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在民国美容美发 > 第141章 薪火

第141章 薪火


“郑老板!”

郑小河正准备关上店门,沈清韵快步从暮色中走来,脸上带着难得的光彩。

“沈老师?快请进。”郑小河将门重新推开。

沈清韵走进店里,从布包里取出一个用牛皮纸仔细包着的小册子。

“出来了!婉如她们三个,今天下午都放出来了!”

郑小河接过那本还带着墨香的小册子,封面上用工整的毛笔字写着《识字明理初阶》。

“太好了!孩子们都还好吗?”

“瘦了些,身上有些伤,但精神还好。”沈清韵眼中闪着泪光。

“多亏了各方奔走…这是我们在她们出来前赶印的第一版教材,我想着一定要送您一本。”

郑小河翻开册子,里面用端正的楷书写着简单的字词和短句,配着浅显的释义。

在“人”字旁写着“仁者爱人”,在“家”字旁注着“家国一体”。

“编得真好。”郑小河轻声说。

“沈老师,这本册子……我能给阿秀看看吗?她是我店里的姑娘,最近也在学认字。”

沈清韵眼睛一亮:“阿秀姑娘在学字?”

“就在码头那边,杨先生的夜校。”郑小河说  ,“每天晚上都去,认真得很。”

“杨先生……”沈清韵点点头,“我知道他在那里办学。虽然被学校开除了,但他这份心,比在学校时更可贵。”

阿秀从后间出来,看见沈清韵,恭敬地问好。

“阿秀,你来。”郑小河招手让她过来,把册子递给她,“沈老师送的识字课本,你看看。”

阿秀双手接过册子,小心翼翼地翻开,眼睛里顿时放出光来。

“这字写得多清楚!还有解释!”

沈清韵温和地问:“听说你每晚都去杨先生那里学字?”

“嗯!”阿秀用力点头。

“已经学了好几天了。杨先生教得可好了,就是…就是有时候他写的字太快,我记不住。”

“初学都是这样的。”沈清韵说。

“我那里还有些旧石板和石笔,明日给你送些来。可以在石板上练习,写错了擦掉重写,省纸。”

阿秀惊喜地看着沈清韵:“真的吗?谢谢沈老师!”

“你在杨先生那里,都学了些什么字?”沈清韵问。

阿秀如数家珍地报起来:“天地人,日月星,水火土,山川河,还有春夏秋冬,东西南北……”

“记得很牢。”沈清韵赞许地点头,“杨先生还教别的吗?”

“有时候教完字,会讲些小故事。”阿秀说,“讲岳母刺字,讲班超投笔从戎,还讲过鉴真东渡…大家都爱听。”

沈清韵和郑小河对视一眼。

“杨先生是个有心人。”沈清韵轻声说。

阿秀好奇地翻着手中的册子:“沈老师,这个‘仁’字怎么讲?”

“仁者爱人。”沈清韵接过册子,指着上面的注释。

“就是要待人宽厚,有爱心。你看这个字的写法,两个人相依相靠,就是要人与人互相扶持。”

阿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本册子你留着看吧。”沈清韵把册子放回阿秀手中。

“若有不懂的,可以来问我。我在明德女中,你知道地方的。”

阿秀紧紧抱着册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沈老师,”郑小河问道,“婉如她们出来后,有什么打算?”

“先在家休养一段时间。”沈清韵说。

“学校是回不去了,开除的通知已经贴出来了。不过她们说,正好可以专心帮我们编写后续的教材。”

“后续的教材?”

“是啊。”沈清韵从布包里又取出两本册子。

“这是第二册和第三册的初稿,正在修改。等婉如她们身体好些,就可以开始刻版印刷了。”

郑小河接过稿本翻看,第二册已经开始讲解简单的成语和典故,第三册则收录了些浅显的诗歌和散文。

“内容越来越深了。”

“循序渐进嘛。”沈清韵说。

“总不能一直停留在认字阶段。我们要教的不仅是识字,更是明理。”

阿秀在一旁小声念着册子上的句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沈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国家的兴衰,每个普通人都有责任。”沈清韵耐心解释。

“就像现在,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坚持该坚持的,就是在为国家出力。”

阿秀用力点点头。

“杨先生那边,”郑小河问,“现在有多少学生了?”

“现在有二十个多人。”沈清韵说。

“大多是码头工人、黄包车夫、小贩还有几个和阿秀差不多大的姑娘。杨先生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出来了,买煤油、粉笔,还给大家准备茶水。”

“他这样太不容易了。”

“是啊。”沈清韵叹气。

“所以我们在想办法,看能不能暗中支援他一些。至少纸张笔墨不能让他一个人承担。”

阿秀突然说:“我…我可以把每月的工钱省下一些…”

“你的心意很好。”沈清韵温和地打断她。

“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字认全,把道理学通。帮助别人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出钱。”

郑小河想了想。

“店里每月都有些废弃的账本,有的只写了半页。我可以裁下来空白的,送给杨先生。”

“这个主意好!”沈清韵点头,“废纸利用,既省钱又安全。”

“沈老师,”阿秀怯生生地问,“我…我学完这本册子,能继续学第二册吗?”

“当然可以。”沈清韵微笑。

“只要你肯学,我们就会一直教下去。知识就像火种,一个人点燃了,就要传给下一个人。”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家明来接阿秀去夜校。

“家明来得正好。”郑小河说,“沈老师送了一本识字课本给阿秀。”

家明接过册子翻了翻:“这书编得真不错。比我们在学堂里用的课本还好懂。”

“你若是得空,也可以去杨先生那里看看,顺便和阿秀做个伴”沈清韵说。

“我们有几个学生印完这批书,会去杨老师那帮忙教学。听说你读过几年书,可以教教初学者。”

家明挠挠头:“我这点学问,哪敢教人…”

“学问不在深浅,而在真心。”沈清韵说。

“杨先生一个人教二十多个学生,学生们基础不一,可能学得不扎实。要是您有空,不知道能不能去帮衬一下?”

家明看了看郑小河,见她点头,便答应下来:“那我抽空去找杨先生。”

沈清韵又从布包里取出一个小布袋:“这里有些石笔,先给阿秀用着。石板我明日找时间送来。”

阿秀接过石笔,像捧着宝贝一样小心。

“时间不早了,”沈清韵起身,“我该回去了。郑老板,阿秀,顾小哥谢谢你们。”

送走沈清韵,阿秀还沉浸在兴奋中,反复翻看着那本《识字明理初阶》。

“郑姐,我想今晚就把这本书带给杨先生看看。”

“去吧。”郑小河点头,“记得代我们向杨先生问好。”

家明和阿秀离开后,郑小河轻轻关上门。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3/4843867/4358860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