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蓝色绒尘 > 第46章 iPhone手机

第46章 iPhone手机


三天,是程万利的规划,也是给自己的一个期限。

这个早在巴车上就做出的决定,没想到在深圳的短暂停留里,让他意识到简直像是一场被精心编排的、又格格不入的幻梦。

女友锦雨眉提出要去的西餐厅,不像是普通的川菜馆,地板光洁得能照出人影,所有的服务员都穿着挺括的制服,说话轻声细语。

“喏,这个是刀叉,专门用来切牛排的……”锦雨眉熟练地开始品尝,而程万利却对着沉重的金属刀叉有些力不从心,直到女友的再三催促,他才终于一头汗水地笨拙地大力切割着。

“怎么还没熟……”叉子刚一接触,血水就渗出来。

女友摇晃脑袋,解释道:“真老土,牛排当然是吃五分熟的啦!”

程万利默默收起疑惑,但刀叉再次接触的瞬间,莫名想起之前在车间里不小心划伤手指的景象,整个人的表情是既兴奋又带着一些畏惧。

第二次进入KTV包厢,他已然不像第一次那么紧张,不过仍是觉得沙发柔软得能陷进去。

屏幕上闪烁的歌词,程万利大多不会唱,就只坐在角落,看着锦雨眉和她的朋友们摇晃着身体,如同一丛丛水草摆动,而他的手指也正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打着,节奏竟和缝纫机的“哒哒”声莫名吻合。

“小心点,这可是最新款的iPhone手机!”锦雨眉从兜里掏出了个手机,朋友们顿时津津乐道起来。这款手机没有键盘,只是一块光滑的玻璃屏,用手指轻轻一划,画面便随之流转。她们用它玩一个叫“切水果”的游戏,伴随着指尖飞舞,彩色的果汁爆飞快开,同时还有各种欢快的音效。

似乎感受到了程万利的疑惑不解,女友锦雨眉便将手机要了回来,接着她献宝似的递给他:

“这叫iPhone,美国来的智能机。”

程万利接过后没有说话,那机器轻巧、冰冷,就像是一块黑色的铁板。他的指尖因长期接触牛仔布而略显粗糙,此时就只用了指腹轻轻摩挲着屏幕,那种陌生着实让人惊奇,难怪会有不少年轻人愿意花费高价购买。

这iPhone很好,看上去灵巧又精美,可就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产物,此刻那个藏在口袋里,沉甸甸、摔不坏的诺基亚,却让程万利感到了安心。

第三晚,在充斥着香料与油脂气息的夜市大排档前,程万利犹豫片刻,酒过三巡,他才对着眼前滋滋作响的生蚝,说出了决定:“雨眉,我明天就要回去。”

这不是商量,而是给出结论。

意识到这点后,锦雨眉捏着竹签的手停在半空,油滴落在一次性的塑料桌布上,晕开一小圈污渍,“为什么?不是说好了你留下来,我们一起拼搏啊……”

“没错,这里确实很好,但不是属于我的地方。”程万利迫不及待地出声打断,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断退路的决绝,“我的事业是在工厂里,在新塘,你放心,等我真正立住了脚,把事做成了,肯定风光地接你去过好日子!”

程万利话说得很是诚恳,又很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巴士上那张写着“业务经理陈国豪”的名片,一直在他贴身口袋里发烫,那是他野心的火种,也是他施展拳脚的开始。

但是,在那之前,程万利尚且还需要老幺的厂房作为最初的堡垒和试验田。

“万利,你太狠心了,难道你之前的承诺是假的吗?”

锦雨眉哭得不成样子,假睫毛都被冲刷下来,整个人的沮丧愁苦样子跟最开始的青春靓丽判若两人。

只可惜,女友的这番眼泪和真情倾诉最终没有留住程万里。

翌日晨光熹微,他背起行囊,汇入步履匆匆的人流,没有再回头看一眼身后的锦雨眉。

巴士启动时,他透过车窗,最后看了一眼这座被玻璃幕墙包裹的年轻城市,心里计算的,是这一趟花掉了他将近一个月的工钱。

程万利的离开,像抽走了工厂的一根承重梁。

身兼多职的裴淑明显感到吃力,每日光是协调车位、催促货物的进度、清点各种辅料……

原先交代给程万利去做,甚至能处理的井井有条的杂事,如今全都堆到她的面前。

至于程老幺往外跑得更勤了,回来时,身上除了浓重的酒气,有时还混着陌生的烟草和香水味。他谈论的不再是“双针的针距怎么调更平整”,而是“张总上次那单外贸,利润有这个数”,程老幺在醉醺醺里,伸出手指,朝裴淑比划了一个令人心惊的数目。

