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八零军婚:疯批女替嫁杀疯了 > 第111章 羊城南沙技校

第111章 羊城南沙技校


有了沈凤娇羊城高考状元的身份。

《高考精华思维导图与解题技巧》大受欢迎。

希望印刷厂门口,人头攒动。

即便是高考结束一周后,排队在印刷厂门口求购《解题技巧》的热度,还是持续升温。

沈凤娇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门口排队的人群。

这些人泾渭分明的分成两伙。

一伙人相互拥挤推搡,显然是倒卖图书的商贩。

另一伙人,虽然脸上无不焦急万分,但还是有秩序的排着队。

这是一些年轻人。

他们大多神情落寞,带着行李。

其实他们有另一个统一的称呼,高考落榜生。

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尚未安排返城的知青。

对于1981年高考不到5%的录取率来说,落榜的考生也在所有考生的5-50%。

毕竟这年月高考有预考,预考就刷下去了一半人。

印刷厂厂长老马,站在沈凤娇身边小声说:“沈医生,这几天总有年轻人打听厂里还招不招工。”

马国庆是家属院专家楼的老专家。

曾经是鲁省印刷厂的总工,特殊年代过后,患上了抑郁症。

后来被【凤川制药厂】的解郁开窍丹治愈。

放下一切,来到南沙。

原本还因为自己不会教书,也不是医学和化工领域的人才而苦恼。

没成想,沈凤娇像变魔术一样,变出了个印刷厂。

他自告奋勇的申请去印刷厂工作,没成想沈凤娇大手一挥,直接让他当了厂长。

“马厂长,你说的这个现象我也发现了。”

沈凤娇微微叹气:“附近好几个村子的知青,都想来咱们这工作,但......”

马国庆不甘心的说:“这些可都是宝贝,也就赶上这两年考试的人多,不然不少人是很有希望考出去的。”

在马国庆的坚持下,大量周围的知青被吸纳到印刷厂、制药厂和化肥厂。

沈凤娇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股被时代洪流,暂时搁浅的、庞大而优质的人力资源。

大量天才因为高考录取率低,被拒之门外。

更有不少知青,根本拿不到高考的名额。

这些落榜生和知青的底子不差。

知青们更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了坚韧的意志品质。

来不及想太多,她能做的始终有限。

沈凤娇带着几本刚刚印刷出来的《农业技术手册》样本,前往专家楼。

这些老专家们,自从上次帮沈凤娇校对《解题技巧》后,又看到印刷厂的大获成功,纷纷动了“做点什么”的心思。

浙省农机院的刘老,听朋友说粤省的南沙有一处世外桃源。

于是带着老伴过来养老,这一住就是大半年。

沈凤娇这就是房子多,专家少。

刘老说要给钱,沈凤娇怎么也不答应。

这成了刘老心里的一个疙瘩。

印刷厂崛起后,刘老第一时间就把自己整理的农业技术笔记拿给沈凤娇。

她看过之后,大喜过望。

这个时代百废俱兴,农业自从有了包产到户后,积极性有了大幅度提升,对于化肥和农业技术的要求与日俱增。

这农业类型的技术书籍,绝对是个大杀器!

所以沈凤娇给【羊城希望印刷厂】安排的第二个明星产品就是----《农业技术手册》。

她带着样本去专家楼找刘老。

路上,看到几个知青帮着家属院的老人修理录音机。

他们有的给老专家们打扫卫生,有的教孩子识字,有的向老专家们请教学问。

动作认真仔细,态度端正。

刘老感慨道:“沈医生啊,技术要发光,靠我们这些老骨头不行。还得靠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啊!现在各大工厂技术断层严重,这些年轻人又苦于没有实践和学习的机会......”

突然间,沈凤娇脑海里灵光一闪!

刘老的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沈凤娇。

她猛得站起身:“刘老您说的太对了!”

沈凤娇如获至宝似的喃喃自语:“技术断层,人才断层。外面那么多有潜力,却没学上的年轻人,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办一所学校!”

沈凤娇的脑海里闪过自己关联的这些公司。

【凤川制药厂】:运转良好,二期三期工厂投产后,持续需要技术工人,不过对技术性要求不高。

【丰年化肥厂】:一期工程很顺利,二期三期工厂在鹏城。招募工人都是鹏城的宋云飞在想办法。

【南沙海瑞冷链物流公司】:需要大量货车司机,这是个纯技术工种,需要大量的时间训练。

【绿色生态基地】:落户在鹏城,需要农业技术人才,和大量农民。

【华瑜电子厂】: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虽然鹏城的宋云飞和电子厂的陈凡、阮建雄很有才干,但技术人才限制了华瑜电子的发展。现在只能接一些代工的项目。

【羊城希望印刷厂】:落户羊城,增加生产线甚至上马二期工程,是迟早的事。同样需要大量产业工人。

这还不算苏氏集团即将投产的纺织厂。

这么算下来:物流公司、绿色生态基地、电子厂、印刷厂和纺织厂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

现在这些技术人才的贫瘠,已经有开始限制工厂发展的趋势了。

技术学校的建立可谓是迫在眉睫!

【羊城南沙技术学校】的蓝图,快速在她的脑海里显现出来。

这是一个面向高考落榜生、待业青年,以及本地初高中学生招生的学校。

专业设置必须与沈凤娇的现有产业紧密结合。

至少包括:

电子装配与维修(电子厂),化工工艺与质检(化肥厂、制药厂),印刷技术与管理(印刷厂),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绿色蔬菜基地),驾驶技术与汽车修理(运输公司),基础财会与营销。

这件事情和刘老一说,刘老乐得拍手叫好!

一时间,专家楼所有退休的老工程师,老技工,老师傅纷纷主动请缨来担任实操导师。

几个工厂也下派技术骨干,充当临时教师。

老专家们,你联系我,我联系你。

纷纷邀请外地的专家、技术大拿一起到南沙共同打造南沙技校!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3/4843463/4418212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