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 第七十章 内部整合

第七十章 内部整合


吴元像是早就料到他会这么说。

“孙掌柜,你糊涂啊。”

他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我们李将军如今也是唐公麾下,你家主公长孙大人更是国公二郎的心腹,我们这叫什么?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你把这事办好了,赚了钱,难道长孙大人会不高兴?这可是大功一件!”

他拍了拍孙福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你把这桩生意原原本本报上去,我相信,长孙大人和二公子那边,只会夸你,绝不会怪你,毕竟,我们李将军穷得只剩下对唐公的忠诚了,总得有人帮衬一把,不是吗?”

这句话可以说直接打散了孙福所有的疑虑。

对啊!

他完全可以把这件事包装成自己为唐公整合了一股强大的武装力量,并且还为自己人开辟了财源!

那个李岩,既然已经投靠了唐公,还送了那么重的投名状。

自己人帮自己人,天经地义!

这年头,手里有兵就是草头王!

唐公自己不也是起兵反隋吗?

想通了这一点,孙福脸上的肥肉笑成了一朵花。

“吴兄说的是!是我糊涂了!这事,包在我身上!”

“那就好。”

吴元满意地点点头,“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我们李将军说了,会派一些最得力的伙计,跟着你的商队,一来是做个向导,二来也保护大家周全,工钱什么的,就不用孙掌柜费心了。”

孙福一听,还有免费的保镖,那更是求之不得!

“没问题!完全没问题!”

他哪里知道,吴元塞进来的,根本不是什么伙计。

而是李萧山手下夜枭。

这些人的眼睛,是鹰愁涧的眼睛。

一张以商路为脉络,以金钱为掩护的情报大网。

在吴元和孙福的谈笑风生间,悄然张开。

吴元与孙福的合作顺利达成,鹰愁涧的商路被彻底打通。

山货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急需的钱粮与物资。

钱,堆成了山。

粮,塞满了仓。

孙福也没让人失望,第一批山货运到太原,转手就卖出了天价。

紧接着,雪花般的银子和一车车急需的物资。

沿着那条被鹰愁涧保护起来的商路,源源不断地送进了山里。

鹰愁涧,这个曾经让行商闻风丧胆的名字,如今却成了安全的代名词。

“插上鹰愁涧的旗,阎王爷都得绕道走!”

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成了商路上的金科玉律。

名声打出去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李岩始料未及的麻烦。

流民,铺天盖地的流民。

从四面八方,拖家带口,朝着鹰愁涧的方向汇聚。

他们听说这里有饭吃,有活干,能活命。

对于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人们来说,这三个词,就是天底下最大的诱惑。

钱串子最近很烦恼。

作为鹰愁涧的大管家,他的头发都快被自己薅秃了。

账房里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

可他脸上的愁苦却比那连绵的阴雨天还要浓。

“岩哥,又来了三百多口!”

他一头冲进李岩的议事厅,手里捏着一本皱巴巴的账簿,声音都带着颤音。

“咱们的存粮,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最多再撑两个月!这还是算上刚从孙福那边换来的粮食!”

“两个月后怎么办?总不能让大伙儿都勒紧裤腰带喝西北风吧?”

钱串子急得原地打转,因为上次的事情,他已经很少来找李岩说这些事情了。

可现在,他不得不过来了。

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如今被这无底洞般的人口给活活吃垮了。

李岩站在一张巨大的沙盘前,鹰愁涧周边的地形被还原得惟妙惟肖。

“人多,是坏事,也是好事。”

“坏处是你说的,粮食不够,好处是,我们有了足够的人手,去干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事。”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钱串子,又看向一旁的李铁柱和吴元。

“铁柱,传我的令,从所有新来的流民中,挑选青壮,组建预备营,由你亲自操练。”

“吴元,你负责甄别所有人的来历,有没有混进来的探子,有没有心怀不轨的家伙,我只要一个结果,鹰愁涧,不留沙子。”

“至于粮食……”

李岩的木棍在沙盘上一处开阔的山谷上重重点下。

“这里,还有这里,所有的缓坡,全都给我开成梯田!”

“没有水,就去上游截流,挖水渠引下来!没有犁,就让工匠营给我连夜造!没有牛,就用人给我拉!”

“我要让这片荒山,变成流油的米仓!”

钱串子张了张嘴,看着沙盘上那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说是这么说,但李岩的命令在鹰愁涧就是圣旨。

第二天,整个山寨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李岩脱掉上衣,露出古铜色的精壮肌肉,亲自扛着锄头,第一个走上了那片荒坡。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是用行动告诉所有人,他不是在开玩笑。

山寨里的老人们看着李岩在挥汗如雨的背影,眼神复杂。

他们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哪个当将军的,会亲自下地干活。

这份震撼,远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来得更加直接。

“将军都下地了,咱们还愣着干啥!”

不知是谁吼了一嗓子,无数的青壮,无论新旧,都红着眼,抄起工具,怒吼着冲向了荒山。

一时间,山谷里号子声,夯土声,凿石声响彻云霄。

与此同时,工匠营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

李岩画出的图纸,让营里最有经验的老铁匠张师傅研究了整整一夜。

“将军,这犁怎么是拐的?”

张师傅指着图纸上那个流畅的弧线,满脸困惑。

“几百年来,犁都是直的,您这个……能好用?”

李-岩拿起一块木炭,在木板上飞快地画着受力分析图。

虽然这个时代的人看不懂,但他还是耐心地解释。

“直犁入土深,阻力大,对牲畜的力气要求高,你看我这个曲辕犁,犁壁是弧形的,可以轻松地把土翻到一边,入土浅,但更省力,速度也更快,而且前面加了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转向也方便。”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

张师傅听得云里雾里,但他看懂了李岩眼中的自信。

“行!将军您说怎么干,俺们就怎么干!”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656/4374183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