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就是扯
【但你们看看这些话,这不是纯在扯淡吗?】
【朱标的太子之位在华夏历史上的稳固程度,谦虚点说,是可以排进历史前三的。】
【然后大家在看看《奉天靖难记》,这本书里抹黑的就更离谱了。】
【初,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呪诅......】
【这本书居然说朱标行为失道,被朱元璋责骂还不服,还经常在宫里说朱元璋的坏话。】
【不得不说,朱棣你是懂睁着眼睛说瞎话的。】
〈“byd,老四自己当年,年轻不懂事就让大哥背锅是吧。”〉
〈“我的天呐,越来越离谱了。”〉
〈“哈哈哈,朱棣是朱标最大的黑子。”〉
朱标一听这话,原本已经稍稍平息的怒火瞬间被再次点燃,他手中的马鞭抽得更加起劲,破空声“嗖嗖”作响。
“老四,你听听!你听听自己写的这是人话吗,我是那样的人吗?!”
朱元璋一听这话,怒极反笑,那笑声听起来比怒骂还吓人。
“呵呵呵,好,好得很啊!咱的好儿子,标儿是不是那样的人,咱还不清楚吗?!你这孽障,看来光是鞭子还是不够痛快!”
说着,朱元璋直接脱下自己的一只靴子,抄在手里,一个箭步冲上前,加入了战团,
和太子朱标来了一波标准的混合双打!!
“咱让你失道!咱让你怨言!”
朱元璋一边用鞋底猛抽朱棣,一边气得口不择言地大骂。
“爹,大哥,别打了!真不是我,是那些文人,肯定是他们为了讨好我胡乱写的,你们信我啊!哎呦!”
朱棣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让这个视频结束吧。
大汉
刘邦在未央宫里,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对着旁边的萧何和樊哙说道。
“哈哈哈哈!这老朱家的老四是个妙人啊,这瞎话编得,比乃公当年吹牛还有趣!
“就是手段糙了点,估计是要把他爹和大哥都惹毛了,该打!该打!”
樊哙瓮声瓮气地附和,“就是,太不地道了,就是要抽他一顿再说。”
萧何则微微摇头,嘴角却噙着无奈的笑意,呢喃道:
“陛下,您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你以为到这里就完了,后面还有更夸张的呢,说是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就动了心思要立朱棣当太子,
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又没成,最后只能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
【各位想想,朱元璋是个什么性格?他要是真铁了心要立朱棣,就他那说一不二、操刀子就上的脾气,谁能拦得住啊?】
【更戏剧的是,等到朱元璋快不行的时候,老头子突然一拍脑门下旨:我要见朱棣! 】
【结果朱允炆联合几个大臣,活学活用,拿当年赵高和胡亥的套路,硬是把圣旨给拦下来了。 】
【可怜朱元璋临死前还眼巴巴问着“老四来了没”,最终含恨而终.......】
〈弹幕飘过:“朱元璋表示:完蛋,我被反贼包围了!”〉
〈“是真的,我可以作证,朱元璋只是想把朱棣召回来杀了,给朱允炆最后办一件事。(狗头保命)”〉
〈“笑死了,简直太假了。”〉
胡亥和赵高:谢谢你,提的很好,下次别提了,我们最近还在养伤。
“哼!荒谬!”
秦始皇嬴政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极为不快。
虽然天幕未直接提到他,但“赵高,胡亥”这两个名字本身就像一根刺,精准地扎中了他。
“要不是那两个家伙还在养伤,再打就废了,朕真的想把他们再拖过来打一顿。算了,不能让他们死的太痛快了。”
那份对二世而亡的痛楚,让他的心情骤然变得极差,他觉得被冒犯了。
“...........”
“不行了,不行了!老朱你这儿子编故事真是有一套的,还赵高胡亥?他咋不说朱允炆那小子给他爷爷下了蒙汗药呢?”
刘邦拍着大腿,点评道,这事是真让人无语。
“哈哈哈哈!这要是真的,老朱你那一辈子可真是白混了,能让个小崽子和大臣把你拿捏成这样?”
汉武帝刘彻嗤笑一声,语气轻佻 。
“滑天下之大稽,洪武皇帝好歹也是一位雄主,晚年竟然连一道这么重要的圣旨都发不出去?”
“又不是始皇帝,突然之间就死了。”
“这等拙劣谎言,恐怕连三岁稚童都难以相信。这永乐帝,怕是修史修得自己都信了。”
【然而颇具讽刺的是,如今人人都知道朱棣是靠“靖难”起家、从侄子手里抢来的皇位。】
【他当年拼命删改实录的操作,非但没洗白成功,反而成了古代帝王篡改历史的大型翻车现场。】
【因为他改得太假太明显了,直接物极必反,这部本来用于“正名”的官修史书,反倒变成他心虚篡位的第一号证据。】
【毕竟当时的人,又不瞎,私下记笔记的多了去了。】
【明朝那会儿海上贸易发达,消息灵通得很,不止国内,就连朝鲜、日本,也全在吃这个瓜。】
【甚至许多参与海上贸易的南亚国家,以及部分西方国家,都听说过在遥远的东方,有个四叔,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
【所以朱棣越是疯狂修改历史,就越显得欲盖弥彰。他拼命想抹掉的事,反而被历史亲手写成了经典剧情。】
〈“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遥远的东方有个叔叔,是大四叔时代的开启者。”〉
〈“朱棣就光改自己那里的,有个什么用呢?回头一翻就翻出来。”〉
〈“一个谎言要用更多的谎言打补丁。”〉
唐太宗李世民拍着胸口,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看来这史书也不是那么好改的。”
“这朱棣也真是的,稍微改一改就差不多了嘛,你改那么多,那么假,不就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这下好了,成为改史书的反面典型了,何苦来哉?”
李世民表示,学到了。改史差不多就行了,意思到了就成......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346/4347966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