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亩产翻三倍,村民跪哭神仙赏饭!
秋风送爽,吹过东溪村的田野,掀起一片金色的麦浪。
东溪村外,四十亩麦田金黄一片,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摇曳,掀起层层浪涛。
田埂边,叶家三女并肩而立,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隆起的小腹。
叶窕云已有五月身孕,身形略显丰腴,叶清妩和叶紫苏也怀了四个月,皆是初为人母的喜悦与期待。
自打酒楼开业,豆腐生意日进斗金,陈家早已不缺这点田地里出的钱粮。
可看着眼前这片属于自家的丰硕果实,三个女人的脸上依旧洋溢着最纯粹的喜悦。
这是根植于血脉深处,对土地最质朴的情感,却是多少金银都换不来的。
“今的麦子,可真好。”
叶清妩扶着腰,话还是不多。
“是呀,你看那麦穗,一个个都快有我半个手掌长了。”
叶窕云附和道,身上满是为人妻母的幸福光晕。
叶紫苏则看向旁边,有些心疼地劝道:“夫君,你真要自己割啊?让大家伙儿来就是了。”
“不成,这第一垄麦子,必须我亲手来。”
陈远手上拿着一把镰刀,笑着摇了摇头,“这是规矩,也是对老天爷和土地的尊重。”
村中众人感念其恩德,早就自发地聚在田边,只等他一声令下,便要涌入田中帮忙收割。
可按照村里的老规矩,地主家必须亲手割下第一垄麦子,以示对土地的尊重和对丰收的感恩。
这是一个必要的仪式。
陈远的身后还牵着两头牛。
正是那头大黄牛和它生下的小黄牛。
数月不见,这两头牛比寻常耕牛愈发健壮神骏,浑身肌肉虬结,线条劲爆非常,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两头牛出现在田边,早就引来村民们阵阵惊叹。
“我的乖乖,陈县尉家这牛是吃什么长大的?”
“你看那腱子肉,比我大腿都粗!”
“神骏!真是神骏!远远看着就透着一股子劲儿!”
村民们围着两头牛,啧啧称奇,满是艳羡。
陈远没有多言,将牛交给村民,自己则卷起袖子,走进了麦田。
他弯下腰,熟练地挥动镰刀,金黄的麦秆应声而倒。
在象征性地割完了第一垄小麦后。
陈远直起身子,对着等候多时的村民们朗声道:“有劳各位乡亲了!”
“陈大人客气了!”
“能给大人帮忙,是咱们的福气!”
早已在田边等候多时的村民们便发出一声欢呼,潮水般涌入了田中,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收割。
“都利索点!给县尉大人家的活儿,可不能偷懒!”李村长扯着嗓子喊道。
镰刀挥舞的声音,麦秆断裂的脆响,人们的谈笑声,汇成了一曲丰收的交响乐。
然而。
随着收割的进行,村民们脸上的兴奋,渐渐被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惊奇所取代。
“这……这麦穗也太饱满了!”
一个汉子抓起一把刚割下的麦子,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搓开一株麦穗,手心里躺着的麦粒,不仅数量比别家多出近半,个头也大了整整一圈。
“你那个算什么,看我这个!”旁边的人也举起手里的麦子,“一掐全是浆,粒粒都跟要炸开似的!”
“乖乖……这一亩地的产量,怕不是要比寻常田地多出两三倍?”
惊呼声此起彼伏。
叶家三女站在田边,看着那很快便堆积如山的麦堆,也感到了不可思议。
她们不太懂农事。
却也看得出,自家这麦子的长势,确实是好得有些过分了。
“是神仙!”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一定是陈县尉德行高尚,感动了上天,这是神仙降下的福泽啊!”
“没错!这一定是土地爷降下的福泽!”
此言一出,瞬间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对啊!除了神仙显灵,还有什么能解释这般奇迹?
李村长第一个反应过来,扔下镰刀,走到田埂边。
对着这片金色的麦田,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感谢老天爷开眼!”
“感谢神仙庇佑我东溪村!”
村民们见状,也纷纷跪倒在地,虔诚地叩拜起来。
叶家三女本就是此间之人,对此深信不疑,也跟着跪下。
叶紫苏拉着陈远的衣袖,激动地说道:“夫君,快,咱们也一起谢谢老天,谢谢土地爷。”
陈远心中只觉哭笑不得。
什么神仙之力。
不过是当初播种前,自己用随身小菜园里那口井的井水,将这些麦种浸泡了一夜罢了。
可看着众人和叶家三女那虔诚的模样。
他也不好说破,只能顺势跟着跪下,磕了两个头。
心中却也真心实意,向此方世界神灵祈祷求安。
收割完毕。
恰时。
县里负责征收秋税的押司也带着人来了。
“哎哟,李村长,您老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
那押司人未到,热情的招呼声先到了。
李村长这几个月,在清水县可是风光无限。
谁不知道东溪村的陈县尉是他东溪村出来的?
