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荣庆堂内的气氛本就凝滞,贾赦坐在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扶手,眼神时不时瞟向门口,盼着有人能来打破这尴尬。
贾政则端着茶碗, 顾然的话听着温和,可字字都往 “书院” 上引,明摆着是替陛下施压,可他偏不能反驳,只能陪着笑脸应和,额角已渗出细汗。
顾然端坐在上首,一身官袍衬得他面色愈发沉静,目光扫过贾政时,带着几分调侃的蔑视:“贾大人,陛下对书院之事极为看重,前日还特意问起,本官给陛下说荣国府素有书香底蕴,而且贾大人转任了吏部,想来阖府都是和睦的。”
他顿了顿,端起茶抿了一口,“再说,这书院选址一事,可不能再拖了,今儿是大人府上的诗会,雅致的很。”
贾政心里叫苦不迭,早知道顾然会借着诗会在此,他就拦着了,可如今他只能勉强挤出笑容:“顾大人所言极是,”
“斟酌自然是该的,” 一旁的孙尚书放下茶碗,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只是贾大人也知晓,教化之事刻不容缓,陛下还等着回话呢。再说,顾大人一片苦心,也是为了荣国府好 —— 如今薛家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外头已有闲话,说荣国府只顾着自家纷争,不顾朝堂大义,若能借着建书院的事挽回些名声,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话说的太明了,戳中了贾政的痛处,他脸色微微一僵,刚要开口辩解,就见门口传来脚步声,贾宝玉和薛宝钗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两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委屈和难堪。
贾母一见他们进来,连忙黑着脸招手:“宝玉,宝钗,你们怎么回来了?诗会可是完了。”
贾宝玉一肚子火气,刚要开口抱怨,就见顾然和孙尚书都在,顿时把话咽了回去,只低着头嘟囔:“林妹妹那边不让我待,说诗会不能有外男在。”
薛宝钗则走到贾政身边,屈膝行了一礼,声音带着几分委屈:“老爷,静怡郡主说诗会只许未出阁的小姐参与,我和宝玉只好过来,看看老爷这里有什么吩咐。”
她这话一出口,荣庆堂内的气氛更微妙了。贾政和贾赦对视一眼 —— 静怡郡主是安王的妹妹,身份尊贵,她都这么说了,他们还真没法反驳,可让宝玉和宝钗就这么灰溜溜地回来,传出去又是一段笑话。
顾然抬眼看向贾宝玉,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威严:“静怡郡主所言极是。诗会本是闺阁雅事,外男参与确有不妥,荣国府乃世家大族,更该注重礼节,免得让人笑话。”
贾宝玉被顾然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想说 “这里是我家”,可看着顾然严肃的神色,又不敢开口 —— 他虽不懂朝堂之事,却也知道顾然是陛下看重的大臣,连父亲都要让他三分,自己哪里敢得罪。
贾赦见状,连忙打圆场:“顾大人说得是,是我们宝玉不懂事,冲撞了郡主,回头我定好好教训他。只是诗会那边,有静怡郡主和几位小姐,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岔子,咱们就安心等着她们便是。”
孙尚书笑着点头:“老大人想得周到。”
顾然也跟着附和:“林姑娘聪慧过人,办诗会定有独到之处。等诗会结束,咱们正好能看看她们的诗作,也算是沾沾雅气。”
贾政见顾然和孙尚书不再提书院的事,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连忙顺着话头道:“顾大人和孙尚书肯赏脸等候,是荣国府的荣幸。我已让人备下薄茶点心,咱们边吃边等,也好让宝玉陪在一旁学学规矩。”
贾宝玉则坐立难安,心里总想着诗会那边,可看着顾然和孙尚书在场,又不敢贸然离开,只能时不时地望向门口,盼着能有潇湘馆的人来传个信儿。
荣庆堂内的众人各怀心思,唯有顾然神色坦然,偶尔与孙尚书聊几句朝堂之事,贾赦则干脆装聋作哑,只偶尔应和两句,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把这烫手的山芋丢给贾政,免得自己被牵扯进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小丫头的脚步声,进来回话:“老太太,老爷,林姑娘那边打发紫鹃姐姐来了,说郡主让问问,顾大人和孙尚书要不要过去瞧瞧?”
顾然和孙尚书对视一眼,都露出了笑意。顾然站起身:“郡主让去,那自然是要去的。能亲眼瞧瞧姑娘们的诗作,也是一桩美事。”
孙尚书也跟着起身:“我也正想看看我家三丫头的本事,咱们这就过去吧。”
贾政和贾赦连忙起身陪同,贾赦也笑着说:“正好我也去瞧瞧,看看玉儿和郡主她们都作了些什么好诗。”
贾宝玉一听能去潇湘馆,顿时来了心劲,刚要起身,竟有些犹豫------贾政可是正黑着脸看着他呢。
贾宝玉心里不服,说是不能有外男去,可顾然他们就怎么能去?难道这些人就不是外男?
贾赦看出了他的心思,淡淡道:“你若是身子乏了,便在荣庆堂歇着。”
贾赦才觉得心里松快了点,不用干坐着,这贾宝玉怎么就没有一点眼色呢。
其实,贾赦的心里是不愿意掺和的,大观园与他能有什么干系?那园子是为了贾元春省亲才建的,原本他还想占点好处,可他是一两银子的好处都没有占到。
那园子摆明了就是留给贾宝玉的,与他们大房何干?
况且,如今他交好了北静王,只要北静王不点头,那他就不会去帮衬贾政,他才不给二房当枪使呢。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3/4843515/4416675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