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 第264章汪家姐弟还不可信

第264章汪家姐弟还不可信


“折中的办法自然是有的。你可以先注册一家离岸公司,再通过这家公司与你的代理人签订持股协议……”

“最关键的一步是,你本人要去银行,以‘隐形股东’的身份预留手写签名样本……”

“还有,隐名股东对公司的每一笔投资都必须留下详尽的书面凭证,且资金往来必须通过你个人名下的银行账户进行流转。”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完整的资金链,是证明你实际股东身份最直接、最无可辩驳的证据……”

随着陈萱条分缕析的讲解,齐卫东混沌的思绪逐渐变得明朗。

一个关于如何安全布局的框架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

他不仅学到了隐藏身份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明白了如何用规则来保护自己的投资,避免最终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

齐卫东听得差不多了,环顾四周,才发现咖啡厅里除了他们四人,早已空无一物。

墙上的时钟指针已接近十一点,他连忙开口:“陈律师,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了。时间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陈萱也感到了一丝倦意,便点头答应了。

一行人走出咖啡厅,在门口告别。

齐卫东婉拒了对方相送的好意。

陈萱的身影略显不稳地拐进了相邻的街道,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

此刻,街上行人稀疏,大部分商铺都已落闸,只有少数几家餐饮店还亮着灯火。

三人沿着马路,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阿文,你打算开公司吗?”

路上,汪小誉好奇地问道。

齐卫东轻轻颔首:“嗯,是有这个念头,但眼下还不行,过段时间再说吧。”

他没说出口的是,最大的障碍并非资金。

在这个几个人凑几千块钱就敢挂牌开制衣厂的年代,他手头能动用的十几万,足以办起一个像模像样的工厂。

真正的症结在于,他身边没有一个能让他百分之百信任的人。

至于汪小誉,齐卫东不是没有考虑过。

之前那几百块的帮助,包括现在把房子低价租给他,都算不上什么。

因为这点钱,对他而言无足轻重。

可问题在于,一旦涉及的金额大到足以改变人生的地步,他无法保证对方是否会永远保持初心,不让自己的一番心血付诸东流。

更重要的是,汪小誉也是刚到港岛,对这里的一切都还懵懵懂懂,难堪大任。

齐卫东婉拒了汪小誉让他上楼将就一晚的提议,坚持自己去外面找个地方住。

他不想给兄妹俩添麻烦,更何况那屋子连门和卫生间都没有,实在不方便。

与汪小誉兄妹告别后,齐卫东独自在夜色中的街道上寻了个宾馆住下。

第二天,城市的喧嚣将他从睡梦中唤醒。

一看时间,已是上午八点。

齐卫东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出门与汪小誉他们汇合。

三人此行的目的很明确,一是四处逛逛,放松一下,二是考察一下此地的环境,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营生可做。

他们走上街头,发现今天异常热闹,人潮涌动。

齐卫东有些不解,现在才早上九点,街上怎会如此拥挤。

“或许是因为今天是周日,大家都放假休息吧?”

汪小誉猜测道。

齐卫东这才恍然大悟。

自从不再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他对周末假期的概念已经变得十分模糊,日子于他而言,似乎并无不同。

他们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从商铺逛到百货大厦,还顺手给三人都添置了一身新行头。

看到街边有舞狮表演,也兴致勃勃地挤进人群看了会儿热闹。

当然,玩乐之余,他们也没忘记观察这里的物价,了解本地的市场行情。

转眼到了中午,三人乘渡轮前往九龙。

这次,他们的目标是码头。

有客运就有货运,他们想去那边的货运码头看看情况。

刚一靠近码头区域,就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人聚集在不远处,神情畏缩,不敢上前。

偶尔有不明情况的人试图靠近,竟遭到了驱赶和殴打。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动手打人?”

齐卫东皱起了眉头。

汪小誉也望着那边的混乱,摇了摇头:“不清楚,大概是怕他们过去讨食吧?”

旁边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主动搭话道:“不是讨食,是找活干的,可人家不给活干。”

齐卫东转头看去,说话的是个青年男子,身边还跟着几个同伴,一行人同样是衣着破旧。

听口音,虽然不是京城腔,但能确定是内地来的。

“老乡,你们是打哪儿来的?河南的?”

齐卫东试探着问。

那人点了点头:“嗯,俺们是从河南过来的。”

“这么远,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几句话下来,双方便熟络了。

通过交谈,齐卫东得知,这几人来自河南信阳。

在这个艰难的年代,他们是一路乞讨南下才侥幸存活。

后来听说了这边的光景,便抱着一线希望逃了过来。

他们也是刚到没几天,跟着人流从桥那边过来,算是运气好,平安进了城。

那场冲突的根源,说到底还是为了工作。

近来涌入的人口实在太多,语言不通者众,劳动力市场一下子变得僧多粥少。

谋生是个大难题。

女人家尚能进服装厂做些缝纫活计,但男人们大多无所事事。

因此,码头上的扛包苦力,便成了他们几乎唯一的选择。

可问题是,想干这份活的人实在过剩了。

在港岛本地人看来,扛包是份没人愿干的苦差事,但报酬并不算低。

可这批新来的人,却对码头原有的生态造成了巨大冲击。

他们甚至可以分文不取,只求能换来自己和家人的一日三餐。

每个人心里都盘算着,先求个安稳,日后再图长远。

久而久之,港岛的码头工人群体里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让这些外来人染指他们的地盘。

听完这番原委,齐卫东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们对我们内地来的人,就这么不待见?”

丁大胆却摇了摇头:“那倒也不是,俺们刚来那会儿,好多人被抓着要送回去,还是这儿不少好心人给俺们打掩护,指路让俺们快跑,还塞给俺们吃的。”


  (https://www.dindian55.com/html/4845/4845354/4330473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dindian55.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dian55.com