碍于这一点,裴淑实在是没有办法说出什么责骂的话。

两个人在工厂开业的那一天起,似乎就已经注定要各自完成使命了。

随着日子的流逝,生意的好转,家中的开销也像开了闸的水,简直无法计算。

老幺从刚开始节约勤俭,变得开始注重“门面”,他请客吃饭的餐馆招牌越来越亮,带回来的茶叶包装精美。

“这个是普洱,那个是铁观音,都是今年新摘的,可新鲜啦!”

“那都是客户瞧着我人不错,特意送的……”

对于这些醉醺醺的话语,裴淑实在不知道如何回应,只能在每个夜里对着账本,计算器按的啪啪响。即便再为计算,那数字却只减不增,甚至变得触目惊心。

终于,裴淑再也无法忍受,试探着问道:“;老幺,你这个月请客的花销,是不是太大了点?”

此时的老幺正对镜打领带,闻言手一顿,语气带着被扫兴的不悦:“真是妇人之见!平时我不去搞应酬,厂里哪来的订单?光靠你们在那埋头苦干,能成什么气候?”

坐在不远处的程为止安静地坐在餐桌旁,小口喝着碗里的白粥,她的余光瞥见了母亲眼下淡淡的青黑,以及看见父亲西装笔挺出门后,裴淑望着满桌剩菜时,那种无处着力的疲惫。

又一个傍晚,老幺的电话响起,他抓起外套就要走。

裴淑看着灶上还温着的、他最爱吃的红烧鱼,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

最后还是程为止放下了筷子,似乎在思索什么。

客厅里很静,只有电视机在嗡嗡作响,她缓慢地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向父亲,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爸爸,妈妈最近实在是太累了,堂哥走了以后,所有事都堆在她身上,这厂里不能没有可靠的人,要不然我们……再请一个车管,好吗?像堂哥以前那样帮忙管事。”

孩童的声音清脆,不带任何情绪,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沉寂的湖面。

程老幺系扣子的动作僵住了,他看向女儿,又看向沉默的妻子,很难去想象这句话居然是从一个孩子口中说出,这直接剥掉了他所有“为家打拼”的华丽外衣,露出了内部管理混乱、家人不堪重负的冰冷现实。

请一个车管,意味着分权,也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固定支出。但在这一刻,这似乎是维持这个“家”和“厂”表面平衡的唯一办法。

程老幺沉默了片刻,脸上闪过尴尬、权衡,最终化为一声含糊的:“到时候再说吧,反正也不是好着急的,这些事,你妈妈应该能搞定的,就不用你操心啥子了。”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却软了下去,没了之前的理直气壮。

程为止看着父亲拉开门,身影消失在楼道渐暗的光线里。

这个提议,像一粒被无意间吹落的草籽,落在了名为“程家制衣厂”的土壤上。

几天后,仿佛冥冥中的回应,两个身影先后出现在厂房门口。

看着门口的招聘广告,先来的是刘车管,此时的他背着手,踱着方步,像一头巡视旧日领地的老狼。目光扫过熟悉的机车和忙碌的工人,带着几分挑剔,几分审度。

然后直接走到正在清点货物的裴淑面前,嘴角扯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老幺呢?听说他这庙,又缺个撞钟的和尚了?”

他话音未落,门口的光线被一个清瘦的身影挡住,居然是徐庆。

此时的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依旧戴着那副黑框眼镜,只是神色比几年前更显沉静。这会儿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夹,边缘磨得发毛。

徐庆的目光平静地掠过车间,越过刘车管,最终落在裴淑身上,微微欠身:“裴姐,冒昧打扰了,我听人说,你们厂里现在需要人手?”

裴淑站直身体,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账本边缘,那上面还沾着一点蓝色的灰。

她看着眼前这一老一少,隐隐察觉出其中或许会牵连着未知的变数,最后深吸了一口气,心情复杂地开口说道:“没错,我们确实还需要招人,但你们俩,只能留下一个人!”

这句话,顿时引得刘车管的不满,他背着手,厉声说道:“想我在厂里混迹多年,早已熟悉其中的各个环节,肯定是要比这个后生仔好上许多!你呀,简直是目光短浅!”

这一番责骂,简直是把之前裴淑待他的好,全部都抛到了脑后。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133/4335576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