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三国:舅父诸葛亮 > 第六十六章 鼠辈由来

第六十六章 鼠辈由来


孙皎在身后继续劝道:“今日之事颇为诡异,还请大都督谨慎一些。”

吕蒙正迟疑之间,忽然隐约听到身后有人大声喊话:“江陵城中必有埋伏,都督切勿入城!”

“这不是仲翔与文向的声音吗?”

吕蒙心中一沉,急忙从糜芳手中夺过缰绳,没有丝毫犹豫地喝道:“传我军令,全军速退!”

城中阴影之处,披甲执锐的蒯焕与潘濬二人,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都不由心中一沉。

蒯焕说道:“未曾想,先有乌鸦示警,右后吴人识破城中埋伏,看来现在想要将吕蒙、孙皎引入城中,已经不太可能。”

“好在他们身处吊桥中央,此时命人斩断吊桥绞索,再乘船击之,或许也能将之生擒!”

潘濬看着已经准备撤退的吕蒙,当机立断地说道:“事不宜迟,蒯司马速速传讯!”

蒯焕也不犹豫,当即冲到城门口,厉声喝道:“动手!”

早就假扮普通士卒混入吊桥绞索处的周仓,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只斧头,猛然朝着吊桥的绞索斩去。

“噗!”

周仓何等巨力,只听得“喀嚓”声响,绞索顷刻间便被斩断。

“哗啦啦!”

没有了绞索的拉扯,吊桥直接轰然掉落水中,桥上的吕蒙、孙皎、糜芳以及众多吴军,也都一同落水。

“都督!”

“大都督!”

正仓促赶来的徐盛、虞翻,看着落入水中的吕蒙、孙皎,全都骇然失色。

“咚咚咚!”

江陵城墙之上鼓声大作,却见密密麻麻披甲执锐的士卒蜂拥而出,城墙上面也出现了许多射程足以覆盖半个半个护城河的床弩。

“吕蒙中关将军计矣,还不速速受擒!”

到了这个时候,蒯焕仍旧不忘攻心,厉声呼喊,想要乱东吴军心。

吕蒙此时喉咙里面已经呛了许多水,纵然精通水性,可是在身披甲胄的情况下,也有些力有未逮。

他此时自保尚且不足,哪里还有精力回复蒯焕。

岸边,徐盛、虞翻见状,急忙喝道:“速速脱掉甲胄,下水救援都督与征虏将军。”

吕蒙乃三军都督,孙皎又是宗室将领,二人不仅深得孙权器重,而且关乎着进入南郡的吴军命运,徐盛、虞翻岂能不急?

蒯焕见许多吴军下水朝着吕蒙游去,眼中当即射出冷光,爆喝一声,随后只见密密麻麻的箭矢激射而下。

“床弩也都发射,但凡有吴军入水,直接射杀,无需顾及糜芳性命!”

随着蒯焕命令的下达,入水的许多吴军身体都床弩洞穿,惨叫声此起彼伏,一朵朵血花也在水中绽放,吓得吴军不敢再轻易入水。

潘濬说道:“可令士卒乘船进攻,尽可能俘虏吕蒙与孙皎。”

潘濬知道,以吕蒙与孙皎的身份,将二人俘虏所能带来的震撼与利益,将远远超过直接射杀二人。

就好比抗战时期,俘虏一名日军大将与击毙一名日军大将,意义将截然不同。

蒯焕闻言,不由深以为然。

以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吴蜀联盟乃大势所趋,至少在蜀汉拿下凉州与关中以前,东吴拿下淮南乃至徐州以前,这种大趋势都不会被改变。

与其杀死吕蒙、孙皎从此和东吴结下死仇,倒不如俘虏二人,好当做未来谈判的资本。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东吴江东鼠辈这个称号了。

蒯焕认为,东吴之所以背上江东鼠辈这个称号,其实与白衣渡江背刺盟友关系并不大。

如果说,孙权夺取南郡以后没有下令处死关羽,反而将其俘虏并且优待,最后送还蜀汉让双方不至于结下死仇,并借此攫取一些利益,倒也算是目光长远。

这样的话,后人只会说孙权野心勃勃,背刺盟友,并不见得会认为东吴乃是江东鼠辈。

只可惜孙权鼠目寸光,慑于关羽威名,担心不杀关羽反成后患,最终如同曹操释放关羽那般给自己找不自在,才做下了杀死关羽的蠢事。

事实上,很多人以为关羽乃吕蒙下令所杀,其实不然。

吕蒙拿下江陵以后,几乎就已经病入膏肓,后来孙权亲自领兵入驻江陵,并且指挥了对关羽的截杀。

关羽被俘以后,甚至没被带到江陵面见孙权,就已经被下令处死。

正常来讲,一个活着的战区最高司令俘虏,远比一具尸体更有价值。

除此之外,就算孙权杀了关羽,如果以后能够攻下襄阳、樊城,或者拿下合肥以及淮南之地,甚至是北伐成功,后人也不见得会称其为江东鼠辈,反而会认为孙权杀伐果断,乃是一位雄主。

奈何孙权拿下南郡以后,打了一辈子襄阳都未能成功,攻了一辈子合肥也都以失败告终,最多只能在边境搞些小动作。

总而言之,孙权除了背刺盟友厉害以外,其余时候所谓的北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为东吴开拓一寸土地。

当然,这也与东吴整体的战略和诉求脱不开关系。

相比起国力最弱的蜀汉,那“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崇高理想,东吴的国家战略始终是“争夺江淮与荆州的战略缓冲带”,通过袭扰曹魏边境、破坏粮草,削弱其对南方的压力以求自保,而非决心以倾国之力北伐进攻中原核心区域。

这一点,才是东吴被称为江东鼠辈的最主要原因。

为何?

只因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以后,大一统的思想早就已经深入人心,乱世诸侯揭竿而起,但凡没有怀着统一天下的野望,都会被认为是庸主,不可辅佐。

蒯焕认为,若非蜀汉始终抱着北伐中原的理想,绝不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心甘情愿战死沙场。

蜀汉的国力固然最弱,人才储备也最少,可是纵观蜀汉整个历史,特别是亡国时期,多少蜀国二代都战死沙场,而非投降曹魏。

甚至于,就连父亲早就投降曹魏的黄崇,在多次劝谏诸葛瞻不被采纳的情况下,最终仍旧选择死战殉国,而非仗着父亲在曹魏为官投降。

此等风骨,如何不让人敬佩?

东吴却是相反。

他们明明占据三州富庶之地,国力远超蜀汉,却始终抱着偏安一隅的想法,没有任何进取心的做法,才是东吴被人诟病,被称为江东鼠辈的真正原因。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326/4384184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