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李渊发难!李恪解围!
李世民压下心头火气,挤出一个生硬的笑容:
“父皇说笑了!”
“承乾自然在场。只是殿内人多,他坐在后面,未能及时上前。”
说罢,他转首,目光投向李承乾的方向:
“承乾,还不速速上前,给太上皇敬酒!”
这一声,如同敕令,也将全场目光,吸引到了那个落魄的废太子身上。
李承乾微微震了一下,抬起头,脸上血色褪尽,眼神空洞而麻木。
在众人或怜悯、或好奇、或嘲讽的注视下。
他站起身,步履有些虚浮地走到御座之前。
内侍备好酒樽,李承乾颤着手接过,对着李渊深深一揖,声音干涩沙哑:
“孙……孙儿承乾,敬祝皇祖父……福寿安康。”
李渊看着这个形容憔悴的长孙,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复杂情绪。
“承乾”这个名字,还是他亲自取得,对于这个孙子,李渊也颇为喜欢。
看到他落得如今的地步,李渊心里不是滋味。
但更多的,是一种借此打击李世民的快意。
李渊知道自己反抗不了李世民,他也承认无论行军打仗,还是治国理政,自己都不如这个儿子。
但这并不代表,李渊心里就没有怨气。
李渊当然有怨气!
堂堂大唐开国皇帝,皇位却被儿子夺了去,就连两个儿子,也被李二给杀了!
这得多窝囊?
偏偏他不仅无法报仇,反而只能窝在大安宫里,半步都离开不得,形同监禁。
是个人都有怨气!
只是平日里能发泄怨气的机会不多,今日抓住了机会,当然要发泄一二。
李渊并未立刻饮酒,而是伸手虚扶了一下,用一种看似宽和的语气叹道:
“哎,起来吧,好孩子。瞧瞧,这才几天,怎的消瘦清减了这么多?”
“可是平日饮食不周,还是心中郁结难解啊?”
“你是朕的嫡长孙,自幼聪慧仁孝,朕是知道的。”
“纵然有些少年人的错处,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终究是血脉至亲,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说到这里,李渊摇了摇头,一脸痛心与不解:
“如今在这除夕宴上,连个靠前些的位置都……”
“唉,罢了,罢了!过去的都过去了!”
“你能来,皇祖父心里就高兴。这酒朕喝了!”
说罢,李渊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可他的话,就像软刀子戳在李世民心上。
李世民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难看,胸膛微微起伏,显然怒气正在积聚。
太上皇这番话,表面上是在宽慰李承乾。
实则句句都在指责他李世民,太过刻薄寡恩,不顾念父子亲情!
血脉至亲?
更是在骂他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杀弟囚父,冷血无情,猪狗不如。
这简直是在皇室面前,打他这个皇帝的脸!
李世民顿感脸上火辣辣的,有些下不来台。
他想厉声反驳,想斥责李渊不明是非,想阐述自己已是法外开恩……
但今日是除夕岁宴,是家宴,却又发作不得。
全场妃嫔、皇子公主,大气不敢喘,生怕触怒皇帝,殿内气氛凝固。
一时有些尴尬。
就在李世民脸色铁青之际,一道清朗从容的声音适时响起,打破了尴尬:
“皇祖父此言,实在是慈爱之心,令人动容!”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秦王李恪手持玉杯,缓缓站起身。
恪儿?
李世民眼睛一亮,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心里顿时升起希冀之色。
李渊也看向李恪,微微眯了眯眼,面露不虞。
李恪先是对着李渊行了一礼,语气不卑不亢:
“孙儿尝读史书,见古之贤君,往往于家国、情理、法度之间,难以两全。”
“昔日尧舜亦有丹朱、商均之憾,非其不慈,实因社稷重器,非私爱可轻授;天下公器,需德才方能居之。”
这番话先以古代圣君为例,暗示即便是尧舜这样的明君,在处理儿子的问题上,也有无奈和遗憾。
这并非他们不慈爱,而是江山社稷太过重要。
这既给了李世民一个台阶,也暗指李承乾之前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亏德才。
紧接着。
李恪话锋一转:
“大哥昔日身处东宫,乃大唐国本所系!”
“身边难免有宵小之辈环绕,阿谀奉承,蛊惑圣听,以致行差踏错!”
“父皇身为天子,统御四海,赏罚需明。”
“若因私情而废国法,则纲纪紊乱,何以服众?”
“父皇对大哥之处置,看似严苛,实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更是为了维护我大唐法度之尊严,警示后世皇子,需谨言慎行,克己复礼。”
李世民听得连连颔首,心里是极为认同。
他就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度、教育其他皇子,不得不做的“无奈之举”。
李恪继续道:“皇祖父念及血脉亲情,垂怜孙儿,此乃人之常情!”
“更是我李家门庭之福,彰显天家并非只有冰冷法度,亦有温情在。”
“父皇与皇祖父,一位执掌国法,铁面无私;一位顾念亲情,慈爱为怀!”
“看似角度不同,实则皆是出于对我李家江山、对后世子孙的深谋远虑。”
说到这里。
李恪举起酒杯:“今日除夕,辞旧迎新,正是一家团圆,展望未来之时。”
“过往种种,譬如昨日死;此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随即,李恪面向全场,朗声道:“儿臣提议,吾等共同举杯,一祝皇祖父松柏长青,福寿绵长!”
“二祝父皇、母后圣体安康,江山永固!”
“三愿我李氏宗亲,和睦团结,共佑大唐,岁岁年年,繁荣昌盛!”
李恪这番话引经据典,情理交融,既维护了李世民的权威和决策的正确性。
又给足了李渊面子,承认其慈爱之心。
最后更以一番祝酒词,将现场的尴尬氛围,巧妙回到了节日的温馨上。
李世民闻言,看向恪儿眼中充满赞赏与欣慰。
恪儿这番应对,简直说到他心坎里去了,既解了他的围,又全了场面。
然而李渊不这么想!
虽然李恪句句尊敬,还肯定了他的“慈爱”,也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但李渊是谁?
大唐开国皇帝!
现在的太上皇!
就算他李渊再落魄,也轮不到一个流着前隋血脉的余孽,可以评头论足。
而且。
李渊可是知道,李恪杀了他的七子李元昌。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305/4361413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