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舅父诸葛亮 > 第九十八章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第九十八章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蒯焕自报姓名,其余民夫还没什么反应,可是听在邓艾耳中,却仿若晴天霹雳,骇得邓艾面如土色。

如果说,南郡之战以前蒯焕还需隐藏锋芒,战绩没有宣扬出去的话。那么南郡之战以后,关羽自然不会继续隐瞒蒯焕的功绩,因此蒯焕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很快就被传播了出去。

饶是如此,普通人也接触不到这个层面的消息。

然而邓艾素有大志,平常喜欢通过各种渠道探听消息,否则也不会猜到关羽和张辽在汝南郡对战。

这些消息看似简单,实际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普通人永远接触不到,哪怕张辽威震逍遥津,哪怕关羽威震华夏,还有许多底层百姓未曾听闻二人之名。

正是因为邓艾孜孜不倦对于信息的搜集,才拥有远超常人的目光与见识,最终能够以微末之身而居高位。

他正是知晓蒯焕在襄樊之战的所作所为,才对此人非常忌惮。

如今得知蒯焕亲自领兵追击自己,才明白自己的疑兵之策为什么会被看穿。

从一开始,邓艾就搞错了自己的对手。

若是关平引兵来追,必然会被疑兵所迷惑,最终错失追击自己的最佳时机。

只是对手换做蒯焕,对方却能很容易从那简陋的计策中看出破绽,继而推断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此时的邓艾,已经不抱任何侥幸。

论智谋,邓艾未必比得上蒯焕。

论麾下战斗力,莫说是数千战五渣的民夫,就算是魏国精锐步卒,在面对千余骑兵的时候,也很难战而胜之。

“将粮车推倒挡在路上,阻碍敌军骑兵前进!”

邓艾现在又不结巴了,对着慌乱的民夫们大声喊着。

“放箭!”

蒯焕引军追至,却不给对方任何准备的机会,声音在官道上空炸响。

话音落下,骑士们早已骑在战马上弯弓搭箭,箭矢如密集的黑雨,带着尖锐的破空声,朝着前方乱作一团的民夫群射去。

民夫本就是临时征召而来,哪见过这般阵仗?

他们当初之所以能够挡住关平麾下弓箭手的射击,只是因为邓艾的提前准备罢了。

如今民夫们毫无防备,弓箭手就是这些身无片甲之人的天敌。

至于为什么蒯焕麾下的骑兵会骑射,道理也很简单。荆州处于南方,极度缺马,能够被挑选为骑兵的士卒,绝对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就算不能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骑射却也是挑选的必备条件之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精锐骑兵就算不骑马步战,面对邓艾麾下的民夫也能以一当十。

民夫们起初听到马蹄声时已慌了神,此刻看到箭雨袭来,顿时爆发出成片的哭喊声。

有人扔下粮袋往路边逃,有人抱着头缩在粮车下,还有人被箭矢射中,捂着伤口倒在地上翻滚。原本还算整齐的运粮队伍,瞬间乱成一团。

蒯焕勒马立于阵前,目光锐利地扫过混乱的人群,待看到对方阵型已经彻底乱了,给己方骑兵造不成丝毫威胁,手中短剑当即毫不犹豫地向前一指,喝道:“骑兵冲锋,留活口,重点盯防邓艾!”

蒯焕给自己的定位是谋士,是统帅,而不是武将,指挥麾下士卒作战即可,不会傻乎乎地身先士卒。

君子不立危墙,这个道理蒯焕比谁都明白。

身后千余骑兵齐声应和,马蹄踏得尘土飞扬,如一股黑色洪流朝着民夫阵冲去。

骑兵们避开四散奔逃的民夫,专挑那些试图护粮或者抵抗的魏军士兵下手。这些士兵本就人数不多,又被箭雨打乱了部署,哪里抵得住精锐骑兵的冲击?

不过片刻,便有数十人被斩于马下,剩下的要么跪地投降,要么跟着民夫一起逃窜。

“以粮车拦路,莫要慌乱!”

邓艾的吼声从混乱中传来,手中长矛劈飞一支射向他的箭矢,脸色铁青地盯着冲来的蜀军骑兵。

他知道民夫已乱,粮草定然保不住了。若再恋战,别说粮食,就连自己和这些民夫都要折在此地。

“把粮车横过来,就能阻拦骑兵前进,这样逃走迟早被追上!”

