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盛唐的王炸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中国人一想到大唐,脑海中就浮现出这样一种气质——开放、包容、自信,乃至狂傲、不羁、奔放,这种气质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具有的,但这繁华宏伟、万国来朝的背后,并非全无隐患。”
“这个隐患,不是李隆基统治时期才有的,而是在更早的李世民时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这个种子,就是大唐与生俱来的国际化基因。”
【应该是五胡乱华期间吧。】
【这个时候五胡乱华都过去200多年了。】
【小人畏威不畏德,这话用在胡人身上是一样的。】
看到这条弹幕,苏铭点点头:
“没错!旧唐书中就有一段,说回纥人看到郭子仪,下马便拜说,‘啊!我爹来了!’”
“胡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种族,你打我,我打不过,但我服你,我就认你当爹。李世民把这些胡人部落都打了一圈下来,李世民就被尊为了天可汗。”
“俗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可人家都喊你叫爸爸了,你总不能把他们都杀完,或者扔一边吧?于是那些被大唐打服的胡人部落,只要表示臣服,大唐就展现出天朝上国的风度,不仅不怎么交税,甚至承认他们的高度自治权。”
【赞美慈父。】
【名义臣服,但还是部落酋长说了算。】
【但儿子也不是好当的啊,打仗了他们要先上的,打起来他们就是第一梯队的敢死队!】
【那肯定的啊,不然为啥不杀光他们?就是留着有用啊,李世民又不傻逼。】
【好家伙,咱们是一国两制,大唐是一国两百制是吧?】
“家人们说的都没错。”苏铭肯定道,“大唐的疆域实在太辽阔了,朝廷的政令不可能做到事事通达,所以对这些附庸部落采取‘一国两制’,是最优解。”
“我不收你的税,甚至还倒贴钱粮,教你文化,帮你发展。而你需要付出的,仅仅是承担军事义务。一旦大唐需要打仗,你们这些‘干儿子’部落,就得自带干粮和人马,跟着‘老爹’一起上。”
苏铭摊了摊手:“这种恩威并施的策略,在初期为大唐带来了无穷的战力。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维护这天朝上国的威严,就需要海量的兵力和钱财去支撑。”
“问题,就出在了钱和兵上。”
“先说钱。唐朝初期的财政,靠的是均田制。这个制度的初衷非常美好,开国之初,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种地交税,简单高效。同时,还能有效抑制官僚豪强兼并土地,防止他们过度浪费。”
“要知道,在古代,浪费可比贪污可怕多了。”
“贪污有法律制裁,但浪费是无罪的,比如一个官员,可以为了掩盖自己贪污几千的罪名,搞出来一个浪费几万的项目来打掩护。”
【是的,也不会搞出400亿的社保挪用。】
【em? 您好, 请开门取快递。】
【这就不得不问为什么楼下那条街一修就修十几遍了。】
【世界通用。】
【主播,你敢说我们不敢听啊。】
【怕什么,铭哥说的是唐朝「狗头」】
苏铭的语调沉了下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均田制的初心是好的,但豪强们的避税手段,那是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我可以伪造假的土地合同,说这地早就卖了。我也可以把原本的业主杀了,说这地是我租的。我还可以把土地挂靠在寺庙名下,因为唐朝的寺庙是免税的。一来二去,国家的税收缺口越来越大。”
“那这部分税收亏空了,国家怎么办?很简单,加倍从那些老实巴交的贫苦百姓身上刮。”
“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恶性循环!”
“从李世民到李治时期,百姓的田少了,但起码还有。可到了天宝年间,不仅没有田,朝廷还伸手找你要田!”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土地兼并!”
【它来了,它来了!几千年不变的问题它走来了!】
【知道为什么唐武宗要灭佛了吧!灭佛期间搜刮出来的良田数千万顷啊!数千万啊!】
【呵呵,现在的少林寺不也这样。】
【直播间不想要了啊?快闭嘴吧你!】
【……】
“土地兼并的后果,就是国家越来越无地可分,但征税率却畸高不下。在那个时代,老百姓是靠土地活命的。没有了地,他们能怎么办?”
“要么活活饿死,要么上山当土匪,要么就只能去当兵。”
“可唐朝初期施行的是府兵制,可能很多家人们不太了解府兵制,其实就是兵农合一。士兵平时是农民,自己种地,免除赋税,但打仗需要自备装备和粮草。我们小时候背的《木兰诗》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说的就是这个情况。”
【早期是私兵,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李世民那个时候肯定待遇不错,等到了李隆基那个时候,都是新兵了,谁管你?】
【这不是老美吗?装备自备。】
【说是闲时农民,大唐那个打仗频率哪来的闲时?】
【哈哈哈,这倒是。】
“这个制度在唐初很管用,但为什么后来不行了?”
“因为均田制崩溃了啊!”苏铭一拍手,“你想想,如果你是一个府兵,你花光积蓄买了战马铠甲,跟着大军出去打仗,九死一生回来,却发现家里的田被隔壁的豪强霸占了,父母妻儿全饿死了,你是什么心情?”
“府兵制的瓦解,导致大量曾经的士兵破产,沦为流民,或者干脆啸聚山林,成了‘梁山好汉’。而这些上过战场、懂军事的府兵,后来就成了安史叛军的重要兵源。”
【所以说,安史之乱的根源是环环相扣啊!】
【是我也落草去了。】
【难怪安史叛军怒气值拉满了,原来是开局自带一件无终恨意。】
【开元盛世也是一堆的雷,一个爆了全都爆了。】
“李林甫用募兵制代替府兵制,国家招募丁男当职业军人,管吃管住还发工资,免除一切赋役。这确实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短期来看,国家也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职业军队。”
“但它的弊端同样致命。”
“第一,耗钱!待遇提上去了,朝廷的开支就成了天文数字。国库一旦空虚,养不起兵,军队的战斗力就会立刻下降。天宝年间,唐军在边境对南诏、契丹、吐蕃乃至大食的战争,败仗越来越多,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李隆基那个时候,就算打败仗,对面也讨不到好处的。】
【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李隆基是这样的,对他来说打输了就是打输了,他可是天可汗,他怎么能输呢?】
【就他?天可汗?他也配!别侮辱我们二凤可以吧?】
“仗打不赢,李隆基着急啊!为了提高边军的战斗力,他选择了权力下放,让边疆的军区司令,也就是节度使,集军权、财权、人事权于一身。这就为后来的地方割据埋下了最深的祸根。”
“再加上李隆基这个人,偏爱宦官、外戚和投降的胡人将领。他觉得这些人根基浅,没背景,对他更忠诚。而且胡人将领普遍嗜血好战,正好可以拿来当炮灰,去管理那些同样桀骜不驯的‘干儿子’部落。”
“偏爱这些人,本身问题不大。”
“但当这种偏爱,和募兵制、节度使制度加在一起,就成了王炸!”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3/4843860/4353521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