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78.第77章 党政

78.第77章 党政


第77章  党政

    【你的后辈徐恭逝世,对历史造成巨大影响,是第二位总摄朝政的重臣,名留青史,被无数后代歌颂,有圣公美誉,你获得了红色道具·风雨令。】

    【风雨令:可使国家风调雨顺三十年,期间百姓、豪强、士人对朝廷积极性大大增加,对于合理政策的抵抗性降低。】

    徐贞默然注视眼前的情形,心中感慨了起来,从此以后二代子孙的时代正式终结了。

    接下来就需要后人们拼搏。

    而且他敢肯定,徐恭将是自己三百年来最出色的后代,这可是满值的武力,能达到这程度的人目前只有壮年项羽!

    真正的百人斩,能够斩杀数百人的存在。

    ………

    “叔父……侄儿还是没能见您最后一面。”

    披麻戴孝的徐晔满脸悲痛的跪在祠堂前,看着叔父的牌位,

    他十几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一直以来都是叔父照顾他,两人的关系亦兄亦父。

    徐氏子弟、百官甚至宗室皇子都跪在下面哀嚎,这位老丞对大汉绝大多数人都有大恩大德。

    很多寒门豪强子弟能出头都是因为太学的缘故,因此严格来说徐恭乃是天下学子之师。

    徒哭师,天经地义。

    “父亲…父亲……”

    一个穿着玄色官袍,大概三十多岁的英武男子无比焦急的跑了过来,见到面前的灵位似乎是彻底心灰意冷。

    “扑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眼泪止不住的流。

    “父亲…南不该说那些话,我真是畜牲不如,都是南的错。”

    “可是…可是我不知怎样能令您满意,我只是想证明自己不比人弱,绝非恨您啊。”

    徐南跪在地上疯狂拍打着膝盖,眼中写满了悔意,或许父亲这么突然去世就是因为心情不好呢?他为家族拼搏一生,怎么可能会想看到徐氏衰落。

    听徐胄兄长说,父亲临死时都在自责,认为他没有完成徐昭伯父的嘱托,含憾而终。

    “南弟这不是你的错,而且你错怪叔父了,叔父他一直都认为你很优秀,一直都是,每次他私下都会念叨着你,你做的一切他都看到了,只是没有说出来。”

    “不然叔母一介女流,怎么可能搞得到军中的精细甲胄呢,你看不到叔父的那份喜悦啊。”

    徐晔来到了徐南身边,将之前那些他没看到的事情全部告知。

    其实徐恭并非对长子不满意,相反他一直以其为骄傲,但迫于严父形象实在不好表达,只能依靠妻子传达。

    那些兵刃、甲胄之类的礼物其实都是他父亲求来的。

    或许……两人只是缺少沟通罢了。

    “是…是吗。”徐南犹如触电一般愣在原地,之前的种种涌上心头,他想了起来,每次练武受伤除了训斥外还会有一瓶金创药,并且医师几乎第一时间赶到。

    似乎早就在旁严阵以待了。

    他也想起了父亲眼中的那抹欣慰,那抹慈爱。

    “我错了,是我错了。”

    愣了许久,徐南才说道,他的声音已经变得沙哑,身形佝偻了下去。显得即孤寂又落寞。

    徐晔见状,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他希望对方能就此放弃另立门户的念头,这并非叔父想看到的。

    “呵呵…”徐南轻笑了两声,慢慢站了起来,扭头看向兄长:“我现在想好了,我更应该让父亲看看,究竟谁才是对的。”

    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其实他依然认为自己走的路才是正确,兄长无法保证徐氏。

    而父亲的执念就是家族。

    徐晔看着弟弟的背影,显得颇为无奈,这次出走势必要带走大半武勋力量,家族在军事上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

    而且徐南本身也是朝廷的车骑将军,还手握征北大将军的符节,有兵权再手,加上出征南越的军功,他的能量无疑是可怕的。

    不过,这种种一切倒是刘彻希望的,徐氏力量太大,涵盖各个领域,这次徐南出走带走武勋势力,家族就再也不是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在朝堂的话语权将变得薄弱。

    就在所有徐氏子孙纷纷完成祭拜后,一道道沉重的脚步声传来,披坚执锐的宫廷卫兵包围了景侯府,皇帝的车架缓缓停下。

    刘彻面无表情的走进侯府,直到看见老师的灵位,再也忍不住,眼前有些模糊。

    徐晔徐南等人也自觉让开,将道路留给陛下,刘彻是父亲的学生,严格来说算半个儿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事实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徐恭在朝堂不断周旋,刘彻如何能坐稳皇位呢,现在这些大臣就已经开始党争不断。

    法党和儒党之间的理念之争愈演愈烈,虽然是刘彻故意煽动,但显然有点过了,脱离了掌控。

    想要彻底稳定下去,还必须让外戚再插上一脚,形成三方制衡。

    可是卫青霍去病两人明显不愿意成为皇帝的刀子为他“冲锋陷阵”,屡屡推脱,这可不是好差事。

    儒生法士的笔杆子可不留情,他们撕的头破血流没什么,但如果外人敢插手,分分钟将其骂个狗血淋头。

    此时所有参加葬礼的大臣、徐氏子都退了出去,只剩下满脸悲痛的刘彻。

    “唉,老师朕想您了,大汉离不开您啊,那些太学生虽然忠君爱国,不和朕唱反调,可内斗太严重,已经影响了朝政处理。”

    皇帝言罢,想到了什么,又苦笑道:“也是朕的错吧,想要搞什么制衡,但却没把握好度。”

    如果他是个不想做出成绩的皇帝,这种情况其实没什么,权力依然牢牢抓在手中,即使内斗也依然独善其身,立于不败。

    可问题就是刘彻是个有野心的帝王啊,父亲祖父都是名留青史的帝王,国力蒸蒸日上,他也不想落后。

    因此这种党政就可以暂时停一下。

    刘彻走了上去,朝着老师的牌位恭敬的鞠了几个躬。

    “老师且看着吧,朕一定会成为千古留名的明君,而非是穷兵黩武的暴君。”

    “给朕一些时间,这些事情早晚会解决。”

    太学还要办下去,因为大汉需要人才,但又不能倚仗勋贵,不过倒是可以适当做出一些改变。

    以此缓解这种党政的情况。

    (本章完)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433/1111108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