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八零军婚:疯批女替嫁杀疯了 > 第109章 羊城南沙希望印刷厂

第109章 羊城南沙希望印刷厂


沈凤娇吐出一口浊气,一边回忆,一边开口。

“这个印刷厂,我是最近才有的想法。”她自嘲的说:“这段时间,我的摸底成绩不错,大家说什么的都有,质疑的声音也不少。”

她简单介绍了因为帮患者治疗抑郁症,军区有几位大学老师,还有一位高三教研组组长,给了她不少复习资料。

“我就结合这些资料,再加上自己整理和总结的题目,总结了一整套复习资料。”

张勇试探性的问:“那就是说,咱们的印刷厂要印这些学习资料?”

沈凤娇笑呵呵的说:

“市长,您觉得现在的高考难吗?”

张勇点点头:“自然是很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就是了,”沈凤娇很是感慨:“我算是走狗屎运了,考试成绩还不错。绝大部分考生却是落榜了,要复读。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复习资料就是急需的书籍。”

她拿出那本厚厚的《高考精华思维导图与解题技巧》手稿,拍在桌面上!

“咱们就印这个!”

沈凤娇双手叉腰,自信的说:“后面我把内容扩展分册,每个科目一本。”

她大大咧咧的指着自己的鼻子:“我现在要热度有热度,要成绩有成绩!咱们的书肯定能大卖!”

张勇哈哈大笑:“你个女娃娃倒是不客气!”

“那还客气啥!”沈凤娇翘着二郎腿:“怡和洋行既然把我推向前台,那咱们不做点什么,岂不是浪费了人家的苦心。”

她目光炯炯的看向张勇:

“现在整个粤省,甚至全国都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好奇,我是怎么复习的。

我们正好趁着这一波热度,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把这套能真正帮助到考生的资料印出来,推向全国!”

张勇在空中用力的挥舞了一下拳头:“有意思,够爽快!”

他拍了拍桌面上的复习资料:“我做人做事,就喜欢爽利的、大大方方的,咱们要做就面向全国!”

在张勇的全力支持下,【羊城南沙希望印刷厂】火速立项。

为了赶工期,羊城特批了一个废旧的机械厂房,立马改造升级。

另一面,沈凤娇熬夜修改出来的《高考精华思维导图与解题技巧》,最终改编成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和历史几个部分。

张勇直接给市属的老印刷厂,羊城印刷厂下达了死命令。

一周之内,必须开足马力,替《羊城南沙希望印刷厂》印刷10万册!

军区家属院专家楼。

沈凤娇主持,给在专家楼的老专家们开了个小会。

“各位叔叔阿姨,各位领导和专家,我今天是来找大家求援来的。”

沈凤娇从包里,拿出印刷厂各个科目的样本,递给大家。

“咱们和羊城准备搞一个印刷厂,第一排准备印刷高考复习资料。”

她转头看向人群里的韩致远和白秀萍两人。

他们现在是军区中学和小学的负责人。

“韩校长和白校长,以及远在首都的何静秋何老师,都给与我不少帮助。我编辑的资料框架,也来自于大家给的资料。不过具体内容是我整理总结的。”

她言辞恳切地说道:“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更何况我只是一个高三学生,而在座的各位,都是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和老专家。

原本我根本没有资格去开书立传。但由于境外某些人在暗中搅动风云,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借助这个机会,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此,我恳请大家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帮我对这本书进行排版、校对以及审核其中的内容。当然,我也会在这些出版资料中,将大家的名字一一列上。”

听到这,韩致远面带微笑地回应道:“沈医生,您真是太客气啦!咱们这些老家伙,哪一个的性命不是您给救回来的呢?”

沈凤娇赶忙连连摆手:“军区家属院专家楼刚开始的时候,确实都是全国各地的病友。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朋友、朋友的朋友,也都陆续慕名而来。再说治病的事,就不合适了。”

这些老专家们,虽然有些地方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但也并非总是有事情可做。

所以,当他们一听说有这样一份工作。

不仅可以帮忙,还能够在书籍上署名的时候。

自然是非常高兴,纷纷举起双手表示欢迎。

首批十万册以极快的速度投放到了市场。

借着“羊城女状元(预估)秘籍”、“被国际资本看好的‘天才少女’的学习方法”等噱头。

《高考精华思维导图与解题技巧》一经上市,立即引发抢购狂潮。

真的是一时间,“洛阳纸贵”!

书店门口排起了长龙,订单如同雪片一样飞向造纸厂。

最郁闷的可能是羊城造纸厂。

突然出来这么一个新贵造纸厂,工厂没建成就开始卖书,全靠自己代工。

现在订单全都堆积到自己这了。

感觉自己好像已经成为【羊城南沙希望印刷厂】分厂......

【羊城南沙希望印刷厂】之所以能让张勇下这么大力气。

主要是因为股权结构上,羊城市政占了绝对大头!

虽然说是捐献一个印刷厂,但实际上,也就是羊城作为控股股东,其余小股东跟着吃肉。

羊城市政府占据51%的股份,剩余的49%,沈凤娇个人占据39%,苏氏集团占据10%。

原本苏氏集团并不看得上,羊城这个小小的印刷厂。

但沈凤娇为了体现港商捐献工厂的这个噱头,强行让苏氏集团留了10%的股份。

总投资不到100万的小印刷厂,真的赚钱吗?

答案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包括沈凤娇!

等不到高考成绩发布,首批10万册资料一扫而空。

第二批20万册,还没等走出印刷厂,就被订购。

张勇不得不再次协调印刷厂的建造进度,一切加班加点。

人休息,机器和工地不休息。

工程进度,向鹏城看齐!

图书的利润高得惊人。

这30万册卖出去,建设印刷厂的投入就已经回本。

有趣的是,【羊城南沙希望印刷厂】还没有建成呢......

这就是八零年代,充满奇迹和魔幻的八零年代!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3/4843463/441821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