民夫们虽然慌乱,可是邓艾所讲的道理通俗易懂,也知道这是唯一的生路,再加上对邓艾的信任,当即就有不少民夫止住了逃跑的步伐,开始不断将粮车横着掀翻倒在地上,试图以此阻拦骑兵的追击速度。

经过邓艾的临场指挥,粮车被硬生生推翻,车轮朝上横在官道中央,有的粮袋被撞破,粟米、麦麸倾泻而出,在路面上铺了一层滑腻的地毯;还有粮车相互堆叠,形成一道简陋却碍事的屏障。

不多时,官道之上已经密密麻麻堆满了粮车以及粮食。

蒯焕见状,却是下令暂停追击,命令部分骑士开始自由攒射,其余之人下马开始搜集粮车与粮草。

周仓问道:“使君何不先击溃那些民夫,生擒了邓艾以后再搜集粮草?”

蒯焕眼中露出智慧的光芒,道:“那邓艾绝非易于之辈。如今粮食、车辆阻拦在路上,对吾等行军造成了巨大阻碍。若继续贪功冒进,邓艾待吾等追至半途忽然下令放火,又当如何?”

周仓闻言,不由心中凛然。

无论粮食还是粮车,都是可燃烧之物,大火真要燃起,整条官道都会被大火吞没。

彼时,纵然骑兵战斗力再强,又能如何?

邓艾看着远处不急不慌射箭的荆州骑兵,以及那些开始搜集粮食的荆州士卒,眼中不由闪过一丝不甘。

邓艾哪怕面临绝境,仍旧没有放弃,甚至想要绝地反击。

事实上,他在命令民夫们推翻粮车与粮食的同时,暗中命人在其中掺杂了不少油料,只要荆州军敢贸然追过来,邓艾不介意再送他们一场大火。

不过看到荆州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邓艾长叹一声,只得熄了这个心思。

“趁着荆州军下马搜集粮草,我等速速离去吧!”

民夫们在邓艾的指挥下迅速撤离战场,直到蒯焕派出去的斥候探听到邓艾果真撤离,才下令士卒暂停搜集粮食,简单开辟出一条道路,而后继续引军追击。

由于人数只有千余,清理障碍物花费了不少时间,等到好不容易开辟出一条简易的通道以后,邓艾以及那些民夫已经看不到踪迹了。

周仓有些担忧地问道:“我们在此地耽误了这么多时间,邓艾会不会逃走了。”

蒯焕轻笑一声,道:“有关平兄长率领数百骑兵绕路阻截,料想邓艾插翅难飞。”

话分两头。

却说邓艾一边引军撤退,一面给民夫们打气:“兄弟们莫要慌乱,粮车能够阻拦追兵一段时间,只要我们撤到了前面,就会有一条盘山小路。彼时我们直接上山,荆州军的骑兵难以行军,必然追不上。”

民夫们听闻邓艾之言,也都略微恢复了些许士气,纷纷聚集在其身旁。

然而,就在邓艾带着民夫们即将抵达那条岔路口的时候,忽然一声怒喝突然从前方传来:“关平在此,邓艾还不速速投降!”

邓艾心头一震,急忙抬头望去,却见土路尽头的山坡上,突然扬起漫天尘土,数百骑兵如惊雷般冲了下来,为首一人纵马提刀,不是绕路包抄过来的关平又是哪个?

“关平!”

邓艾瞳孔骤缩,心中涌起一股绝望。

蒯焕能够亲自引兵追击自己,已经让邓艾感到不可思议,却没想到自己就算用粮车阻路,暂时挡住了蒯焕所率领的追兵,还是被关平拦住了去路。

关平勒马挡在路中央,看着眼前的邓艾,眼中满是战意:“上次让你用计脱身,今日看你还往哪逃。弟兄们,摆开阵型,准备战斗!”

