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
1939年,并不是一个平静的年份。
更为准确的来说,这实际上左右了整个世界走向的重要一年。
在这一年中,不仅仅是咱们和小鬼子侵略者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同时国际上的局势也是乱的一塌糊涂。
首先就是亚欧大陆板块另外一端的欧罗巴洲。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汉斯猫成为了战败国,被迫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至此,汉斯猫就从曾经的军事强国,一落成为整个欧罗巴洲最为凄惨的国度。
在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条件之下,汉斯猫国内不仅仅物价飞涨,经济崩盘。
同时还丧失掉了大片的领土。
以至于整个国家几乎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陷入到彻底的崩溃当中。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胡子横空出世了。
当然了,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在当年,实际上这个条约的内容,那些列强也曾经强迫过我们彼时的北洋政府签过。
只不过彼时的北洋政府一看条约内容竟然还有涉及到我们的不平等内容,直接就给拒绝掉了,坚决不签。
而这也成为了彼时混乱的军阀派系斗争中,难能可贵的一缕民族光辉!
当然了,提到这个小插曲,就不得不提一下当年九一八事变之前的发生背景。
想当初,在事变发生之前,其实小鬼子就一直在觊觎东北地区。
不过那个时候呢,在东北的势力是北洋系的张大帅。
此人虽然出生草莽,但是有个特别之处,就是极其的聪明,尤其是对于小鬼子的狼子野心,了解的非常之清楚。
所以,在他当年纵横东北的那些年,小鬼子虽然跟他之间有过无数次的往来。
并且还对他展开过无数次的拉拢。
但是人家张大帅呢,却始终都心里面跟明镜一样。
因此,人家是怎么应对小鬼子想要吞并东北的野心的呢。
就一个办法:说了不算,算了不说!
总之来回来去就一个核心的点,就是办的到的事情,他从来都不答应。而答应的事情呢,他从来都办不到。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小鬼子愣是在东北被张大帅给消耗了整整十多年,也没能实现他们的狼子野心。
最终,小鬼子的一部分激进的军人,眼看着始终从张大帅手中占不到便宜。
就干脆布了个局,把张大帅给炸死了。
而自打张大帅去世之后,东北的局势就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让小鬼子逮住了机会,大军出兵,占领了东北。
1923年11月8日,汉斯猫慕尼黑的一处小酒馆内,这位名叫阿道夫的小胡子,当着所有人的面,怒吼出了无数汉斯猫人民心中的困惑:
“你知道现在商店里的一小块面包要多少钱吗?五十万马克,足足五十万马克!”
“这么多钱,甚至连一辆手推车都装不下,可是却买不了一整块面包。”
近乎于癫狂而又直白的演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汉斯猫人民。
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社会变革,就开始从这一间小酒馆开始。
人们对于凡尔赛条约带来的灭顶之灾,终于开始了反抗,短短数年之间,这种反抗便将阿道夫推到了整个汉斯猫的最高的台阶上。
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狂潮,席卷所有西方发达国家。
而这样的经济危机更是成为了压垮汉斯猫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彻底改变汉斯猫物价飞涨,整个国家彻底崩溃的局面,阿道夫和他的汉斯猫也最终走向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1931年,我华夏大地,小鬼子刻意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爆发,进军东北,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
1934年8月,汉斯猫开始启动大规模扩军,疯狂的开始进行军工建设,疯狂的进行战争准备。
1935年,意呆狼进攻埃塞俄比亚,高卢鸡和约翰牛视而不见。
1938年3月,汉斯猫吞并奥地利,次年八月,大军进军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看到高卢鸡和约翰牛一直都畏手畏脚,不敢对自己的扩张行为展开反制,只是一味的采取绥靖政策。
汉斯猫果断出动44个师的大军,对波澜展开人类首次超大规模的闪击战。
此战,汉斯猫共投入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步师,外加1939架飞机,2800余辆坦克。
算上常规的各兵种部队,合计88万六千人的大军。
当然了,这还不包括小胡子同时出动的几十万预备役大军。
如果再算上预备役的话,那么,这一次的波澜闪击战,则一共调动了大约一百六十万军队。
一百六十万军队,去打一个防御工作甚至都没有完全展开的国度,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仅仅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整个波澜壮阔的国度就变成了波澜不惊,直接亡国了。
此战,不仅仅彻底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战争的序幕。
同时,也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事件。
由于汉斯猫这边的兵锋太盛,所以彼时彼刻,和汉斯猫之前签订有互不侵犯条约的毛熊也开始有点担心了。
为了防止出现未来可能出现的汉斯猫反水情况,展开对于毛熊的大规模进攻。
毛熊早早的就开始做起了战争准备。
同时,由于毛熊在亚洲大陆这边,和小鬼子还有着不可磨合的矛盾。
因此,自打1931年之后,毛熊那边也是刻意的加大了对于八路军方面的合作与拉拢。
意图,通过八路军这边,拖住小鬼子这一边。
原本,毛熊是有打算要和国府那边直接合作的,只不过,彼时的国府已经提前一步,全面转向了鹰酱这些国家的方向。
因此,毛熊最终才把筹码放在了咱们这边。
1939年,7月,闪击波澜的战争开始前。
毛熊已经预感到了大规模的战争即将要在欧罗巴战场上掀起。
于是便派出了一个顾问团,来八路军这边考察。
1939年,8月初。
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建设在苏远的带领下,已经逐步的进入到了正轨当中。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4/4844882/4320196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