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我朱高爔!奉天靖难!
华盖殿内,死一般的寂静被朱棣那因极致惊骇而变得沙哑的声音骤然划破。
他双目圆瞪,死死地盯着朱高爔,那张布满淤青的脸上血色尽褪,只剩下无尽的仓皇与不敢置信。
“朱祁镇这是……一朝葬送了俺毕生缔造的精锐?!”
他问出这句话时,连声音都在剧烈颤抖。
那可是大明王朝的脊梁!
是他亲手从靖难的血火中淬炼而出,又在五征漠北的黄沙中磨砺成锋的无敌雄师!
是他心中那“远迈汉唐”宏伟蓝图最坚实的基石!
然而,面对他那充满了无助与乞求的目光,朱高爔只是缓缓地、残忍地点了点头。
“没错。”
他的声音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却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朱棣乃至朱元璋与朱标的心头!
朱高爔的眼神幽深,仿佛亲眼见证了那场惨绝人寰的溃败,他用一种近乎于冷酷的语调,将那段足以被钉在华夏历史耻辱柱上的往事,娓娓道来。
“当时,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谗言,执意御驾亲征。可笑的是,大军出征路线竟是临时起意,毫无章法,粮草不济,军心浮动,自出征之日起,败亡之相便已注定。”
“瓦剌首领也先诱敌深入,明军进退失据,最终被围困于土木堡。那是一处绝地,高地无水,南面的河流又被瓦剌死死控制。”
“数十万大军,饥渴交迫,烈日炙烤之下,将士们连挖掘地下的泥水都求之不得,战斗力早已十不存一。”
听到这里,身为军事统帅的朱棣与朱元璋,脸色已是铁青一片!他们如何听不出来,这等低劣的指挥,简直是兵家大忌中的大忌!
朱高爔并未理会他们的反应,继续用那平淡的语调叙述着。
“绝望之际,瓦剌假意议和,王振那蠢货竟信以为真,下令全军移营取水。”
“就在大明军阵松动混乱,将士们蜂拥奔向水源的那一刻……瓦剌的突袭,到了!”
“数十万饥渴疲惫之师,瞬间崩溃,兵败如山倒!所谓的精锐,在那一刻与待宰的羔羊别无二致!”
“此战之果,便是我大明二十万京营精锐,全军覆没!”
轰!!
二十万!
这个数字如同一道九天神雷,狠狠劈在朱棣的天灵盖上,让他整个人都剧烈地晃了晃,险些栽倒在地!
朱高t爔的声音还在继续,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凌迟着在场所有朱家人的心!
“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六十六名文武大臣,尽数战死殉国!罪魁祸首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以铁锤当场格杀!”
“而那位‘英明神武’的正统皇帝朱祁镇,”朱高爔的嘴角,勾起一抹极致的讥讽,“他倒是有几分‘帝王气度’,眼见突围无望,竟是直接下马,寻了块地方盘膝而坐,静待被俘!”
此言一出,御座之上的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那坚实的梨花木瞬间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
“孽障!简直是奇耻大辱!”
老爷子气到浑身发抖,那双虎目之中燃烧着的是足以焚尽天地的怒火与失望!
他老朱家,何时出过这等贪生怕死、任人宰割的软骨头?!
朱棣更是面如死灰,他只觉得一股腥甜涌上喉咙,仿佛毕生的心血与荣耀,都在这一刻,被那个不成器的重孙子,给践踏得粉碎!
然而,朱高爔的“补刀”,还未结束。
只听他冷笑道:“我在未来,曾见过华夏后人,对我大明这位被俘的天子,冠以‘大明战神’之美誉,与那建文朝的草包将军李景隆齐名。”
“更有‘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等诸多‘雅号’……可谓是,讽刺至极!”
“噗——!”
朱棣再也忍不住,一口逆血喷涌而出,整个人踉跄着跪倒在地,失魂落魄。
大明战神?叫门天子?
这……这简直比直接用刀杀了他,还要让他感到痛苦与羞辱!
就在殿内气氛压抑到极致之时,朱元璋却强行按下了心头那翻江倒海般的情绪。
他那双深邃的虎目死死锁定在朱高爔身上,声音低沉地问道:
“所以……这个时候,便是你靖难救国了?”
此言一出,本已是心丧若死的朱棣,与一旁满脸悲愤的朱标,几乎是下意识地,便将那充满了无尽期盼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朱高爔!
他们死死地盯着他,仿佛是在黑暗中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溺水者,等待着他最后的宣判!
在三位长辈那灼热目光的注视下,朱高爔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一切尽在掌握的笑容。
“是这样的。”
他缓缓起身,那看似单薄的身影,在这一刻,却仿佛能撑起整片崩塌的天穹!
“我因受到大明国运眷顾,所以提前数十年,便已知晓此事。也正因如此,我早已为此,做下了万全的准备。”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足以让日月都为之信服的无上自信!
“自就藩之日起,我便以商为媒,暗中培植亲信,遍布大明南北。”
“同时,在海外秘密建立武备基地,悄然发展军工科技,打造了一支,完全忠于我一人的新军!”
“我富可敌国,足以支撑一场,乃至数场席卷天下的大战!”
“当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来,当瓦剌大军兵临顺天府城下,当那群窃国的文官,拥立新君,准备南迁避祸之时……”
朱高爔的话语微微一顿,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烁起足以让星辰都为之黯淡的锐利精光!
“我率领着我那早已磨砺了十数年之久的无敌舰队,携带着足以颠覆这个时代的燧发枪与开花弹,以雷霆万钧之势,从海上,直抵顺天府!”
“我联合于谦,以顺天府为基,先是打退了也先的围城大军,稳固了北疆防线。”
“而后,再调转枪口,将那些趁国难当头,还妄图掌控朝政、架空皇权的文官集团,一网打尽!”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朱高爔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那个被他们视作‘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救时宰相于谦……其实,早就是我的人了!”
轰!!
当朱高爔这番充满了无尽霸气与无上谋算的话语,在华盖殿内久久回荡之时!
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尽皆失语!
他们瞠目结舌地看着那个,始终云淡风轻的青年,脑海中,只剩下一片,因极致的震撼,而导致的……空白!
提前数十年布局!
暗中发展科技,私建新军!
联合一代名臣于谦!
这……这是何等恐怖的谋算?!何等深沉的心机?!
朱棣呆呆地看着自己这个神鬼莫测的四儿子,心中那份因“土木堡之败”而产生的无尽羞辱与悲愤,竟是奇迹般地,被一股更加强烈的、名为“骄傲”的情绪,给彻底取代了!
他仿佛已经看见,在那风雨飘摇的顺天府城下,一支装备着神兵利器、从天而降的天兵,是如何摧枯拉朽般地,将那不可一世的瓦剌铁骑,杀得丢盔弃甲,血流成河!
他又仿佛看见,在朝堂之上,那个力挽狂澜的一代名臣于谦,是如何在最关键的时刻,反戈一击,将那些道貌岸然的窃国之贼,给尽数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
这才是真正的“靖难”!
这才是真正的,力挽狂澜,救国于危亡!
与之相比,自己那场充满了血与火的叔侄之争,简直就如同萤火与皓月,不可同日而语!
想到这里,朱棣那颗本已是千疮百孔的心,竟是再也控制不住,眼眶,瞬间便红了。
他看着朱高爔,声音哽咽,竟是如同一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又寻到了最可靠的臂膀。
“好……好啊!好儿子!不愧是俺朱棣的种!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504/1111108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