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 > 第86章 于谦!于谦!

第86章 于谦!于谦!


当朱高爔那无比肃然的话音,在华盖殿内缓缓落下之时。

整个大殿,都陷入了一种,因极致的震撼,而导致的诡异寂静。

于谦?!

怎么又是于谦?!

朱棣、朱标、乃至御座之上的朱元璋,几乎是下意识地,便对视了一眼!

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那份浓浓的、化不开的震惊与……茫然!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名字,竟会再一次地,从高爔的口中说出!

在方才,高爔所讲述的、那个属于他自己的“奉天靖难”的过程中,便已经提到过于谦此人!

在那个时空,于谦,是高爔潜伏在朝堂之上,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可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

他们听见,在那个没有高爔的、本该发生的历史之中,这个于谦,竟然……竟然也起到了那般力挽狂澜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

这世间,当真有如此巧合之事?!

一时间,众人心中,皆是涌起了一股,无比荒谬的感觉。他们看着那个神情肃然的朱高爔,连呼吸,都下意识地,屏住了。

他们很想知道,这个在两条截然不同的时间线上,都扮演了“救世主”角色的于谦,在原本的历史上,究竟,是如何做到那等,堪称“神迹”的壮举的!

感受到众人那充满了探究的目光,朱高爔并未卖关子。

他那张俊朗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发自内心的敬佩。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股,足以让在场所有帝王,都为之动容的无上力量!

“土木堡之变,天子被俘,二十万京营精锐尽丧!消息传回顺天府,朝野震动,人心惶惶!”

“瓦剌首领也先,更是挟持着英宗朱祁镇,一路南下,兵锋直指我大明国都!”

“亡国之危,迫在眉睫!当时,以翰林院侍讲徐有贞为首的一众大臣,竟是公开提出,要放弃顺天府,迁都应天府,重蹈那南宋偏安一隅的覆辙!”

还不等朱高爔说完,御座之上的朱元璋,已是猛地一拍龙椅,勃然大怒!

“一群没卵子的软骨头!咱大明的江山,是咱一刀一枪,从蒙元鞑子的手里,真刀真枪抢回来的!岂能,如此轻易地,便拱手相让?!”

朱棣亦是气到浑身发抖!他一手缔造的“天子守国门”之策,竟是在他死后,被这群所谓的“栋梁之臣”,给视作了敝履!

这让他如何能忍?!

朱高爔赞许地点了点头,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无尽的激昂!

“皇爷爷说得没错!就在这国朝危亡,群臣束手之际,是于谦,站了出来!”

“他于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以及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力排众议,怒斥道——”

“‘言南迁者,可斩也!’”

此言一出,掷地有声!

那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上气魄,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狠狠地,砸在了朱元璋与朱棣的心头!

好!

说得好!

这,才是我大明臣子的风骨!

只听朱高爔继续说道:“于谦此言,瞬间便镇住了那些主张南迁的懦夫!最终,他说服了孙太后与监国朱祁钰,定下了固守顺天府的国策!”

“但,这,还远远不够!”

“于谦深知,只要朱祁镇还在敌手,那瓦剌也先,便能以此为要挟,让我大明投鼠忌器,不战自乱!于是,他当机立断,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惊天之言!”

“他联合朝中重臣,共同拥立监国郕王朱祁钰为帝,改元景泰!遥尊那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此举,瞬间便瓦解了也先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阴谋!”

“随即,他更是以雷霆之势,将那罪魁祸首王振的余党,尽数诛杀,以此,来平息民愤,凝聚朝野共识!”

听到这里,朱元璋那双深邃的虎目之中,早已是异彩连连!

好一个“社稷为重,君为轻”!

好一个杀伐果断的于谦!

此等魄力,此等手段,当真是……天降猛男!

朱高爔的声音,愈发的铿锵有力!

“在解决了内部问题之后,于谦,便开始了他那堪称‘鬼斧神工’一般的战前部署!”

“他紧急征调河南、山东的备操军,以及南京的备倭军,星夜驰援!在短短数日之内,便在顺天府,集结起了二十二万守军!”

“他亲自部署城防,分兵驻守德胜门、彰义门等九大要害之地,命石亨、范广等一众将领,立下军令状,死守城池!”

“他下令,将顺天府军械库中,足足一百二十六万件军械武备,尽数分发!又组织城中百姓,将百万石粮食,运输入城,坚壁清野,避免资敌!”

“他更是当着全军将士的面,立下了那条,足以让三军用命的铁血军规——”

“‘临阵脱逃者,后队斩前队!’”

嘶——!

听完这番话,朱元璋与朱棣,皆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终于明白,为何高爔,会对这个于谦,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了!

这桩桩件件,任何一件单独拿出来,都足以证明,此人,乃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柱石!

“最终,决战来临!”

“于谦深知,瓦剌铁骑,善于野战。于是,他命总兵石亨佯装败退,故意将敌军主力,引入城下坊市的狭窄民居之中!”

“待敌军阵型大乱之际,早已埋伏在侧的神机营,以火铳、火炮,发动伏击!一轮齐射,便毙敌数千!”

“城中百姓,亦是人人奋勇,他们登上屋顶,以石块、滚木,奋勇杀敌!一时间,杀声震天,瓦剌大军,瞬间溃败!”

“也先不甘失败,便将那太上皇朱祁镇,推至城下,以其性命为要挟,逼迫于谦开城投降!”

“可他得到的,却是于谦那充满了无尽冰冷与不屑的回应——”

“‘社稷已立新君,不奉旧日之诏!’”

“最终,鏖战五日之后,也先因伤亡惨重,又听闻我大明各路援军即将抵达,只得被迫撤退!顺天府之围,遂解!”

当朱高爔说完最后一个字时,整个华盖殿,早已是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朱棣呆呆地坐在地上,那双锐利的虎目之中,写满了极致的、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震撼与……向往!

不知过了多久,朱高爔那充满了无尽敬佩的总结之声,悠悠响起。

“后世之人,称于谦为——”

“‘我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其功绩,其风骨,也当为,万世传颂的……民族英雄!”

听完这番话,在场众人,当真是头皮发麻!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我大明,在那群他们一向都看不上眼的文官集团之中,竟还会出现,这等,堪称“定海神针”一般的绝世忠臣!

但很快,朱元璋那多疑的性子,便让他从那份巨大的震撼之中,意识到了不对。

他眉头紧锁,看着朱高爔,沉声问道:“可……这于谦,也属于文官集团吧?”

此言一出,朱棣与朱标亦是瞬间反应了过来!

是啊!

于谦,再怎么忠勇,他终究,也是个文官!

那他,会真心实意地,为他老朱家卖命吗?

“确实属于文官集团。”

朱高爔赞许地点了点头,“但其本人,是没什么毛病的。其身份性质,只能说,导向了其当时的某些行为。”

“于谦的身份,注定了他会站在文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无可厚非。”

“文臣与皇权,天生便是相对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于谦身处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之下,能做到这种地步,那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忠臣!这跟他是不是文官,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们,不能因为其身份,而去全盘否定其功劳。”

“功是功,过是过,不能一概而论……”

朱高爔这番无比客观,也无比理智的评价,如同一记警钟,狠狠地,敲在了朱元璋与朱棣的心头。

他们,再次,陷入了沉默。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504/111110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