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万世基业,开启民智
洪武朝,乾清宫。
殿内灯火通明,朱元璋正坐于御案之后,手中捧着一叠厚厚的、汇总了各朝最新情报的简报。他的面前,还摊开着几本账册,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来自后世的、一笔笔令人心惊肉跳的财政收入。
这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大明开国之君,此刻的脸上,满是惊叹与感慨。
他那双布满老茧的粗糙手指,在“燧发枪兵团大破倭寇” 、“铁骑营萨尔浒雪耻败蒙古” 、“皇商司半年收入翻倍” 等一行行醒目的字样上,反复摩挲,仿佛要透过纸张,去亲手触摸那个正在发生着巨变的崭新时代。
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看向一旁同样面带笑意的朱棣,语气中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惊叹:
“老四,你家那四子高爔,给咱老朱家捣鼓出的这些玩意儿,可比咱当年北伐时的战马弯刀,管用太多了!”
朱元璋的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想当年,咱领着徐达、常遇春他们打蒙古鞑子,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将士们不怕死,拿命去填!靠的是咱在后方勒紧裤腰带,一粒米一粒米地往前线送粮草!可你瞧瞧现在,”他指着军报,声音都有些发颤,“嘉靖朝的水师,靠着那什么燧发枪,隔着百十步远,就把倭寇打得人仰马翻!万历朝的骑兵,一人一把火铳,就能把蒙古人的冲锋给硬生生打回去!”
“还有这经济账!”他拿起一本皇商司的账册,激动地拍了拍,“咱当年为了充盈国库,想尽了法子,也不过是盯着田地里那点产出。可现在呢?靠着这手工业、海外贸易,半年就能让国库收入翻倍!这银子,简直比从地里长出来的还快!”
“这……这才是真正的万世基业啊!”朱元璋长叹一声,总结道。
朱棣笑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为人父的骄傲:“父皇说的是。高爔这孩子,确实是为我大明,找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新出路。”
然而,朱高爔的目光,却看得比所有人都更远。
军事与经济的强大,可以支撑一个王朝的崛起,却无法保证它的长治久安。为此,他紧接着便抛出了一个足以颠覆整个时代的大胆构想——义务教育!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改革,更是要为大明的未来,奠定下最坚实的人才基础。
元武朝,文华殿。
各朝帝王,再度齐聚一堂。
大殿正中,悬挂着一幅巨大无比的、绘制着“义务教育”规划的宏伟蓝图。
朱高爔今日换上了一身威严的玄色龙袍,亲自站在蓝图之前,面对着他这些神情各异的先祖与后辈,声音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诸位!我大明要想真正实现长治久安,靠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军队与充盈的国库,更要靠开启民智!”
“试想,若我大明亿万百姓,皆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不知农工改良之法,不懂家国兴亡之责,那即便我们今日能够平定内外患,百年之后,愚昧与贫穷,仍会让我们重蹈历史的覆轍!”
朱高爔伸出手,指向了蓝图的左侧,那里清晰地规划着新式教育的第一步。
“第一步,于各朝同步试点,推行六年免费蒙学!凡我大明境内,年满七岁、未满十三岁的孩童,无论其出身是士绅、农户,还是工匠家庭,皆有资格,也必须入学!其学费、书本笔墨之费用,尽数由朝廷承担!”
“蒙学之课程,不求高深,只设‘三基’——”
“其一,是识字!统一教授《千字文》与《大明律》!让百姓能读书明理,更要让他们知晓国家法度,懂得何为对错,何为礼义!”
“其二,是算学!教授基础的加减乘除,以及田亩、布匹的丈量之法!这些最基础的技能,足以满足广大农户与工匠的日常生产生活需求!”
“其三,便是农工基础!由经验丰富的老农与老工匠,向孩子们讲解耕作技巧、手工技艺,从小便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以期能全面提升我大明未来的生产能力!”
随后,他又指向了蓝图的右侧,那里,是人才的进阶之路。
“蒙学毕业后,朝廷将组织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其中最聪慧、最勤奋的一批学生,进入‘国子监技科’深造!此技科,不读四书五经,只开设火器制造、航海、冶铁、纺织等实用专业,为我大明,源源不断地培养各类实用人才!”
“譬如,火器制造专业,要教导士兵与工匠,如何维修、保养,甚至是改良我们手中的火铳火炮!航海专业,要培养出足够多的优秀船长与水手,去支撑我们日益庞大的海外贸易!而冶铁专业,则要研究如何提高钢铁质量,为军队提供更坚固的铠甲,为农业提供更耐用的农具!”
朱高爔的这番构想,宏大而又具体,让在场的帝王们,无不感到心神震撼。
然而,话音刚落,那个刚刚才从崇祯朝“学习”归来的明孝宗朱佑樘,便第一个皱起了眉头。
“元武祖,”他起身,有些担忧地说道,“您此举,恐怕会遭到天下士族的激烈反对。自古以来,教育之权,皆由士族所掌控。如今若让那些平民子弟,甚至是工匠之子入学,与士族子弟同窗,甚至有机会同入国子监……那天下士族,定会以‘尊卑有序,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群起而攻之,拼死阻挠啊!”
朱佑樘的话,说出了在场不少帝王的心声。
紧接着,那个已经彻底转变为务实派的朱厚熜,也提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
“元武祖,推行免费蒙学,需耗费的钱粮,恐怕是海量!”他附和道,
“不说别的,光是这校舍的建设,师资的俸禄,以及海量书本的印刷费用,每年至少需要投入白银百万两!如今各朝财政虽略有结余,但仍需优先保障军饷与边防。在这等时候,将如此巨款投入到见效缓慢的教育之上,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504/1111102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