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李唐再临
李岩看着他们脸上毫不掩饰的怀疑,也不生气,指望用几句话就颠覆他们一辈子的经验,根本不现实。
他卷起袖子,拿起一把铁锤。
“废话少说!”
“生火!风箱拉起来!”
“找一匹最劣的马给我牵过来!我亲自给你们做个样子!”
“今天,这三样东西,必须给我敲出第一套样品来!谁要是拖了后腿,直接去给黑骑当靶子!”
工匠们被他这股狠劲吓了一跳,不敢再多言,立刻手忙脚乱地动了起来。
风箱呼呼作响,李岩凭借着脑海中知识,亲自上手。
工匠们从最初的疑虑,慢慢变成了惊讶。
直到下午的时候,第一副马蹄铁,高桥马鞍,双边马镫,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打造完成。
“牵马过来!”
李岩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黑灰。
当他亲自将那匹老马的蹄子抬起,用特制的铁钉将马蹄铁钉上去时,所有工匠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老马只是不安地刨了刨蹄子,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痛苦。
李岩翻身跨上那具看起来有些怪异的高桥马鞍,双脚稳稳地踩进马镫。
“驾!”
清脆而富有节奏的铁蹄声,第一次在鹰愁涧的山谷中响起。
李岩在马背上,双脚在马镫上一蹬。
整个身体竟然真的从马鞍上站了起来!
他身体前倾,做出一个劈砍的姿势,整个人稳如泰山!
“我的天……”
老铁头喃喃自语,所有工匠,全都目瞪口呆。
就在整个工匠营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时。
李岩已经翻身下马,将缰绳随手丢给旁边一个目瞪口呆的亲兵。
“老铁头!”
“哎!在!将军!”
老铁头一个激灵,几乎是小跑着冲了过来,脸上哪还有半分怀疑。
“图纸和样品都在这,我要你在三天之内,武装出一百骑!人手不够就从俘虏里挑,工具不够就给我连夜赶制!总之,三天后,我要看到一支全新的黑骑!”
“是!保证完成任务!”
老铁头挺直了腰杆。
李岩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那匹钉了马蹄铁,依旧精神抖擞的老马。
以及那副造型奇特却实用性爆表的高桥马鞍,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这只是第一步。
有了这骑兵三件套,他麾下骑兵的战斗力将发生质变。
他脑子里还有太多超越这个时代的战争利器,足够他把这乱世搅个天翻地覆。
就在李岩的势力如滚雪球般在鹰愁涧悄然壮大时。
他一战歼灭三千突厥精骑的消息,也插上翅膀,飞入了千里之外的长安城。
太极殿内,李渊看着手中的战报。
“以八百残兵,设伏全歼三千突厥精骑,阵斩其主将阿史那·雄?”
“诸位爱卿,怎么看?”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啊!”
兵部尚书颤声说道:“若战报属实,此乃不世之奇功!我大唐立国以来,对突厥作战,何曾有过如此辉煌的胜绩?”
“陛下,此事恐有蹊跷,鹰愁涧地处偏远,消息闭塞,那李岩不过一介郎将,聚拢些许亡命之徒,如何能有此战力?臣怀疑,他是在虚报战功,意图邀赏!”
李渊的手指在龙案上轻轻敲击着,他当然知道有夸大的可能。
但阿史那·雄的人头,是突厥那边派使者来赎的,做不了假。
这意味着,李岩已经拥有了能轻易啃掉一支突厥千人队的可怕力量。
“陛下,”
一直沉默的裴寂出列道:“无论此战详情如何,李岩守土抗敌,大涨我朝声威,乃是事实,臣以为,当赏!不但要赏,还要大赏!”
“哦?”李渊来了兴趣,“如何大赏?”
“擢其官,承其权,予其名。”
裴寂捻着胡须:“陛下可下旨,擢升李岩为‘鹰扬将军’,正式承认其对鹰愁涧一带的管辖权。再赐下空白告身,许他自行任命属下。如此一来,他李岩便是朝廷命官,他手下的人,也是朝廷的兵。名分一定,他便从化外之民,变成了我大唐的鹰犬。如此一来主动权便尽在陛下手中。”
李渊的眼睛瞬间亮了。
这等于用一纸空文,就将李岩这头猛虎,套上了一个名为大唐的项圈。
“准奏!”
李渊当即拍板,“使者……就让上次那个张贺再去一趟。朕倒要看看,这一次,他李岩是何反应。”
……
半个月后,鹰愁涧。
山谷的入口处,已经被修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关隘,箭塔、壕沟、鹿角,一应俱全。
张贺骑在马上,望着眼前这座透着森森杀气的关城,冷汗已经浸湿了后背。
他来了,他又来了。
只是这一次,他的心情和上次截然不同。
上次来,他是代表朝廷的天使,来斥责一个不听话的草头王。
而这次,他怀揣着皇帝的封赏诏书,却感觉自己像个上门求见的信使,心中忐忑不安。
这鹰愁涧的变化太大了!
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正在操练的士卒,一个个精神饱满,目光锐利。
尤其是那些身穿黑色甲胄,骑着高头大马巡逻的骑兵。
“来者何人!止步!”
关隘前,一队士兵拦住了他的去路。
“长安,朝廷使者张贺,求见李岩将军!”
张贺连忙拿出自己的符节。
守关的校尉验过符节,却并没有立刻放行,只是冷冷道。
“在此等候。”
这一等,就是足足一个时辰。
张贺在关外顶着太阳,急得满头大汗。
终于关门缓缓打开,一个身穿青色长衫,面容斯文的男人走了出来。
“阁下便是张贺张大人吧?”
男人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在下吴元,我家将军有请。”
张贺看着吴元,心里咯噔一下。
因为他想起了这个叫吴元的家伙,上一次一来,除了李岩和李铁柱外。
就数钱串子和吴元对他的印象最深。
“有劳吴先生。”
张贺不敢怠慢,连忙拱手。
吴元引着他一路向内走,看似热情地介绍着山谷内的景象。
口中却不时抛出一些让张贺心惊肉跳的问题。
“听闻朝中最近正在商议北伐之事?不知粮草筹备得如何了?”
“上次大人回去,可曾向陛下言明我鹰愁涧的难处?我等在此抗击突厥,粮饷器械,可都是弟兄们拿命换来的啊。”
张贺被问得汗流浃背,只能含糊其辞地应付。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跟一个师爷说话,而是在被一头老狐狸盘问。
每一个问题,都像是淬了毒的钩子,稍不留神就会被勾出血来。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656/4374182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