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六零柴房通现代,兄妹捡菜把家养 > 第91章咱俩谁有文化还不一定

第91章咱俩谁有文化还不一定


天刚亮

苏建设老早就起来了,和了一盆面。

蒸了一锅馒头,又烙了一锅饼。

土豆丝也切好了,等都起来了一炒就能吃。

苏小小揉了揉眼睛从炕上坐起来感觉有点饿,昨天晚上吃的有点早,消化的干干净净,饿的肚子咕咕叫。

正准备拿个鸡蛋糕吃,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好奇的下炕过去看。

浓郁的馒头香扑面而来。

那还吃啥鸡蛋糕?吃个热乎馒头更香。

苏小小都震惊了,“爸,你今天起的得有多早啊?又是蒸馒头又是烙饼的。”

“也没多早,”苏建设看到有人起来了,赶紧准备把土豆丝炒了,“也就起来了个把小时。”

“你洗漱去,我把这土豆丝炒一下,等会回来就能吃。”

“好哦。”

等她洗漱完大家也都起来了。

苏小小左手一个馒头,右手一个饼,一边一口吃的老美了,馒头掰成两半,中间夹点土豆丝。

饼子中间是空心的,更方便夹土豆丝儿。

就是有点干吧,那个陶罐子煮了药,药味可不是短时间能去掉的。

今天就没煮粥,等会儿可别忘了买。

苏小小掰着手指算了一下,今天需要买一个陶罐,还有10斤的棉花。

这两个是必须要买的,然后还有麦乳精快喝完了,如果拿得下的话也买一罐。

“哥,咱俩可别搞忘了,买个陶罐,还有10斤棉花。”

“放心吧,忘不了,记着呢。”

吃完了早饭,两个人大包小包的往那边去。

鸡刚往摊子上一放,就有客人来问了。

“你们这土鸡看起来不错呀,怎么卖的?”

“50块钱一斤。”苏小小抬头看了她一眼,好像是个熟客,经常来摊子上买东西。

“价格还行,有点小贵。你们这一只鸡大概多重啊?”

“一只三斤,一只两斤半。婶子,你要哪只?”

“要三斤的那只吧,顺手再带点那榛蘑,回家正好炖鸡吃,给我来一斤。”

“好嘞,婶子,这鸡我们这边没有办法帮忙杀,你还要不?”

苏小小把活蹦乱跳的鸡递过去,突然想起来这边买鸡好像都会帮忙杀,但是她们好像搞不定。

“没事,看你们这摊子就知道帮忙杀不了,我会杀鸡,拿回家自己弄就行。”

刚想拿出手机扫码,就发现摊子上没有扫码的地方。

“你们这摊子不能扫码吗?”

“不好意思啊婶子,我们两个小孩也搞不来这些,就没有弄扫码的东西,只收现金。”

苏小小傻笑。

“行吧,记得我身上好像有现金。”大婶拿过自己的买菜包,从夹层里掏出一把钱。

这年头手机支付方便归方便,但也总有意外出现。

手机壳后面藏两张一百的,平时经常背的包里面也塞几百块钱,已经是常态。

收入200多,两个孩子乐的见牙不见眼。

今天好像是这边的周末,市场里的人比较多,带的东西挺多,但比平时卖的还早一点收工。

10点左右就已经卖完,啥都不剩。

把东西收拾收拾,放进背篓里,地上铺着一条漂亮的麻袋,也卷吧卷吧塞背篓里,这是俩孩子捡的。

觉得挺好看,就留着摆摊用了。

往地上一铺,再把东西放上去都感觉干净不少。

收拾好东西,还是按照老规矩,放在张叔的店里,两个孩子背着背篓去买东西。

第一站先去买个陶锅。

平时煮点汤,煮点粥都很方便。

隐隐约约记得上次好像看见了,就在买暖水壶那个市场。

两个人小跑着往那个市场去。

正好往回走的时候还能去棉花店买点棉花。

陶罐有好几种形状,两个人想了想,最后还是买了陶罐那种样子的,而不是圆柱形的。

没办法,家里的小炉子太小,这种圆柱形的底太大,感觉煮粥得要好长时间,还是这种罐子型的比较实用。

这种还挺便宜的,才三十出头。

苏小小直接买了两个,一个煮粥,一个煮汤都够。

“哥,咱现在去买棉花吧,走了走了。”

两个人还是打算买10斤。

“老板,我们又来了,还认识我俩不?”

苏小小笑眯眯的进店。

老板抬头一看是熟人,也带上了热情的笑,“记得咋不记得,你俩上次买了10斤棉花呢,今天要来买棉花?”

小孩来买东西的还真是很少见,他记得可清楚。

“对啊,今天还买棉花,还要10斤,和上次一样。”

“行,稍等一下啊,我干完手里这点去给你们装。”

老板全副武装的在弹棉花,就差一点点收尾。

“好啊,等一会而已,我们能等。”

老板10来分钟就收了尾,开始装棉花。

“你们一次买这么多,是帮别人带的吧?我多给你放两条袋子,你到时候回家好跟别人分。”

一家子哪用得了这么多棉花,肯定是和别人分的,反正袋子也不值钱,多放两条呗。

服务的好了,下次买肯定还来他这儿。

“嘿嘿,老板,你人真好,下次我们买棉花还来你这儿。”

苏小小嘴也是甜,顺着就夸了两句。

苏小小一手一袋棉花,苏进抱着两个陶锅,再买别的东西也不好拿,两个人就打算直接回家。

“哥,家里还有菜,咱今天不用买菜,走吧。”

去肉店拿上了摆摊用的东西,两个人顶着寒风往家赶,今天有太阳,但风又很大,一阵暖一阵热的。

“哥,你说还真是神奇哈,你说怎么会有的地方冬天下那么老厚的雪,有的地方虽然冷,但却见不着雪呢。”

“这就是没文化了吧?知青哥哥可都讲过啦,因为地方不同,气候也不同。

有的地方四季如春,有的地方一年到头都是寒冬,春夏秋季短。

有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很热,只要隔得远,有的地方是冬天,有的地方是夏天,都是正常的地理现象。”

“啧,哥说的跟你多有文化似的,咱俩就是半斤对八两。”

苏小小撇嘴,“哥,你还挺自信的啊。”

苏进摸了摸鼻子,“那我就是比你认识的字多,知道的事情多啊。”

“哼,你等着吧,也就是仗着你比我多活两年。等以后咱俩谁有文化还不知道呢。”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345/4348243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