以往见着都要点头哈腰的衙役书吏,现在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地喊一声“李叔公”。
不少人还想托他办事,求到陈远面前。
不过李村长精明得很,知道与陈县尉的人情用一点少一点,这种事一概都给推了,从没拿这些事去烦过陈远。
“是张押司啊,快,喝口水。”李村长热情地招呼着。
那张押司和李村长寒暄两句,一转头瞧见了陈远,赶忙小跑过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卑职见过县尉大人。”
等陈远点点头后。
张押司凑到陈远身边,压低了嗓子,悄声说道:“大人,您看这东溪村的收成……上报的数目,要不要卑职给做做文章?减免些税款?”
陈远当即摇头拒绝:
“不必,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一粒都不能少。
“程大人高升,新来的王知县初来乍到,咱们不能让他难做。”
程怀恩就任齐州郡守后,朝廷派了位姓王的新知县来。
这位王知县也是个玲珑人物,上任前早就打听清楚了陈远和程怀恩的关系。
更别提如今清水县上上下下,从县丞到衙役,哪个不是陈远用银子喂饱的人。
因此。
新知县对陈远尊重得很,大事小事都要先问过他的意见。
陈远自然也投桃报李,给了新知县极大的体面,让手下人极力配合,又私下送了不少好处。
两人如今正处在蜜月期,互相给足了面子,谁也不为难谁。
“是是是,大人说的是,是小人想岔了。”张押司连忙点头哈腰。
听到陈远的话,旁边几个村民也纷纷开口。
“张押司你放心,不就是秋税嘛,我们交得起!”
“就是,不差这点税粮!”
这几个月,靠着花楼织布和东溪记的首饰生意。
东溪村早已脱胎换骨,家家都成了富裕户,缴纳秋税确实毫无压力。
张押司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又是高兴又是钦佩。
他去别的村子收税,哪个不是哭爹喊娘,想方设法地拖延少交?
唯独到了陈县尉东溪村这儿,不仅没人为难他,还主动让他足额完成任务。
高下立判!
交完了秋税,送走了心满意足的张押司。
张大鹏快步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找到陈远,脸上带着一股抑制不住的狂喜。
他凑到陈远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激动地说道:“大人,成了!”
“咱们一直在弄的那个东西……成了!”
陈远闻言。
心头一跳,也是欣喜。
陈远先是回头,转身对叶家三女温言道:“你们先回去歇着,身子要紧,别累着了。”
随后,他便领着张大鹏。
一人骑大黄牛,一人骑小黄牛,朝着东溪村后山脚下,一处新盖的偏僻院落过去。
两人还未靠近院子。
一股浓郁至极、醇厚无比的香气,便已霸道地钻入鼻腔。
那是一种粮食发酵后,混合着奇特窖香的复合味道。
光是闻着,就让人有些醺醺然。
是酒香!
院门口,侯三正靠着门框,双眼迷离。
他一口都没喝,光是守在这,闻着从院里飘出的那股子味道,便已醉了七分。
这处偏僻的院落。
正是陈远秘密筹建的酿酒作坊。
他要做的,是这个时代从未有过的东西。
是酒楼的未来的一张王牌!
这几个月内,变化巨大。
自程怀恩高升齐郡郡守,陈远便顺理成章地在齐州府城,开办了名为“东溪记”的酒楼。
程若雪冰雪聪明。
并且,在陈远传授了一套成熟的经营之道后,很快便能独当一面。
陈远乐得清闲,彻底当起了甩手掌柜。
期间,豆腐的制作方法,终究没能完全保密。
毕竟每日大量的黄豆运入清水县外,成品又源源不断地送往齐州府,有心人只要肯花功夫,总能琢磨出个大概。
一时间,齐州府内,模仿者众。
许多商人也开始设坊制浆,当街贩卖豆腐。
这种物美价廉的新奇食材,很快便通过商路,向着其他州府流传开去。
但,这并未对“东溪记”造成任何冲击。
在齐州府地界,“东溪记”依旧是一家独大,无人能撼动其地位。
因为,陈远对此早有预料。
从一开始,陈远就没指望能永远垄断豆腐。
他要做的,是品牌!
早在酒楼开业前。
陈远便让所有东溪村出去贩卖豆腐的小贩,在豆腐桶上贴上红纸黑字的“东溪记”标识。
再加上程怀恩那场品菜会,一首“不及此间一箸鲜”的惊艳诗词,便已将“东溪记”的名号,死死地烙印在了齐州府所有上层人物的心中。
最正宗的口味,层出不穷的新菜式,以及……对核心调味料的绝对掌控!
这,才是“东溪记”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尤其是辣椒!
此物,陈远还是种植在自己的随身小菜园里,根本没再外面培育。
那方寸天地,自成一界。
无需考虑时节气候,无需担心水土不服。
任何种子扔进去,都能以匪夷所思的速度疯狂生长。
外界,根本无从寻觅。
即便有人侥幸从菜肴中得到一两颗种子。
想要摸索出它的生长习性,再到成功培育,不知要耗费多少年。
而陈远的小菜园。
产出的辣椒,满足整个酒楼的庞大消耗都绰绰有余。
当然,在酒楼的菜单上,所有与辣椒相关的菜肴,都是限量供应。
一来是物以稀为贵,吊着食客的胃口。
二来……则是陈远懒得频繁往齐州府跑。
通常是积攒一两月,才亲自送去一次。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804/4369927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