西就跑出来了。
「八百人,自古以来在华夏的历史上便是一个神奇的数字。
得了卫青军令的霍去病如同鱼入大海,在草原上好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
不过,对于霍去病而言,把敌人打跑了,那自然便是自家的领土了。
这一战,霍去病带着八百人深入敌腹,单骑破阵,千里奔袭到了匈奴人的王庭。
此战斩首两千余人,包括匈奴的相国等一众高官,以及擒拿了匈奴单于的叔父、祖父。」
“还没找到吗?”
营帐中的卫青一脸的后悔。
这孩子要是真丢了,他怎么和姐姐、姐夫他们交代。
前些日子,霍去病脸上的焦急现在转移到了卫青的脸上。
“舅舅,外甥给你带礼物来了!”
霍去病嘴角带着笑意,在卫青震惊的目光中,他一把将自己拎了一路的若侯产的脑袋丢进营帐。
「“剽姚校尉霍去病功冠三军,”
“陛下有旨,封霍去病为冠军侯,食邑两千五百户!”
他,也因此被誉为“闪电战”真正的鼻祖。
这一年,他十七岁。
帝国双璧其二——霍去病,不外如是。」
“十七岁的将军!”
嬴政望着天幕上英气逼人的少年郎,他的眼睛都在发光。
自古英雄少年郎啊!
虽然朕十七岁时已经是秦王了,但其中的英雄气不是可以相提的。
“这就是汉朝的帝国双璧了吗?”
天幕上的少年郎事迹,更让同龄人们感到自惭。
扶苏更是直视着天幕上霍去病策马神勇的模样,“原来帝国双璧是一个绝世的统帅,一个绝世的战将吗?”
这卫家的血脉也太恐怖了吧?
博士淳于越抚着胡须,“剽姚校尉,剽者轻快又敏捷,姚者勇猛劲急代表美好。剽姚者,又勇猛又轻快又美好,这里面充满了汉帝对这位小将的期待呀。”
汉武帝时期
将要出征的霍去病眼中迸发着光彩,“姨父,你看天幕都说了我此次出征必立大功,你得让舅舅给我多派一点任务。”
刘彻哈哈大笑,他向来待霍去病跟看宝贝似的,更是倾心培养,望着他成才。
“听见没,大将军,朕的剽姚校尉可是不满意你了。”
卫青也是一脸的无奈,他看向霍去病的眸中充满了宠溺。
“陛下,这孩子还小着呢。”
霍去病咧嘴一笑,向着卫青说道:“大将军,请称呼职务!”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3/4843148/4422096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