这里的地势相对较为空旷,适合骑兵发起冲锋。

邓艾以及麾下那些手无寸铁的民夫,在如此地形遭遇骑兵阻截,简直有死无生。

数百骑兵摆开阵势,骑士们全都高高举起手中武器,眼中露出了嗜血的光芒。

邓艾看着前面严阵以待的骑兵,想到后面又有蒯焕那支追兵,要不了多久也会抵达此次,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他上前对着关平微微一礼,有些疑惑地问道:“某有一事不明,不知将军能否为我解惑。”

关平此来是为了擒拿邓艾,让其为汉中王所用,却并没想过真的当场杀掉此人,如今看到邓艾没有选择负隅顽抗,反而开始与自己搭话,关平倒也乐见其成。

他也不怕邓艾拖延时间,等蒯焕抵达此地以后,邓艾才是真的走投无路。

关平收刀,对着邓艾说道:“阁下有何疑惑,但讲无妨。”

邓艾略微沉吟,道:“若吾所料不差,关将军的战略目的已然达成,现在正是撤回江夏之际。吾不过一运粮小吏,麾下也只是一些民夫,此地粮草亦不多,缘何劳动少将军与蒯使君一同前来追击?”

“况且蒯使君与少将军皆乃蜀汉重臣,关将军不会让你二人冒险,必然引军震慑徐晃、张辽两位将军,使其不敢妄动。”

“为了些许粮草,值得诸位如此大动干戈吗?”

关平对于邓艾的洞察力感到震惊,没想到对方居然丝毫不差地洞悉了己方部署,此等眼光简直骇人听闻。

直到此时,他才确信蒯焕此前对于邓艾的评价丝毫不为过,此人如果不能为蜀汉所用,未来必然会是心腹大患。

他努力平复住心中的情绪,道:“阁下难道以为,我们此行只是为了区区粮草?”

邓艾神情微动,似乎已经有了些许猜测,却仍旧佯装不知,问道:“那么将军此来为何?”

关平抬手指向了邓艾。

邓艾先是愕然,而后心中居然产生了莫名的欣喜。

他虽才能卓绝,又有大志,终究出身太过低微,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想要跨越阶层何其困难。

若自己能够得到关羽、蒯焕与关平的赏识,也算不枉此生了。

关平继续说道:“蒯使君认为阁下虽出身寒微,却能在遭遇强敌的情况下临危不乱,并且仅凭数千手无寸铁的民夫就将我击溃,必为当世良才。”

“如此良才,若不能为我所用,未来必是心腹大患,当早早除之。”

“今尔等已经陷入绝境,汉中王又求贤若渴,提拔人才不拘出身。你愿意若归降,定能施展抱负,匡扶汉室,解民倒悬。”

邓艾听着关平所言,再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生活,眼睛逐渐变得明亮起来。

事实上,邓艾这种底层之人,对于曹魏不见得有什么忠诚,之所以努力建功立业,也不过是想要往上爬罢了。

如果投效蜀汉果真能够得到重用,倒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恰在此时,只听得后方马蹄阵阵,却是蒯焕已经引军追了上来,与关平一起彻底完成了对于邓艾的合围。

“吁!”

他见双方只是对峙,并没有厮杀,当即心中微动,勒住缰绳示意麾下骑兵止步。

蒯焕所率追兵抵达,再次引起了民夫们的一阵骚乱。

邓艾转身看着按兵不动且严阵以待的骑兵,再次叹了口气,而后转头看向身边的民夫们,沉声道:“如今前有敌人拦路,后有追兵,我等皆为手无寸铁之民夫,已经无路可走。”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欲投降汉中王,诸位以为如何?”

众民夫闻言,想到了家中的老小,全都面露迟疑之色。

邓艾好似看出了众人心思,道:“就算不愿投降,我们的结果也是要么战死要么被俘,那样家眷就能好过?”

“我们在上蔡皆为屯田籍,与奴隶无异,连自由都没有,终日劳累尚且难以果腹。诸位若愿随我投降汉中王,我愿向关将军请求给诸位兄弟自由身。”

“兄弟们很多都是从新野附近被强行前往上蔡,当知汉中王屯兵新野期间,如何对待百姓。”

“我等若依附汉中王,说不得还会被分配田地、房屋,总好过在曹魏当奴隶强。”

众人闻言,不再犹豫,当即说道:“我等愿随邓吏君归顺汉中王!”

邓艾见众人皆愿跟随自己投降蜀国,不由大喜,当即双手捧着都尉给的印绶,道:“吾等愿降!”

蒯焕在周仓的保护下来到邓艾身旁,双手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印绶,而后看着邓艾忍不住感叹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出身寒微不是屈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以阁下之才,归入汉中王麾下,未来必然能够封侯拜将,封妻荫子!”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326/4384181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